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齐华,优秀青年教师,被众多数学教师称之为"数学王子"。成名以来,他的多节课例被数学老师们津津乐道,从"圆的认识""平均数""交换律",到"认识整万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以及重新演绎的"圆的认识""平均数",  相似文献   

2.
父爱的滋味     
早上匆匆出门,被父亲撞见,问:"切抓子(去干吗)?"皱眉答:"去使馆拿签证。""使馆在哪儿?""哎呀,跟您说过100遍了,您也记不住。以后就别问啦,我还能丢了?"如果是母亲,就会发火:"这不是担心你吗?有人担心还不好?我当年十几岁离家参加革命,多想有个人替自己担心啊……"父亲脾气好,并不发火,说:"  相似文献   

3.
王懋功 《上海教育》2014,(34):65-65
《传家》以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为主题,全套分春、夏、秋、冬四集,每集都以"气氛生活""岁时节庆""以食为天""匠心手艺""齐家心语""生活札记"为六个单元,展现日常生活的中国文化精髓。该书作者任祥是一位有三个儿女的母亲,她以祖孙三代人生经历中悲欢离合的真实故事,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赏心悦目的画面集成这套别具匠心的恢弘大气之作,送给留学西洋的三个儿女,堪称传承中华文化底蕴和生活智慧的传家之宝。  相似文献   

4.
因为有你     
2013年2月23日晴下课间隙,楼道里热气腾腾,人多嘴杂,嘈杂声此起彼伏。母亲打来电话,拐弯抹角地问我:"你中午忙吗?"我忙问母亲有啥事。"也没啥事,就是看你能回家一趟么?我想让你回来吃饭。"一上午三节课,我就是插翅也难逃啊!"家里来人了?""没有。"跑十几里路就为吃个饭?我皱皱眉头,拒绝得干脆利索:"不去,等星期六我去看你。"母亲的声音低下来:"我就是炸油糕,想让你回来吃饭。""可是,我有三节课,十二点才下班呢!""不急,我把啥都弄好,你放学回来吃就行。"  相似文献   

5.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国学被称为"中国学""汉学""国故""国故学",狭义上指经史子集古代文学、文化典籍,广义上指"中国过去的一切历史及文化"。国学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华夏先民的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6.
向往温暖     
这是一部诗集。"一瓣荷花""时间是说话的青天""把自己喝成红颜""让我记住母爱的人""青春被纺车织成线""日子就是江山""向往温暖"……这些诗意的词句是其中诗歌的题目。"二姐能把三月剪成一瓣瓣桃花/二姐把桃花戴上头,别的花就谢了",这样美丽的句子出自这部诗集。  相似文献   

7.
"曼纳""库拉"是来自太平洋海岛被民族志所记录而形成的知识概念,它们构成了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但路径和范式却不相同。通过探讨人类学文本中"曼纳"与"库拉"的形成,反思地方知识在构建人类文化过程中"再发现""典型化"和"多元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孔庆梅  武怀旭 《辅导员》2010,(19):20-20
同学们,我们经常遇到带有"夬(guai)"字旁的字,这类字还非常多。我们常见的有"决""诀""快""块""袂""抉""缺""炔"等字;还有我们不经常见的,如"觖(jue)""玦(jue)""(?)(jue)"蚗(jue)"等字。不常用的字我们暂且不去理会,但常用的这几个字:"决""诀""快""块""袂""抉""缺""炔",我们一定要把它们分辨清楚。  相似文献   

