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与历史客观性问题是历史哲学中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威廉·德雷在其《历史哲学》中讨论了历史的理解与解释,历史与科学的关系,历史是否具有客观性以及因果判断问题等等,并在很大的篇幅中讨论了实证主义与唯心主义对于历史及其客观性的争论.  相似文献   

2.
关于历史认识与历史评价的检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认识与历史评价的检验问题是一个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先后出现了史料检验说、观念检验说、实践检验说等不同的理论取向。对这些观点进行批判性地解读,可能为我们深入探究历史认识与评价的检验途径、方式与特性等提供某些思考理路。  相似文献   

3.
历史究竟是由谁创造的,这在哲学史、史学史,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争论较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一切哲学派别,包括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此都存在错误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从创造历史的前提、基础、条件、主体、过程等方面对历史创造者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科学揭示出了历史创造的真实进程及其复杂性、曲折性。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创造问题的解答不是机械、僵化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有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历史教科书也不断成为引起公众和学术界都非常关注的、激烈争论的问题。如何看待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评价新编历史教科书,不仅仅是一个关系到基础教育中的历史学教学发展方向的问题,也是国家和社会如何对待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5.
如何建立既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又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问题日益引起国家和公众的重视,关于"中学应不应文理分科"的争论也愈演愈烈。文章从历史上我国教育界对该问题的处理方式出发,在把握文理分科的总体态势下理清争论分歧存在的缘由,进而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对中学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趋势性进行了阐释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苏格拉底之死一直是思想家们爱谈论的话题。关于苏格拉底被处死的真实原因,不仅众说纷纭,而且疑问多多。笔者认为,没有进一步的材料,一切意见也只能是猜测而已,既无法彻底消除相关疑问,又无法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苏格拉底,正如列维(A·W·Levy)所说:“我相信历史上的苏格拉底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只有探讨发现苏格拉底对我们的意义才是永恒持续的。”  相似文献   

7.
网上关于历史问题的争论,往往异常激烈,这种不同观点的争论,体现了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开放。因为,过去民众都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心里,难以发表不同看法,当然也没有地方可以自由讨论。互联网为发表不同观点提供了平台。因此,历史问题不再是少数人可以发表见解的领域(其实很多领域都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各种类型的讨论中来。这是每一位参与历史教育的人值得重视的新现象,它预示着新的时代正在到来。正像100年以前,电气时代取代  相似文献   

8.
历史哲学的发展充满了争议,而每一次争论都会为历史学下一波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自有历史学以来,人们对“历史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原始的、阶级的和科学的三个阶段,对这一过程的清晰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过去的历史著作.  相似文献   

9.
历史剧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样式,如何处理历史剧中"史"与"剧"、"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受到了从事历史剧创作的作家及其艺术理论家长期关注。不同的剧作家根据自身对于"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关系问题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出现了不少的分歧,关于这个问题艺术界、学术界仍然是悬而未决,亟待继续深入探索。应该说对于两种之间关系的理解直接影响到历史题材艺术创作发展的方向和作品质量的优劣。因此,这样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的。  相似文献   

10.
苏格拉底之死在西方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容易引起广泛争论的话题,对他的审判存在若干不同方式的理解。对这一悲剧性的历史事件的再次解读,我们不难从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苏格拉底与公民社会所理解和倡导的正义观念产生严重分歧,以致引发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这一无法消解的二元对立,必须通过苏格拉底的死来终结。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真实的,但又是可以想象的,历史因想象而变得鲜活。学界有许多关于历史想象的论述,在给我们以很大启迪的同时,也留下了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本文拟就历史想象的几个问题谈一些浅见,以就教于方家。问题一:历史想象何以可能? 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一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一是指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1]。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目前国内争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关于现代化的标准和评价问题也是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为了全 面的了解现代化,对现代化的理论问题进行了一些归纳、综合,并对中国的现代化程度进行了测算、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涉及许多方面的老话题,但在今天却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话题。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一些消极的思想也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特别是部分青少年学生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更深。面对这种情况,认真地、冷静地思考这一问题,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具有特殊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战后世界职业教育思潮透析——学校本位职业教育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化移 《职教论坛》2004,(4S):56-58
职业教育自发展之初至今一直是一个颇受人们争议的话题和一种引起争论的教育形式。这种争议和争论在二战后可以说极为明显。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的职业教  相似文献   

15.
教育本质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关于它的争论有从教育是什么出发提出了关于教育本质的多种学说;也有从这个问题的问题属性即教育本质问题是什么问题出发,提出教育本质是指教育是什么或教育应当是什么等。一、教育本质论典型学说改  相似文献   

16.
当考察冰岛最近十年来的历史教学时,一个单独事件深深影响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教学发展进程这一点立刻变得明显起来。这个单独事件厦影响就是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新初等和中等学校通用课程大纲。如果就它的影响而言,其实施时间还不够长,但相关工作在教历史和其他与历史教育有关的人之间爆发了激烈争论这一点则是明显的。我们对新大纲实施前的事态状况也拥有可观的信息,主要来自1995年的“青少年与历史”这一调查项目的结论。这些有关冰岛部分的研究结论以书面形式发表于1999年。这里我们将考察该研究的结果以及围绕新课程大纲编写引起的争论,并描述历史教育在冰岛。尤其是在中等学校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一些具有重要性的问题总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激活。在现今学界热切关注的“大学语文”课程方面,六十多年前即有大致相当的课程,并且也引发了争论。历史语境虽有所差异,但仍可从中找到一些“历史呼应”。它对于今日大学语文课程的编订,包括确定选目、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施等方面,仍不乏积极意义。而重提这一争论,是希望教材编者们能在一个更大的历史范域来考量这一工作,以祛除因过于切近的“当代意识”而带来的某些蔽障。  相似文献   

18.
试论历史评价标准中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在碧空工史和中国传统化研究领域内,出现 一股重新评价的时风,由此引发了对一系列重大的历史问题的争论,争论背后,我们明显地看到信体实际上在运用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历史评价,而这些标准之间又普遍存在着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复杂性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历史评价标准的特殊性从一个侧面同时又从整体上向我们说明了作出的历史评价的背景与条件。  相似文献   

19.
“历史意识”是德国历史教育的核心概念。它包括时间意识、真实性意识、变迁意识、认同意识、政治意识、经济意识和道德意识7个组成部分。德国的历史教育学家认为,这一概念有助:于深化学习者对于历史的认识。不过,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塑造学生们的“历史意识”,则是一个更具实践性的话题。以下,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内部的争论,尤其是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争论,严重影响到中国历史教学和历史教材的编写工作。为了解决中国历史教学和历史教材编写中遇到的问题,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也就是说,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成立原因,并不是为了解决中国历史研究的方针和任务问题,而是为了解决中国历史教学和历史教材编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