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纳西族采用夏历纪年,所以他们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是相同的,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和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一样,纳西族也过火把节。除了这些节日以外,纳西族也有许多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具会、三多节、龙王会和骡马会等。纳西族的三月龙王会是由纳西族传统的祭署神仪式发展而来的,改土归流后,受汉族龙文化的影响,民间逐渐把祭署神流变为祭龙王,成为一年一度的庙会。后来规模扩大,民国初期把"三月龙王会"改为商业劝工会,解放后又改为三月物资交流会。  相似文献   

2.
试论纳西族白石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西族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白石崇拜现象;纳西族的白石崇拜与纳西族的东神崇拜和色神崇拜紧密相连;纳西族的白石崇拜主要根源在于纳西族对白石的崇拜,玉龙雪山在纳西族白色崇拜转化为白石崇拜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纳西族饮食民俗既是历史传统中约定俗成的,也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得以重构而不断扬弃下沉淀生成的。纳西族饮食民俗按其内容可分为日常饮食、节庆宴席、娱乐休闲饮食等等三个类型,其风味食品以丽江粑粑、丽江黑凉粉、米灌肠为代表。纳西族饮食民俗特征主要有实用性、协调规范性、伦理审美性、发展变迁性。纳西族传统文化中强调 “和合”思想,其传统宗教———东巴教主旨在于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如何和谐相处,表现在饮食文化及思想上,也主张调和五味,兼容并包,这与中华文化的“中和”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4.
民族民居建筑由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有关.明代以来,纳西族地区形成了三种不同功能的民居建筑:一种是民间木楞房为主的民居建筑;另一种是官署、地方公共场所的楼房建筑;第三种是为宗教服务的寺庙建筑.从分布特征看,明代以来纳西族民居以木楞房为主体;从建筑风格看,纳西族民居建筑以干栏式为主体;从布局艺术角度看,纳西族民居建筑表现出亲近自然的特点;从装饰艺术角度看,室内外的装修和陈设都体现了纳西族的传统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5.
纳西族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民族,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东巴文化是纳西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保存于纳西族中一种多神的宗教——东巴教而得名.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内容丰富,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载体,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文化层次和侧面来认识东巴文化.本文试图从纳西族文化中的灵魂观念这一方面对东巴文化作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三年(1639年)正月二十五日,在其《滇游口记——六》中说丽江纳西族是“官姓为木,民姓为和,更无别姓者”。丽江土知府木公在明嘉靖年间所写《述怀》一诗中也说:“丽江西尔西戍地,四郡齐民一姓和”。长者言:古称纳西族只有“和、木”二姓,“和”又叫丽江“和”,表示纳西族特有之姓氏。笔者最近对丽江纳西族姓氏的初步调查资料表明,在纳西族的姓氏构成中,占全国汉族人口55.6%的十九个大姓中,除两个姓氏不祥外,其余纳西族都有;占全国汉族人口87%的  相似文献   

7.
<正>纳西族居住在祖国西南金沙江上游两岸的地区,人口约三十万。纳西族的名称,旧籍作“麽些”,是他称,名从其主,以自称“纳西”为正。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纳西族。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对丽江纳西族的典型饮食文化“三叠水”宴席进行阐释.以对“三叠水”宴席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分析为基础,提出将纳西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提升纳西族的文化,促进纳西旅游业和纳西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也为传播纳西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纳西族的“养花” 云南丽江纳西族人喜爱 栽花,家家庭院里栽满 了各种花卉,素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美誉。白族的“插柳枝”云南大理白  相似文献   

10.
关于纳西族族称中"纳"表什么意义的问题,学术界向来众说纷纭.本文试从纳西族的历史渊源、纳西族人的风俗习惯、纳西族宗教史三方面论述"纳西"之"纳"表黑"义,"纳西"可释为"黑族".  相似文献   

11.
门神崇拜起源于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先秦时期,门神崇拜达到高峰。到了汉代,“门神”一词正式出现,并形成具体的艺术形象。此后,门神形象日益丰富,而门神信仰却逐渐衰微。晚世门神崇拜与其说是信仰,毋宁说是更注重装饰意味的习俗。  相似文献   

12.
东山嘴红山文化祭坛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形态最早、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处具有郊祭性质的史前社坛遗址,是后世南郊祀天、北郊祭地之礼的重要文化源头。在祭坛之上发现的裸女形象神主,应是来源于祖神的天神,其神格兼有天神和祖神属性,而与以往人们所说的属于自然崇拜性质的生育女神或地母等无关。红山文化先民的祖神、天神和地神彼此重合、互为一体的观念形态,正是商周之际以祖先配享天地和郊天祷祖之礼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3.
有人认为:电白县霞洞“晏公”庙原来供奉的神不是冼夫人,而是水神“晏戎仔”;“晏公”庙建于明朝,与隋唐时的冯冼氏无关。对此,笔者持不同意见,提出以下观点:一、霞洞“晏公”庙的“晏公”二字不是神名或人名,而是古俚语地名;二、“晏公庙”是土人起的名称,是正式庙名“谯国夫人庙”的别名;三、地名“晏公”是不正确的汉语音译,正确音译应写作“暗宫”。  相似文献   