9.
"言""象""意"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本形态研究最基本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文学范畴,自古就有"言意之辩""立象尽意""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的说法。在今天的图像化时代,"言""和""象"都遭遇到图像的冲击,"言"的式微,"象"的变异,使"意"成了一种无意义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从"犀利哥""芙蓉姐(姐)"闪电般蹿红网络以后,"哥""姐"的风潮席卷了整个网络及各类媒体。出现了诸如"励志哥""相亲哥""萝卜哥""瞌睡哥""煎饼哥""拾荒哥""大衣哥""hold住姐""失控姐""蛋糕姐""著姐""青泥姐""炫校姐"等一系列"X哥(姐)"结构的词语。在"X哥(姐)"词族中,"哥(姐)"的理性意义已经虚化,语法意义增强,成为一个构词语素,构词能力扩大,推出一系列"X哥(姐)"词汇,且其所处位置相对固定。本文将从"哥(姐)"词义、语法特征、"X"的性质特征以及"X哥(姐)"产生并迅速流行的原因三个方面对网络流行语"X哥(姐)"这一词族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孟母三移"故事代代相传,耳熟能详,这一故事也被戏剧家作为题材,演绎成各种戏曲作品。从南戏到当代,均有不同类型的"孟母三移"题材剧,现知的有六种。从已掌握的剧本来看,剧本情节越往后越简单,越容易演出,然而它所反映的主题依然很深刻。通过各个时代剧作家不同的改编,将孟母教子的精神通过戏曲这一特殊形式传播开来,不仅歌颂了孟母,而且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常州电大在参与"母亲素质工程"建设过程中获得了开展社区教育的经验。电大在社区教育人力资源、课程资源两个核心资源建设中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和其他相关机构共同建设母亲素质教育的系统环境,构建系统结构,完善系统元素,使这项惠民工程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隆裕太后于1913年2月22日突然逝世,从而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舆论主要集中在其逝世的原因、清宫内廷主持的确立、丧事筹备等方面,由此折射出新旧体制鼎革时期人们对隆裕太后逝世反应的复杂社会面相。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这种复杂社会面相的分析和探究,来揭示在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以此给我们提供深刻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短篇小说《他》中,凯瑟琳·安·波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家境贫困、生育了一个智障儿子的母亲形象。而关于这一人物形象有不同的评论。通过分析这篇小说中智障儿子“他”的蕴意以及家庭中父亲角色的缺失来探讨母亲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个小说中波特以现实生活为主题,展示了一个经济条件困窘的母亲由于生活所迫不能更好地照顾好智障的孩子时经历的内心的不安和挣扎,那种认为她既是善良仁爱又是自私冷酷的虐待智障儿子的母亲的评论,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来分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里的女性形象。作者认为亚历山德拉和安东妮亚的形象分别是“大母亲”和“大地母亲”的神话原型再现。威拉.凯瑟在这两部作品里所展示的创作才华,向读者呈现了其无意识心理中的人类记忆里的女神原型。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作家彭学明的长篇纪实散文《娘》引发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性别人群的阅读、传播和言说兴趣,其热销和持续发酵,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某些精神症候。首先,《娘》个人性与普世性相融汇的特质,使得它成了不同读者观照历史、政治以及自身家庭伦理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照亮与作家有着不同生存经历的读者走近历史、探究真相的一盏灯;其次,《娘》提出了如何爱、如何孝顺,以及如何重建家庭伦理的社会问题;此外,《娘》反映了"我"接受现代意识的规训这一深层原因,"我"努力寻求他者认同、终于失效以至返回娘代表的传统意识的过程,是现代社会中我们的共同境遇。故而,《娘》成为一种文学现象,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7.
龟山、龟母新说是六朝上清派对昆仑、王母神话的创造性转化。虽则以“龟”为山名早已见诸载籍,惟六朝上清经派对所创造的龟山有明确诠释,龟山与上清宝书出世密切联系,上清经派造构龟山时有意将龟山作为藏经和传经的神圣空间,且上清经派所创龟山本具宇宙本源意义。六朝上清经派亦将西王母与龟山相结合,通过正式锡号受封程序,形成上清经派特有的龟母说。西龟王母具有司命神格,总领仙籍,定简仪轨采用上清“存思”法门。要之,西王母与龟山结合的神学基础为道教元气论,六朝道教创发无不源自“道”之崇拜与信仰。  相似文献   

18.
宋代江浙地区存在三大白龙母信仰圈,其中,平江府地区信奉阳山白龙母缪氏和海隅山白龙母蒋氏,镇江府地区信奉吴塘白龙母吴氏,而嘉兴府地区信奉的陈山白龙母身份较为模糊,宋人大多认为其与阳山白龙母缪氏为同一人。白龙母身份出现混淆,其原因在于此三地龙母传说的共通之处:女子感异孕龙、龙母生龙即亡及龙子均为世俗化的孝龙。无论白龙母的身份混淆与否,政府的态度都是“惟灵是信”。由此,反映出宋代江浙地区儒家文化盛行、水网密布和农业经济发达以及佛教兴盛的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Over the last fifteen years, increasing numbers of fathers have been attending medical or day-care centers for young children, traditionally “reserved” for mothers and babies. Thus the professionals who work there are able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co-construction of the fathers” by accompanying their emerging fatherhood. The Research-Action-Training approach used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public health service (“Mother and Child Protection” in Paris) has proven to be a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tool for modifying the routine found in day-care centers. Through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on fatherhood processes and new triadic models, it has led to improvements in the manner fathers are welcome but also babies and the whole family.  相似文献   

20.
Patterns of 2-3 1/2-year-old children's inhibition and their well and depressed mothers' behaviors in nonsocial and social unfamiliar situations were examined in 88 dyads. Type of unfamiliarity was associated with 2 forms of children's inhibition. 4 more specific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nonsocial situation, Inhibition to New Environment with Proximity to Mother; in the social situation, Retreat to Mother, Passivity/Withdrawal from a Stranger, and Wary/Timid Response. The unipolar depressed mothers, particularly those who were recently symptomatic and had a history of the most serious illness, had children who were most inhibited. Serious affective impairment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least maternal facilitation of the children's approach to the unfamiliar. Boys were more inhibited to a new environment and girls were more inhibited to a new person. Relations between child inhibition and maternal behaviors suggested that for toddlers and their mothers, encounters with the unfamiliar are interactive ev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