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西藏自治区一直是西方社会涉华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他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偏重于宗教自由、民族压迫以及所谓人权等角度。受限于西方民众对西藏地区情况的信息源以及对中国政府和中国媒体的偏见,大部分西方民众不能对该地区实际情况形成正确认知,从而强化了其对中国民族政策和中国政府的偏见与刻板印象。在目前国内媒体在西藏形象对外传播中国际话语权较为弱势的背景下,通过影视作品向国际社会展现真实的藏区社会,成为西藏对外传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孙新新 《文化学刊》2015,(3):122-124
新批评主张作品本体论,摒弃传统的历史和传记批评方法,转向文本内部寻找意义,用语义学理论来挖掘其中的意蕴。本文将采用新批评的方法来分析蔡楠的小小说《寻找我家》,以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深层涵义。  相似文献   

3.
戏梦人生——论张爱玲《色·戒》与李安《色·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因李安电影版<色-戒>的上演引发诸多争议.本文以为,<色·戒>有两个层面的意义消解:个人主义的爱欲对革命和国家主义的正当性的消解;人生如"戏"对男女爱欲和生活现实的消解.小说冷静内敛、不动声色的叙述之下是反讽的灰色基调,突出的是小说家张爱玲对人性弱点和困境的冷静观察,对男女"心理事件"本质的洞察.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于文献,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文献,在对《大学》、《中庸》的关键词进行训诂考证和文献思想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大学》的"明明德"、"格物"和《中庸》的"中"和"天命之谓性"等概念与判断的含义及其与文献思想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赜索隐,阐幽表微,深刻揭示了这两部经典的宗教性内涵,系统阐述了在儒家哲学理论框架下,人之所以为人者只有在"天"与"人"的关系之中才能充分实现的根本道理。本文以先秦儒家由原始宗教向人文主义转型的历史脉络为依据,刷新了历代关于"格物、致知"、"中"、"天命之谓性"的各种观点,为现代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加强道德修养,去做一个真正有根底、有理想、有道德、有践履的人,提供了重要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5.
无论汉民族文化抑或少数民族文化,都有将花视作民间信仰的传统,这种多民族之间不谋而合的文化传统反映了多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和共通性,即对生命的敬重及族群情感的维系。花神信仰既是勾连本族人民的共同情感和本土文化意识的纽带,又是多民族文化相交互融的枢纽,尤其是在当前多民族交融语境之下,花神信仰起着沟通交流的关键作用,同时其自身的意义也在不断丰富,书写着当代实践的多样篇章。该文探索了花神信仰在当下的实践模式,以舞剧《花界人间》为例分析了花神信仰的现代性叙事表达,进一步肯定当代艺术形式对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形式的革新和新内涵的赋予,在延续民族精神和审美内涵的同时,有助于增强大众对花神信仰的文化认同感,继而从文化认同层面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桃花源记》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张《游仙窟》、顾况《仙游记》、《莽墟赋》也是类似作品 ,但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和关怀视野是不同的。顾况《仙游记》、《莽墟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理想社会期望的历史回归 ,表现了作者社会关怀的广阔性 ;而张的《游仙窟》则纯粹是文士对诗酒风流的追慕和向往 ,其关注点在个体生活。顾况是对张的超越和向陶渊明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末日来临这一情景设定下,讲述了全人类团结合作,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科幻故事.影片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构图下诠释了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家园意识,同时在叙事中描述了人类情感的共同性,展现了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世界观和价值观,成功地实现了科幻影片的中国化表达.  相似文献   

8.
蒋金运 《文化学刊》2011,(6):158-164
以《约伯记》与《九辩》为个案,探讨中西元典包含的人生观,可以发现人类在人生价值的追求上呈现出不同特征。在道德方面,《约伯记》求真——真即德,《九辩》求善——善即德;在正义意识方面,前者注重人类的乐于世俗的、浓厚的人生欢愉,后者注重人的坚强意志和温柔敦厚品质及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价值的终极追求上,前者是利己的,关注的是个人的世俗化的执着追求,关注的是个人的现实情感和生命体验突显和张扬,后者是利他的,关注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执着追求,关注的是如何将人生价值寄托于人生理想的实现,将个人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9.
僧人传记中的神异现象的叙述较多。在早期的僧传中,神异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只是伴随着文学作品的影响,神圣的神异慢慢世俗化,佛教僧传中神异叙述缺少人性关怀也使神圣的神异走向了世俗。佛教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思想的变化,在不失本真的前提下,不断地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体制或思想文化,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的华人形象建构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二元对立视角下的他国刻板建构背后是美国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迪士尼公司出品的电影《花木兰》将东方文化置于西方视域下诠释解读,呈现出东方主义的话语特征。一方面,它在典型的西式叙事框架中消解了花木兰在中国文化中所象征的“忠孝义节”,精神内核的遗失使影片成为东方外壳下的好莱坞工业产品;另一方面,影片对封建社会中父母形象的消极刻画、文化符号的错位与误读构建出“他者化想象”下的东方世界。  相似文献   

