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哲学反映了人们对人类生存的更深层理解,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着眼于人的"类"生存和"类"延续,因此,人类中心必然成为生态哲学的逻辑基点。  相似文献   

2.
在以媚俗、狂欢为典型特征的当代审美文化背景下,生态影视,正以其"绿色"的思维和"终极关怀"的内蕴重新点亮了中国影视前行的"绿灯".探索"终极关怀"的真谛,已成为生态影视的崇高之维.呼吁人类重新认识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立足人与自然的关系探求人类诗意生存的理想之途,呼唤生态忧患与生态责任意识的回归,探索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意义和生存价值,正是当下生态影视"终极关怀"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3.
"诗意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然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却使人越来越远离这一理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应该改变人的意识,改变旧有的环境教育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美育。生态美育对改变人类以物质生存为中心的生存方式,提升人生精神境界,进入人与自然的精神和谐,具有独特的作用。生态美育的根本意义是对人生存境界的提升。这种提升具体表现在:使人由单一和谐走向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由暂时的、一过性的快感享受走向持续的、长久的美感体验,由注重单一结果走向生命过程美的追求。广泛开展生态美育,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诗意生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语言教育家们通过对语言进行生态式的研究,提出以培养生态素养能力为目的的外语教育理念。这种外语教育中,以"生存"话题为主要内容,以"对话式问题提起学习"为方法,使学习者的外语能力获得提高和发展的同时母语也获得保全。  相似文献   

6.
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其诗歌蕴含着鲜明的生态审美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整体性与平等性相统一的观物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生命化"与"亲情化"书写,对动植物的生态人道关怀,以生态哲学和生态美学的视角对人的现实存在提出反思和批判。他的这种生态审美建立在主体间性哲学的基础上,从而树立生态的、审美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7.
贺州土瑶族群在姓名命名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不管男女都喜欢使用五行命名,而且男人喜用"女"字,女人喜用"妹、姑、娘"等字,且还没有行辈,确实具有自己的族群特点.分析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土瑶存在着强烈的族群生存焦虑,在姓名方面也隐约透露着这方面的社会生态信息.  相似文献   

8.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底层生态和秩序建构:基于农民工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注不同群体的生存生态开始成为学术界重新认识和关注弱势群体的一种新的走向。农民工作为底层群体的生存生态表现为:一个被社会排斥或社会隔离的空间实体、一种“污名化”的空间生态景观、一个体现差异的空间识别系统、一个地方感完全崩溃和瓦解的地方。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秩序建构过程体现为一种“自愿性隔离”和“自我封闭”的过程、一种社会道德隔离和一种道德基调确认的过程、一种底层生存秩序建构的过程和城市秩序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沂南北寨汉墓画像石上所刻画的系列图像,呈现出浓郁的生生气象,展现出我国东汉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观念意识和生存状况。从当代生态美学的视角看,这些画像呈现出一定的生态宇宙意识、生态家园意识和生态共生意识。探究这些意识形成的根源,主要是由于传统的神仙信仰、巫风特色区域文化和汉人的祥瑞观念。这对处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人们如何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采取审美的生存方式具有积极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蕴含主体自由天性的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范式意义,它衍生出主体诗意生存的感受。在少数民族艺术生态审美场里,诗意生存的感受从诗化的生态审美感官、诗化的快悦通感、艺术人生的美感享受中生发。诗意生存感受作为一种生态美感,贯穿于少数民族艺术生态审美的全程全域。具体审美过程中,诸感官的联动及审美心理的运行规程,反映了少数民族艺术诗意生存感受生发的机制和生态审美的超循环特征。  相似文献   

14.
善待自然: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云南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生态伦理意识。这种伦理意识包容在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图腾崇拜、创世神话中。这是一种原始的、原生态的文化,它深刻体现了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伦理智慧。特有的民族生存方式孕育着特有的民族生态意识,而这种特殊的生态意识又体现出民族对待自然特有的方式,在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生态危机的21世纪,少数民族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无疑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的文明,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高级文明形态,是一种生存本位的智慧表达,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体验与深层觉悟;在当代生态文化视野中,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好方式和最积极的努力,就是建立一种生态——“绿色文明”的世界观,这意味着必须从根本上转换人类是自然界主宰者的角色,谋求并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互利互惠的协调发展;作为一种生态智慧,这种努力表现为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提升,扩展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再由一种世界观落实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并由此引导主体自觉追求生态觉悟,树立生态道德观,建设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倡导一种新的生存与价值体验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生态学理论和工具性学习动机的新观点——生存观为基础,详细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近年来所探索出的生态外语教学成功模式,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生态外语教学论。生态外语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种生态类型:以“通识”型人才为导向,增强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底蕴;以外语交际能力为基础,提倡“一专多能”;以本校强势专业为依托,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以首批国家级大学英语教改试点为契机,推行“分级”和“板块”教学。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维持了就业市场、学生和外语教学方案的动态平衡。生态外语教学论以生态学和生存工具性动机为基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标准,以及时动态调整外语教学方案为手段,以始终保持三者之间的平衡和持续发展为目的。生态外语教学论对理工类大学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芳 《考试周刊》2013,(54):147-147
时下,一边是高考的压力,一边是规范办学雷厉风行。在此形势下,广大师生于"夹缝中生存"。但是不能因此而退却,更要逆风而行,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品尝"生态"、坚信"生态",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生态危机危及人类生存的情况下,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养成成为最为迫切的教育内容。而儒家的生态伦理里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和"践仁知天"的思想是培育大学生生态人格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必要加大和增强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文化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让大学生逐渐养成生态人格而服务社会,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9.
生态女性主义应站在生态文化高度,发挥女性在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中的作用和价值,强调社会生态中的男女平等和协同合作。从女性创作主体、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生态女性主义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看,女性创作主体从女性自然天性出发,对自然万物体现出了浓厚的生命关怀意识;当代女性文学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凉命运和心灵苦痛有充分自觉;生态文化建设为女性文学与女性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人类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内蕴着一个天缘性的哲思情结,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成为人类最初的哲学沉思。当我们对于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反观反思之后,再来思考人类的现实生存与发展问题时,则会格外重视"生态"这个概念。这里所说的"生态"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自然生态,还有一层是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合规律的相适相谐而又动态平衡的共生态。通常而言,这两层是相依相生的,而后一层则尤具人文命意。当代人特别需要从人类历史的生存与发展中领受题旨,认识到人与自然间那种本原关系的深刻命意。依于自然之乡,源于生命之泉,通向永恒之途,复归存在之根。这是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存"的大前提。无论人类拥有多少先进的科学创举与现代化手段,都不应该背离这一前提。这同时也是在当代生存背景中,人与自然环境真正确立美学关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