14.
论彝族天神     
天神崇拜是古代民族和现代后进民族的普遍信仰行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各个民族天神崇拜的对象、内涵、职能及其发展演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先秦时期,汉族前身——中原华夏族就十分崇敬天神,乃至后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亲登泰山祭天。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白、纳西、彝、傈僳、景颇、基诺各族普遍崇拜天神,祭仪隆重,直到今天仍保留。彝族的天神崇拜经历了自然崇拜到祖先崇拜、人格神崇拜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产生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论彝族天神     
天神崇拜是古代民族和现代后进民族的普遍信仰行为。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各个民族天神崇拜的对象、内涵、职能及其发展演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先秦时期,汉族前身——中原华夏族就十分崇敬天神,乃至后来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亲登泰山祭天。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白、纳西、彝、傈僳、景颇、基诺各族普遍崇拜天神,祭仪隆重,直到今天仍保留。彝族的天神崇拜经历了自然崇拜到祖先崇拜、人格神崇拜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产生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徽商的民俗信仰体系包括祖先崇拜、乡土神信仰、儒学崇拜、财神信仰、行业神信仰、自然崇拜等诸多层面。徽商的民间信仰对于徽商个体、群体乃至社会都有重要的功能,不仅可以调适心理、规范道德情操,而且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强化群体协作和社会整合。徽商在历史上的发展走向在某种程度上与其民俗信仰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天神崇拜观念源自于萨满教的自然崇拜,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所共有的。蒙古族天神崇拜形成于蒙古族共同体成立之前,成吉思汗在自己的言行中对其进行了强化,且得到了萨满巫师的大力支持。正因为有"天是世间的主宰"、"汗权是天授予的"、"天意天命不可违"、"天降福祉为黎民"等的信仰,所以蒙古人就对腾格里(长生天)崇拜有加,且世代传承祭祀,直至今天。对当代人而言,天神崇拜包含有遵从、敬畏、爱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平衡等朴素的思想内涵,值得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8.
客家社会大伯公信仰在东南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客家社会伯公与大伯公信仰谈起,追究其在传统天神、地祗与人鬼的信仰体系中的定位问题。客家社会的信仰化不是单独存在,虽然“伯公”、“大伯公”等词的使用,是客家人特殊的用法,但是在信仰的内涵与意识上,还是整个汉人化的延续与发扬。建构出客家社会大伯公的信仰体系,不是要标举其独特性,实际上也能彰扬出整个汉人社会鬼神崇拜下的深层观念系统。东南亚华人社会的族群结构是多元的,客家族群虽然人数众多,也无法避免与其它族群化的相互融合,大伯公信仰正是族群融合重要的化指针,其发展的趋势值得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华人在东南亚的特殊化生态中,民间信仰一直是主要的精神安顿力量,从大伯公、拿督公到本头公,虽然名称与形态有些出入,但是其消灾祈福的平安心愿是一致的。祭祀圈的形成不只是在共祀的集体活动上,更重要的是对“境”的向往与追求,“境”不是单一的,有神境、祗境与鬼境的形态之分,但是在信仰内涵上又经常的交流合一,有着“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明了了三境与一境间的互动关系,方能掌握到华人信仰化的整体面貌。在东南亚华人的民族信仰,缺乏精致化教养的环境,加上各国有意或无意的排华政策,压制了华人族群整体化的维护与发扬,随着大传统的逐渐分离,小传统也是残缺不全,不仅外在器物明的亡失,内在精神明的维护也极为困难,上一代留下来的原乡生活体系,从器物层、社会层到精神层实际上都已欲振乏力,这种现象或许是无法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三星堆遗址的两个器物坑中出土的器物数量众多、形制各异,但其几乎所有的艺术造型都与太阳崇拜有着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联系.以类归之,主要有四种:根据太阳的自然形态,直接以圆形符号象征太阳;根据自然的关系,以树和花果折射太阳;脱离太阳的自然形态,用"鸟"象征太阳;摆脱自然形态的痕迹,以与人相关的部位和器官来象征太阳.这说明太阳崇拜是三星堆文化丰富复杂崇拜的总根源.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源自他们的心理需求、现实需要以及自身需要的满足,于自然的尺度之中包含了人的尺度.  相似文献   

20.
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先民在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浓郁的宗教情结中形成了广泛的神灵信仰和自然崇拜,创造了包括苯教神灵、佛教神灵及民间地方神灵在内的庞大的神灵群体。脱胎于藏族神话的著名英雄史诗《格萨尔》,在继承吸纳神化,充分汲取藏族神话营养的基础上,又对神话的世界观予以无情的否定,从神话过渡到了人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