11.
《寻梦环游记》是一部讲述北美洲国家墨西哥人生命哲学的电影,《焚巾曲》是一部描述中国苗族人生历程及人生价值的丧葬文学作品。这两部作品虽来自不同时空,存在着文化背景和艺术形式的差异,却在祭祀习俗的呈现、死后世界的想象、生命哲学的表达等方面有诸多相似性。它们共同探讨了关于生命、死亡、记忆与遗忘的主题,表达了人们对亲情的追求,抒发了人们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传递了人们对祖先的敬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激发了人们追求更高人生价值的热情。通过两部作品的比较,既可加深中华民族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交往,也可为中国与墨西哥的交流与对话奠定和谐、理解和尊重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杨爱东蔡年华  刘晓洁 《职业圈》2007,(7S):114-114,121
《百家讲坛》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知识的平台,扩大了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但也导致大学生的认知偏差。文章探讨了《百家讲坛》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心理产生的主要影响以及解决大学生认知偏差的对策和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文化大众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明夷》卦喻示着政治昏暗、贤人遭难的情状,蕴含着在困难、黑暗中坚持不懈、生生不息的大易之道。箕子之艰不但是个人命运的蹭蹬,更有国家社稷面临倾覆之艰危,处于特殊历史语境中的明末士人更易于对箕子之明夷产生共鸣。黄道周的生平事迹略近于箕子,其诗文多引用《明夷》卦,其《易象正》对《明夷》一卦亦多有阐发,体现出鲜明的解《易》特点。  相似文献   

14.
左群英 《文化学刊》2011,(3):182-183
《蒙娜丽莎的微笑》上映的那一年,正是我和爱人双双辞职读书,并在学习之余不得不为了学费、房租还有不满一岁的儿子的奶粉钱而忙碌奔波的时候,我理所当然地和这部电影错过了。最近,经人推荐看了这部电影,再审视自己和周围大多数女博士的生活,我想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思考应该并不仅仅属于过去。  相似文献   

15.
《百家讲坛》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知识的平台,扩大了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但也导致大学生的认知偏差.文章探讨了《百家讲坛》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心理产生的主要影响以及解决大学生认知偏差的对策和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文化大众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陈寅恪先生晚年以惊人的毅力撰写《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后来许多人对此不理解,有的学者则从他表明对大陆政权的政治态度、对美女的投射之恋等角度进行阐释,存在种种曲解和误解。实际上陈寅恪先生的主要动机和根本旨趣,就是要挖掘《再生缘》的重大思想价值,表彰柳如是的高尚人格,以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其中《论〈再生缘〉》偏重于倡导自由之思想,《柳如是别传》偏重于倡导独立之精神,两部著作互相呼应,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陈寅恪先生看来,无论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角度着眼,《再生缘》都是非常杰出的作品;无论从个人人格还是从民族气节上看,柳如是都是一个高尚美好、令人尊敬的人物。陈寅恪先生选择这两个人物及其著作生平作为自己晚年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根据他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宗旨作出的慎重选择。他早年提出的关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主张,贯穿于他的整个学术研究工作之始终。  相似文献   

17.
《穆天子传》体现了对于永恒世界的追寻以及古人希望超越生死的梦想。《穆天子传》中不仅以相当长的篇幅来描述穆王的猎羽,并且记叙了穆王的四至羽陵(群鸟脱落羽毛的地方),但羽毛的脱落并不只是象征着大鸟的死亡,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象征着再生与复活。王者去往西方,收集鸟羽的故事,其神话内核是面对死亡的考验并最终超越死亡的历程。《穆天子传》中出自周宗的赤乌氏与西王母之青鸟,更揭示了自远古而来的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先民之思,而赤乌青鸟(凤)与龙马之间构成了一种神话语言的逻辑演变关系,这种演变的发生,其基础在于鸟的概念在神话思维中所具有的二元性。在上古神话哲学中,人们正是以这种生死无限的二元转换逆转了死亡的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8.
黄亦君 《文化学刊》2009,(1):177-179
时下讲史、品史之风盛行。由于学术背景不同、研究方向各异,讲史、品史的方法亦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讲史、品史风格,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是其利;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亦是其弊。如已经出版的数十部关于三国内容的读物,多以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为蓝本,杂以《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以及一些野史、稗史等相关史料写成,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抚慰一般受众对历史知识渴求的心态,其学术价值实在难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9.
果戈理战争题材作品《塔拉斯·布尔巴》是文学作品中一部典型的运用暴力美学作为表现形式的小说,反映了17世纪中期乌克兰哥萨克反抗波兰统治者的历史过程。作者在小说中设计了特定历史条件下战争中大量的暴力对抗和死亡表现场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形式主义美感。小说所描述暴力产生的根源来自深刻的历史原因,以及作者创作思想的主观原因。达成几种效果,一是引发读者对暴力本身的审美认同,二是使读者对暴力运用的后果展开联想和反思,三是达到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屈服》(The Submission)是美国女作家艾米·沃尔德曼(Amy Waldman)的小说处女作。小说深刻地揭示了9·11恐怖袭击事件给美国民众带来的巨大创伤,细腻地刻画了由此引发的社会冲突以及人们的心理变化。同时,针对美国社会究竟如何才能从创伤和冲突中走出来这一问题,作者也尝试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那就是——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