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学校教育中的性别偏见学校是个体性别角色形成的第二个重要场所。个体从六七岁到十八九岁这一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不难理解,学校在个体性别角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学校对性别角色形成及其儿童心理与能力的性别差异的影响作用,研究和讨论较多的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所谓偏见是指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一种不公正态度 ,它是一种事先或预先就有的判断。性别偏见是社会中普通存在的一种现象 ,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看 ,性别偏见主要存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大众传媒之中。一、家庭教育中的性别偏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对儿童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的一项调查表明 ,父母给孩子买玩具时是男女有别的。 5 7%的父母给女孩买娃娃之类的玩具 ,而给男孩买这类玩具的只占 11% ,5 9%的父母给男孩买刀枪之类的玩具 ,只有 18%的父母给女孩买这…  相似文献   

3.
性别偏见始于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父系社会,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它作为一种正统的观念,通过宗教经典、神话传说、文字符号、哲人名言等各种文化载体形式反映了出来。这些文化载体形式中的男性话语又为强化男权推波助澜。男性中心意识通过男性在社会的权威又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得它逐渐进入无意识,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表达。性别偏见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要消除这种偏见,就要通过教育。以两性平等为基础的新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有助于两性平等理想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4.
男女生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忽视学生性别差异的现象,存在着性别偏见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性别心理特性的偏见;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教育科学中的性别偏见.要真正做到男女平等,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关注性别差异,实施"因性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闫隽 《红领巾》2004,(2):106-109
“性别偏见“是社会学范畴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新闻传播活动的过程中也有所体现.经过对<中国青年报>、<城市早报>、<体坛周报>等报纸的抽样研究分析发现,在体育报道中也存在性别偏见.这种偏见有观赏型偏见、忽略型偏见、玩狎型偏见、侮辱型偏见几种类型.造成这种偏见的原因有:(一)我国体育新闻采编队伍中男性比例极高;(二)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三)体育新闻的受众群以男性为主,女性为辅,且男性比例极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和传媒事业的蓬勃发展,在体育传播媒介中却缺乏对两性均衡的贡献报道。本文通过对报纸、电视和网络中男女体育报道的文字及图片数量等研究分析,发现体育传播媒介中存在着性别偏见,而造成这种偏见的原因具有深层次的。  相似文献   

7.
论性别心理差异的成因与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别心理差异表现在智力和非智力两个方面,其中非智力方面的差异表现得更为突出:造成差异的原因有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其中后天的环境教育尤为重要。在当前形势下,实施因性施教的关键是通过更新观念和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促使男女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以实现男女的真正平等。  相似文献   

8.
9.
《聊斋志异》爱情小说中的性别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冲破封建藩篱,让青年男女毫无顾忌地相慕相爱,让被禁锢的人类天性彻底解放,但作为一个生活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男权社会的男性作家,蒲松龄摆脱不了传统意识与文化的束缚,在其爱情小说中,性别偏见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差别,即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稳定的平均数比较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这造成了学生的不同"材":智力、人格、潜能或潜质的差别。智力差异包括智商的高低与认知方式的差别。其中,认知方式差异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思  相似文献   

11.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年)》中规定:“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已将通过教育实现性别平等与公平的努力具体化到课程与教材的层面。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代表新课程改革最新成果的2007版人教社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反映性别平等这一点上,难以令人满意。我们可以从这套教材选文的作者、主人公、配套人物插图三方面对性别偏见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一个孩子提了五桶水就已经精疲力尽了,而另一个孩子可以提二十桶水。”学生体力方面的差异是很大的,而脑力方面的差异更大:“对一个孩子来说,五分是成绩好的标志,对另一个孩子来说,三分就是很大的成功。”脑力是指人的知识学习能力、知识实践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的综合,包含着观察、记忆、理解、想象等能力因素。学生脑力的差别,体现在学习上则是对各学科知识理解、掌握、运用等能力的不同,因此在各学科的考评成绩中就有了优劣、高低的差别。确确实实,一班之内,有的学生长于逻辑思辩,而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学生数理化各…  相似文献   

13.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性别偏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比较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男女角色数量、男女职业类型、男女角色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出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性别偏见。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没有人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正因为存在人格的差异,故有进行因材施教的必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恰当采用“知、顺、导、救”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田径教学中个体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问题的研究 ,试图根据多年田径教学与训练中所观察和测试的结果 ,对体育系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过程中 ,心理个体差异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为今后科学地进行田径教学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田径教学中个体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问题的研究,笔者试图根据多年田径教学与训练中所观察和测试的结果,对中学学生在体育课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过程中心理个体差异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科学地进行田径教学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儿童读物、小学语文教材是我国青少年性别偏见形成的重要源泉之一.我国过去使用的教材存在性别偏见的现象,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云南省小学普遍采用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本文尝试对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性别角色进行统计分析,并和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后,发现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较为注意男女平等现念的传播,在课文插图中注意男女性别的搭配,以一男一女为主的画面多次出现,是一大进步.并且教材还兼顾了插图和故事性课文两者中的男女数量的搭配.  相似文献   

18.
教科书话语角色分析有助于发现书中隐含的性别偏见,表现为男女在对话数量、社会期望、交际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以英国高校希腊语教科书为例,国外对教科书性别偏见的话语角色分析在样本选取、框架建构、技术运用和结果阐释等方面为我国教科书性别意识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关注教科书中的对话内容,展开形式与功能的全面分析,结合社交情境探索男女差异,用多学科视角诠释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认为现代学校教育成功地“再制”了性别意识形态,无论是在学校管理、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性别分化和歧视的现象都普遍存在。这在教材的内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观察变革中的语文教材,可以发现语文教材角色分配的不平等、教材中男性化语言现象、教材中产生性别偏见的原因,从而引发对教材编制的思考。女性主义者对教材的研究主张,从不同方面提示教材编制者对性别公平必须保持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0.
孙仲娜 《考试周刊》2007,(17):88-89
本文首先介绍了性别语言在国内外研究、发展的状况,而后对什么是性别语言进行了解释,并选取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五段人物对话进行了分析,总结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性别语言特点。在文章最后,笔者又指出性别语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