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研究不同高度落地时地面冲击力及关节肌力矩的变化.结果表明:踝、膝、髋关节处的关节肌力矩第一波峰峰值随落地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踝、膝、髋关节处的关节肌力矩第一波峰出现时间随落地高度升高而减小,第二波峰随落地高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50cm时出现的时间最长;踝、膝、关节肌力矩第一波峰峰值与垂直落地高度呈显著相关.根据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可以较为准确的推断出关节肌力矩的峰值变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边界层理论,建立含CO2的蒸汽在竖直平板表面凝结换热模型。CO2的存在极大恶化了凝结换热性能。在CO2浓度一定时,随着过冷度的增加,热流密度逐渐增大,凝结换热系数逐渐减小,界面温度近乎线性降低;随着CO2浓度的增大,凝结换热系数迅速降低,界面温度逐渐增大。CO2的存在使得凝结液膜表面形成一层气膜,随过冷度的增大,液膜厚度逐渐增加,气膜厚度逐渐减小,但气膜厚度要比液膜厚度大一个数量级;随着CO2浓度的增大,液膜厚度与气膜厚度均在减小,但气膜热阻与液膜热阻的比值逐渐增大,并且在高浓度CO2情况下,气膜热阻成为主导热阻。  相似文献   

3.
空压机是将厚动机的动力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机器,由于空压机所需媒质为空气,媒质资源丰富、不需成本,且气体经过过滤后,相对比较洁净,在许多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分析安庆石化丙烯腈装置的空压机调节系统振荡大的原因,提出了消除措施并使空压机投入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船舶柴油机模拟烟气中NO_x的排放,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与光催化技术联合。通过实验研究2种技术单独及联合使用时影响NO_x排放的因素和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时NO的脱除率随放电电压的增大而提高,随气体流速、NO初始体积分数和O_2体积分数的增大而降低,该技术对高体积分数NO的脱除更有优势;采用光催化技术时NO的脱除率随紫外灯功率和O_2体积分数的增大而提高,随气体流速和NO初始体积分数的增大而降低,该技术更适合处理低体积分数、低流速气体。在流速1 L/min、O_2体积分数4%、放电电压14 kV、紫外灯功率15 W的工况下,采用联合处理技术时NO的脱除率达65%~75%,脱除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和光催化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NaCl溶液静态闪蒸过程的瞬态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0~0.26,初始液膜高度为0.1~0.4 m,初始过热度为1.5~40℃。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闪蒸时期,过热度大小对瞬态传热系数的影响不同。闪蒸的前期瞬态传热系数随着过热度的增加而减小;在闪蒸后期开始阶段,瞬态传热系数随着过热度的增加而增大;在闪蒸后期末尾阶段,过热度对瞬态传热系数影响不明显。瞬态传热系数的峰值随着初始液膜高度和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实验范围内给出瞬态传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与实验值吻合良好。在闪蒸过程中,瞬态传热系数的大小显著影响沸腾形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在振荡闭锁期间再故障时,可根据系统中零序分量来检测在振荡中发生的接地故障,也可根据振荡中心电压的变化量来检测振荡中发生的不接地故障,从而使距离保护可以在振荡中发生故障时,快速地有选择地跳闸。  相似文献   

7.
本文随机选取15名健康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比利时RSscan公司生产的Footscan 7.9压力分布测试系统采集与分析受试者正常行走、跨越15cm和25cm障碍物三种活动方式的跨障碍前支撑脚(左脚)和跨越障碍后跨越脚(右脚)的足底压力变化数据。研究表明老年女性跨越障碍物前后的支撑腿和跨越腿的足底压力中心轨迹与正常行走明显不同;在跨越15cm和25cm障碍时,支撑腿和跨越腿足底压力的第一和第二峰值都比正常行走小(p<0.05),说明老年女性跨越障碍物时着地和蹬伸力有减小的趋势,以便使身体平稳跨过障碍物;随障碍物高度增加,支撑腿足底足跟内侧、第二、三跖骨和第五跖骨的压力减小明显,跨越腿足底足跟内侧、足跟外侧,第二、三、四跖骨和大脚趾的压力减小明显。  相似文献   

