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历史,掌握史实。新大纲着重指出,要坚持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贯彻史论结合,论从支出的原则。本文作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论从史出”在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中学是学生正式接触历史学科的开始,历史教师就成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引路人。我们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为他们的历史学习尽量铺设一条道路。有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学生不仅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应对现实的考试也不会存在太大问题。当然,有学习兴趣,还要正确地学习历史。树立一个正确的史观,从中学起就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好习惯,是我们应该努力倡导的。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在史料运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史料求新求多,却忽视了准确性;忽视论从史出的原则,对史料进行过度诠释;忽视史料互证,违背孤证不立的原则等。这些问题在授课、命制试题等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极其不利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倡导历史教学回归生活,要求教师打破课本知识的束缚,注重历史教学和学生生活、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在学生生命发展的基础上建构生活化历史课堂。另外,由历史学科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主要特点。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需巧用史料,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能力。一、联系生活实际,增添趣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会遭遇如下现象:不少学生往往喜欢历史,喜欢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却不大爱上历史课,其原因在于这些文艺作品将陌生而遥远的历史事件以及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而在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没  相似文献   

5.
正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料教学的核心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鼓励学生去分析史料内容,引导其从中得出结论,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精神。而从引导学生的思维形式上看,史料教学的方法可归纳为两大类:1.从史料中来,坚持史由证来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凸显了史料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另外,新课程标准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历史史料就是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史料教学,灵活选取史料,巧妙穿插于各教学环节,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实现有效教学。一、灵活选取史料,促进有效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各种图表、文献、民谣等史料是研究、重构客观历史的重要资料,是课本知识的补充与拓展,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标准侧重于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注重于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对教学中史料的运用提出了明确的、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选择和运用史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通过史料形成"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认识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成为每一个基层历史教学工作者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想法。史料教学关涉历史教育之本质问题,历史问题的解决基  相似文献   

8.
史料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最终目标就是在学生深层理解认知历史的基础上,帮助其做到客观公正化地评价历史事件以及人物。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应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一、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有助于养成学生探索历史问题的精神。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并非是让学生在记忆背诵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应付考试,成为考试机器。教师通过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应用史料或者是让学生自行阅读史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学术观点,并针对这些学术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历史学教授葛懋春在《历史科学概论》中指出:"史料就是研究历史和编撰历史所用的资料,或称之为历史的信息。"[1]初中生处于历史学习的初始阶段,基础知识有限;而当前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相对简单,所呈现的历史信息有限,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结论的理解,增加了历史教学的难度。为此,我们要在初中历史课中有效地进行史料教学,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笔者关于在初中历史课中进行史料教学的几点认识。一、运用史料"论从史出"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是以传授现成的历史知识为主的,对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较为忽略。高中历史新课程强调,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获取历史信息,掌握基本的史实,不应仅限于学习教材中对史实的解读,还应通过运用各种史料,通过师生共同的解读,来完成对基本史实由表  相似文献   

11.
文字史料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构成部分,学生的历史认知大多源自对文字史料的分析和理解。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重视文字史料的运用,不仅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也能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使其逐步掌握史论结合的历史研究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文字史料,重点分析中学历史教学中文字史料的运用必要性,从历史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研究文字史料的运用方略,以期发挥文字史料的历史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史料在教学和命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史料甄别、选择和解读的文章经常见诸历史教学类刊物.在教学设计和试题命制中.各种新史料的涌现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把“史料教学”法引入中学历史课堂。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中学历史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素材的来源,重点探讨了将史料引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旨在说明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以期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如何解决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衔接,可谓是中学历史教师关注的老话题。随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出台,这一话题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笔者作为高中一线历史教师,对此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以下建议,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一、要关注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差异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师教学的依据,在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上,高中教师要熟悉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义务教育历  相似文献   

15.
祁燕 《成才之路》2020,(10):93-94
目前历史教学中对史料的运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科学运用史料展开多元化教学,为学生打造生动历史课堂:结合史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课本史料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史料辅助教学,加深学生的历史印象;运用史料拓展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16.
陈惠 《中学教学参考》2014,(10):106-107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其实质是鼓励历史教师在初中课堂上运用史料辅助授课以提高教学实效。史料,有文献、实物及口述等多种形式,都是历史发展印迹的记录载体,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教学都必须以此为媒介,才能弥补历史的不可再现性,较为真实地理解历史史实。史料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初中生以史料为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原来"一纲多本"下的多版本教科书(尤其是人教版),还是已经投入使用的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限于篇幅",历史事件多以结论性文字呈现。而这些结论又往往点到即止,对结论的缘由则未多提及。对于这些结论性文字,一些老师让学生背记观点,这样容易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结论,不会主动探究历史结论的"来龙去脉"。论从史出是历史学科基本理念之一,教科书不会无故给出某个结论。为什么会有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是否客观、全面,顺着"瓜"去寻找"藤",执"果"索"因",归纳其得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是以传授现成的历史知识为主的,对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观念、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则较为忽略。高中历史新课程强调,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  相似文献   

19.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正在进行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课程之一。自今年秋季开始在广东、海南、宁夏、山东组织试验以来,中学历史教师是少人欢喜多人愁。喜的是课改确实给了我们教师大显身手的机遇和挑战;愁的是广大教师面对新课程,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是从,总之,教师心态百出。那么,为什么教师心态百出?而且愁多喜少呢?当然教师本身有原因,但新课程也存在许多问题。可说是瑕瑜互见。本文就其存在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以向同仁、专家求教。  相似文献   

20.
王明富 《教师》2014,(1):60-60
正自新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史料教学已经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常态模式,从2008年以来的江苏及其他省区的历史高考试题结构和内容来看,几乎是呈现出"没有史料无以成题"的命题趋势。这对于改变传统课堂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的不良倾向大有裨益,可以深化学生对历史的建构和体验。笔者作为镇江市实验课题《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的课题组负责人,根据对本校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