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利用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2004-2013年科技资源的相关数据,应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证研究各地市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结果如下:1)东北三省科技资源产出效率从2004年的0.274增长到2013年的0.341,其中辽宁省的平均产出效率最高,产出效率在0.375以上的地市占全省的35%;吉林省有3/4的地市产出效率低于0.250;黑龙江省各地市的产出效率在0.250~0.375之间.在空间分布上,高效率城市集中于辽中南和哈长城市群地区.2)科技资源的投入对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4个核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科技资源投入对本溪、阜新、葫芦岛等8个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有较为显著的贡献.建议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和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提高科技资源的产出效率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随着东北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明确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及特征的重要性突显.采用偏离份额和竞争力指数法相结合,对7类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测评并对内部结构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辽宁有4个、吉林有2个、黑龙江有1个快速增长部门;辽宁有5个竞争优势部门,多于吉、黑2省;2)东北装备制造业中通用、专用、交通设备制造部门增长与竞争优势最显著;3)东北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特征为市场-技术、效益-结构、结构-创新;4)人才优势、技术创新和外商投资等影响因素作用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和聚类分析法,首先测算了泛长三角城市群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且进一步对Malmquist指数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2年泛长三角城市群的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降趋势;技术效率是有效率的,而技术进步指数拉低了TFP指数;"泛长三角"城市群内部服务业增长呈现两种类型特征,分别为效率型和规模型。  相似文献   

4.
以2010年港、深、沪股市7家体育产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研究了其运营效率和规模报酬,并对投入和产出要素进行了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分析,给出了不同投入、产出组合方案的相对效率。结果表明:李宁和安踏体育的规模效益不变,在不同投入、产出方案下,这两家公司经营效率始终为相对有效;西藏旅游和探路者的规模报酬也处在相对较优的状态,但投入要素利用率还不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体产业、青岛双星和信隆实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说明提高要素投入,可得到更大比例的产出。通过测定体育产业上市公司运营效率,有利于明确风险来源及其程度大小,从而为投资者规避风险和管理者监管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与农业和信息服务业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各行业之间合作协调发展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于2012年、2017年河南省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分别从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两个角度研究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来分析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与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关联效应,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分析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与农业、信息服务业的波及效应。经过调研,得出三个结论: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受农业的拉动和推动较小;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受信息服务业拉动和推动变化幅度不大;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拉力和推力最强。  相似文献   

6.
新疆旅游产业近年发展迅速,为了促进旅游产业有效发展,避免大量冗余投入现象发生,文章构建旅游业发展效率评价模型,搜集2008-2019年新疆的投入-产出数据,采用DEA的CCR模型和BCC模型对新疆旅游产业发展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十年新疆旅游产业的发展总体上来看是有效率的,同时进行了规模收益类型的划分和规模效率的计算,对非有效决策单元进行投影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两阶段DEA模型,并应用于中国26家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价.结果显示,新模型能够更好地评价银行的投入/产出结构,并指出改进的方向,且模型评价结果在不同规模收益假设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以北京市为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1)北京市2002-2012年制造业对交通运输的中间需求降低,对科研信息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升高;2)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40%以上集中在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各有侧重;3)制造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均较强但呈下降趋势,而生产性服务业主要表现为前向效应。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应继续完善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大力推动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积极推广科研技术生产性服务;持续提高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中间投入。  相似文献   

9.
利用PCA-DEA模型对中国2004—2012年30个省市区的生态效率进行综合测评.结果表明:1)2种模型得出中国总体生态效率综合平均值分别为0.760和0.581,相对效率较低;自2011年以来有显著提升,且规模效率逐渐向技术效率转变;2)省际生态效率差异明显,但有缩小的趋势;3)东部地区的生态效率最高,但内部差异也最大,整体上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有扩大趋势;4)省区"投入-产出"模式的划分,有助于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政策导向,逐步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和相关政策的推动,我国冰雪产业发展迅速,给滑雪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然而,我国滑雪装备产业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致使整个滑雪装备市场被海外品牌垄断。对我国滑雪装备市场面临的供给困境进行分析,并从供给侧视角探索原因:一是生产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二是工程类专业人才短缺,三是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四是信息共享不充分,五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认为,应从增加滑雪装备制造企业数量和规模、加强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提高滑雪装备产业的科技含量、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实施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创新升级。  相似文献   

11.
着眼于讨论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扎堆"行为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定量描述中国制造业部门的空间集聚程度,分析导致产业空间集聚部门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度最高的部门主要集中在纺织、水产品、机械设备、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其形成主要受到技术梯度、农业资源分布及出口贸易造成的技术、资源和需求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而前后向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的规模外部经济的影响作用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运用1998—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资本、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及企业个体、总体扭曲指数,分析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检验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本配置扭曲指数基本呈上升态势,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基本保持不变,总体企业扭曲指数略有上升;制造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其他工业行业,国有、集体企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比其他企业严重,东部地区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中西部;如企业能够有效消除要素配置扭曲,则工业企业总体TFP可提高25.56%,东、中、西部地区可分别提高27.34%、20.65%和27.21%,国有与集体企业的潜在TFP增长空间明显高于非公有制属性的企业;资本劳动比提高和规模扩大是企业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而出口密度、补贴密度、企业年龄、外资因素能够显著缓解企业要素配置扭曲程度。  相似文献   

13.
利用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选取动态的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和13个固定的制造业细分行业,并剔除进口因素的影响,分别计算各年度制造业使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和生产性服务业使用制造业的完全消耗系数。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完全消耗系数大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二者之间技术联系不断加强,已经进入了高度互动关联的阶段。应通过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在加快各自产业升级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工业结构优化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测度工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状态可作为评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绩效的依据.本文运用信息熵对长春市33个工业行业的高度化进行测评.结果显示, 长春市目前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为两大支柱, 以通信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食品制造业为主要支撑的工业行业体系.通过比较劳动生产率对长春市工业结构的合理化进行估算, 发现长春市的工业结构整体上趋于合理, 但是行业之间不均等现象仍然很严重.最后从提升优势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3个方面探讨长春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业链条长、影响广,对多个产业部门的投资、布局、升级都有深远的影响,房地产市场调整有利于这些产业部门要素成本结构和资本结构的合理化、过剩产能的消化和控制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业对金融业、租赁业等服务业部门和电气设备、金属加工、化工等制造业部门的关联效应最大.为了更好地发挥房地产市场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积极作用,要保障制造业用地,控制土地要素成本上涨,发挥技术进步在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执行更高建筑标准,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促进房地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及N指数等指标,对2003~2009年我国6大类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进行了测度,并就各类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体育用品制造业、球类制造业、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与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在某一(几)个地区的产业集聚度均较高,主要分布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及上海等省份,但整体上体育用品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集聚度仍非常低。近7年间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业、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业和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增幅明显,波动性较大,而体育用品制造业与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业的增幅较小,演变轨迹较为平缓,仅球类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度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趋势及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大国但离制造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以及我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不大的状况,提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等概念的定义;阐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所具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剖析国外企业"两业"联动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值得我国思考的10点启示;在分析我国制造业、物流业及"两业"联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两业"联动的6大趋势,归纳出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的7个问题并提出7项建议,指出从拥有走向控制应该成为"两业"联动共同的核心价值和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8.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以2002、2007年湖南省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根据《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编制了湖南省体育产业投入产出流量表,对湖南省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产业关联性、波及效果和动态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