8.
对处理量为50 kg/h的中试尺度喷动流化床反应器内加压煤快速热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反应器高度、煤进料口位置等结构参数以及不同压力(0.1、0.3和0.5 MPa)、射流风与流化风比值(0.2、0.3和0.4)和粒径(0~3和0~6 mm)等操作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高压力,煤与半焦混合程度降低,煤气产率提高;流化风量Qf不变,随射流风量Qs增加,气固流动更剧烈,颗粒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顶部出口颗量增加;增大粒径虽可降低挥发分出口的颗粒量,但不利于煤与半焦混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全浮区模型数值研究旋转磁场作用下不同辐射加热温度时熔区内热毛细对流流动特性。研究发现,B0=1 mT的旋转磁场产生的洛伦兹力不足以控制熔区中的热毛细对流,熔体内流场呈现周期性旋转振荡特征,振荡频率随辐射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并与Ma数成线性关系。当Ma数较小时,温度场主要由扩散作用决定,呈二维轴对称分布;随着Ma数的增加,熔体中的温度场受对流影响,亦呈周期性振荡,且振荡主频与对流振荡主频相同。保持旋转磁场的频率不变,适当增加磁场强度,熔体内的三维振荡流将转变为准二维的旋转轴对称流,热毛细对流关于中截面镜面对称。对于Ma=21.8、32.9和43.7的熔体,分别施加2、3和5 mT的旋转磁场,熔体中的温度及速度波动被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北京市大气污染物及气象监测数据,综合分析2015年北京市田径锦标赛和大阅兵活动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变化,初步评估减排措施对氮氧化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8月20日至9月3日“两大活动”期间,北京市NO、NO2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2.0、22.7和17.8 μg·m-3,同比下降58.3%、52.1%和73.2%,空气质量被誉为“阅兵蓝”.保障措施实施后,交通站NO日变化的峰值浓度降低约43%;而城市环境站NO峰值浓度降低约45%;NO2早高峰和夜间的浓度积累速度明显放缓.北京市作为区域NO2浓度高值区中心明显消失,PM2.5浓度梯度分布特征消失.受局地的弱北风影响,APEC期间早高峰NO2峰值浓度明显消失;而大阅兵期间,早高峰NO2峰值浓度明显高于晚高峰.测算结果显示“两大活动”期间区域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现的污染物减排比例及环境污染物浓度改善比例略高于去年APEC空气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脉动热管的可视化实验台,对以体积分数为1%的TiO2/H2O和CuO/H2O纳米流体及基流体为工质,55%充液率的脉动热管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质静止时,纳米颗粒在脉动热管中会发生沉淀,但工质的运动能够使沉淀纳米颗粒再次悬浮,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颗粒悬浮性稳定减弱;与基流体工质相比,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最小启动功率低,启动时间较短,工作温度低,传热热阻小,温度波动振幅小、频率高;纳米流体能大幅提高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工作温度为110℃时,蒸馏水、TiO2/H2O及CuO/H2O脉动热管的传热热阻分别为0.23℃/W,0.11℃/W和0.13℃/W;两种纳米流体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接近。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含蜡模拟油和空气为实验介质,利用蜡沉积实验环道,研究间歇流流型下气、液相折算速度和温度对蜡沉积速率的影响,并结合高温气相色谱探讨沉积物碳数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如下:在间歇流流型下,沉积物分布在整个管壁内,且形状随气、液两相折算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平均蜡沉积厚度随着气相折算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液相折算速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固定管壁温度不变,平均蜡沉积厚度随着油温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固定油温不变,蜡沉积量随着壁温的增加逐渐减少;气液相流速的增大均会导致沉积物的硬度增大(表现为沉积物碳数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喉嘴距是影响喷射器性能的重要结构参数,研究其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对提升喷射器性能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喷射器性能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不同喉嘴距和运行工况参数下,喷射器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本实验范围内,喉嘴距对喷射器的临界背压值影响较小,对喷射器引射比影响较大,引射比随喉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喷射器单相运行时和两相运行时均存在一个最优喉嘴距,最优喉嘴距随低压流体含液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喷射器单相运行时,最优喉嘴距为2.8 mm,当低压流体含水量达到0.07 kg/min时,最优喉嘴距为3.6 mm.  相似文献   

