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从新时代要求人们高素质的视角出发,论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和《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以及新世纪版历史教科书对于课程标准的实验意义,以利于广大教师了解其中原由,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学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七年级《中国历史》的体例结构,编写特点的考察,论述了教科书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意义及在教学实践中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3.
英国历史教科书《掌握近现代世界史》多次出版,跨度30余年。通过分析这本教科书的不同版本对中国历史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30年来英国历史教科书中的近现代中国形象。1840至1949年的中国是一个遭到外国干涉、分裂动荡、军阀混战、内乱不断的弱国。1949年之后的中国是英国历史教科书书写的重点,"红色中国"与"觉醒的巨龙"形象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4.
一《大学世界史》是为普通高等学校非历史专业(含理工科)的本科生进行通识教育而编著的世界通史教科书。通识教育的理念源于19世纪初,最早在美国的一些大学中以不同形式推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克服当时高等教育中过分  相似文献   

5.
6.
7.
2004年初,香港教育图书公司出版了一套全新的高中中国历史教科书——《新理念中国历史》。该书由杜振醉、区达仁、梁国雄、胡志伟、甄锦棠编著,全套三册,供香港高中(中四至中五)教学及学生参加中学会考之用。《新理念中国历史》是按照2003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与考试及评核局联合编订的《中国历史科课程及评估指引》(中四至中五)编写而成。该书采用铜版纸印刷,装帧精美,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8.
在民国学校历史教育发展史上 ,陈衡哲绝对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人。不仅仅因为她是惟一的一位为中学生编写历史教科书的女性作者 ,其实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她著述的《西洋史》有鲜明的特色。192 4年 1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陈衡哲依照新学制为高级中学学生而著述的《西洋史》教科书。可以说 ,在民国时期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 ,陈衡哲著述的《西洋史》教科书是一部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历史教科书。笔者觉得 ,这种鲜明、突出的特色 ,既与她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经历、思想主张分不开 ,又与她非凡的学识和智慧以及扮演的极其特殊的“女性角色”有…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科书的编纂是近代史学发生重大变化的一项标志,它预示着历史学在近代开始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柳诒徵编纂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历代史略>,是中国近代较早的历史教科书之一,虽然其体裁是新颖的,但其思想观念属于晚清官方的洋务派体系,其历史观具有洋务派"中体西用"的色彩.作为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柳诒徵编纂<历代史略>是他史学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王茜 《学周刊C版》2015,(4):70-7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颁行以来,其与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关系是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学者们研究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值得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属于该套教材中“我们传承的明”部分,在相应的历史学科教学中则属于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相似文献   

12.
本册教材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的要求,力图为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公民应有的人文素质。本册教材着力贯彻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在教材内容的结构设计、课文  相似文献   

13.
14.
回归后的香港中国历史教育注重公民品德教育。历史教科书在编排形式、栏目设置和练习设计等方面突出品德教育目标,注重道德素质教育和培养健全的现代公民。内地教师可从中获得启示,加强中学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复兴历史教科书》(共四册)是民国中等教育研究专家徐映川于1933年依据新《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供高小学生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无论是在民国时期,还是今天,在笔者看来。这都是一本在“作业设计”方面有着鲜明特色的历史教科书,体现了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极强的可实践性,值得今天的历史教科书编写者学习借鉴。《复兴历史教科书》的作业设计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文之前有“问题设计”,课文之后有“习题设计”,而尤为可圈可点的则是课文之后的“习题设计”。下面笔者拟对这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作业设计”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特色做一简单的评析:  相似文献   

16.
近期《中国教育报》有一篇文章,提倡历史教学不妨学学易中天。此文的按语引用易中天的历史观,即把历史人物总结为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民间形象…‘文学形象”。还提到历史研究的任务:一是探究历史形象如何变为文学形象和民间形象;二是还原历史。  相似文献   

17.
对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科书插图的应用,如从整合的角度思考教学应用之策略,"联系、比较、归类"不失为重要方法。作者结合具体课例,发掘分散插图间的隐性联系,使之成为有教学价值的情景串,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四年一度的教科书审定,备受世人关注。今年3月以来,日本外相町村信孝声称将要求中国改善反日历史教育;日本传媒也发表评论,无端指责中国推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然而,试问日本的历史教育改善了吗?不仅没有任何改善,而且变得愈来愈恶秽了。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审定通过的8个版本的初中用历史教科书中,那本由右翼势力支持、“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简称编撰会)编写送审、歪曲史实的《新历史教科书》居然也在通过之列。日本的民间团体将《新历史教科书》称为“凶化书”(与“教科书”一词的日语发音相同),从其严重歪曲史实的内容来看,谓其“凶化”,恰如其分。因为《新历史教科书》充满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家族国家观、亚洲支配观、对他国优越感和本国中心史观,同时隐瞒加害亚洲受害国的史实,充满了受害者意识,还使用“大东亚战争”的说法,大肆宣扬侵略有理、侵略有功,肯定日本发动战争是自存自卫的战争,俨然将自己打扮成受害者,并且歌颂日本国民积极投身战争的献身精神。尤其匪夷所思的是《新历史教科书》还一如既往地特别注重煽动对中国的仇恨,以至将这种仇视情绪一直追溯到古代,妄称中日历次战争责任均在中国。如此等等可见,其“凶化”程度的变本加厉。本刊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等报道,将日本《新历史教科书》大肆美化日本侵略战争、歪曲侵华历史等内容要点梳理如下,以备中学教师备课参考,同时警示世人认清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人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兴起。此次改革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力图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是刻不容缓的,而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它的变化反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的更新。本世纪初陆续出版的各个版本的义务  相似文献   

20.
变教材为学材 ,架设起学生由死记硬背 ,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向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勇于提出问题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 ,教师由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创新型教学方式转变的桥梁 ,是新一轮课改对教材编写的要求。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 ,由龚奇柱主编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面向全国初中学生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 ,较好实现了这个转变。该教科书的中国史部分由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三大板块构成 ,每一板块下设若干学习主题。每一册教科书又由“写给同学们”(即编写说明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