14.
小麦遗存是研究早期人类粮食种类的重要植物考古材料。出土的小麦遗存大多数都已经炭化,但对于炭化的环境和条件尚不清楚。通过室内炭化实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现代小麦进行烘烤,研究小麦的质量、表面颜色和粉末颜色随时间的变化来揭示小麦遗存形成的炭化条件。200 ℃以下的小麦质量和颜色变化较小,250 ℃及以上小麦的质量和颜色变化较大,且有内容物溢出。在200 ℃以下小麦的质量变化主要由于失水造成,而250 ℃以上的质量变化,不仅有水分的失去还有大量有机物、无机物等的失去。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小麦的表面颜色与粉末颜色的L*值(亮度或者白度)变化几乎同步,两者的a*值(红-绿彩度)和b*值(黄-蓝彩度)变化不同步,但a*值和b*值的变化趋势相似。虽然样品起始时表面颜色和粉末颜色的值不同,当小麦完全炭化后,表面颜色和粉末颜色的值几乎相同。实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温度下小麦炭化的质量损失量、颜色变化不同,为理解炭化小麦形成的条件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比辐射率是遥感温度反演的重要参数,水体成分变化会改变水体热辐射物理性质,对比辐射率造成影响。目前研究水体成分对水体比辐射率影响的研究比较缺乏。利用搭配PIKE积分球的Nicolet iS50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不同浓度浮游藻类、悬浮物对水体比辐射率的影响,提出一种二类水体比辐射率的计算模型,基于该公式计算MODIS影像在分裂窗算法中的比辐射率响应与太湖表面温度,并进行空间分析与精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蓝藻与悬浮物对水体比辐射率都有影响,悬浮物影响更显著;在综合考虑叶绿素a和悬浮物的条件下,与传统水温反演结果相比,偏差最大可达1.21 ℃;在较低浓度的悬浮颗粒物条件下,浮游藻类叶绿素a浓度对温度反演的最大偏差达0.86 ℃,在较低浮游藻类叶绿素a浓度条件下,悬浮颗粒物浓度对温度反演的最大偏差达0.98 ℃。真实性检验结果表明,蓝藻和悬浮物浓度对温度反演的最大影响值达到0.78 ℃,多数验证点的影响值在0.53~0.78 ℃之间。研究表明,引入蓝藻与悬浮物浓度的比辐射率校正函数能够有效降低水体表面温度的遥感反演误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揭示气温、气压和海拔高度对自行车运动阻力的影响,采用力学模型计算的方法,通过设定的气温、气压和海拔高度计算空气密度,估算自行车运动阻力。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气温的升高,自行车运动阻力减小;随着气压的升高,自行车运动阻力增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自行车运动阻力减小。  相似文献   

17.
研究未来降水增加条件下荒漠植物白刺光合作用对人工模拟增雨的响应和适应。实验共设置5个处理,包括对照、自然降水基础上分别增加年平均降水量(145 mm)的25%、50%、75%和100%。对2010年生长季白刺叶片光合速率、叶周气温、清晨叶水势、土壤含水量等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刺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周气温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人工增雨处理后拟合曲线顶点左右平移。与对照相比,25%和50%增雨处理样地的拟合曲线顶点左移,顶点对应的叶周气温较对照样地(29.31 ℃)分别降低0.44和0.74 ℃;75%和100%增雨处理样地的拟合曲线大幅度右移,顶点对应的叶周气温较对照样地分别升高2.26和6.02 ℃左右。人工模拟增雨改变了白刺光合作用对温度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8.
实验表明,蝇蛆蛹羽化率随光照强度增强而提高,羽化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低于5"C则不羽化,高于45℃蝇蛆蛹则大量死亡,羽化的最佳湿度为50%-60%,低于15%蝇蛆蛹大量干死,高于95%蝇蛆蛹则大量霉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