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然而,大学英语教学在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必须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语言技能训练,必须改革和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文化因素的渗透,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然而,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在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就必须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机结合,注重加强语言技能训练;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课程设置,加强文化因素的渗透,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英语教学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完成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同时满足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要。而科学、有效的课程设置和设计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完备的课程设置和设计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实践技能的训练。我们教师只有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本着将单一的传统的输入模式更改为多元化模式,逐步研究和实践,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4.
丛悦  杨薇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1):102-103,112
高职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实现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尝试将传统的英语基础课逐步向视听说课程模式转型。课堂以听说训练为主,将任务法教学、情景剧教学、文化导入教学、角色扮演练习等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5.
英语导译员不仅要有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良好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还要有现场随机应变的跨文化交际技能。现阶段很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侧重导游英语知识的灌输,而缺乏对学生进行导译实战技能的传授。因此,《导游英语》课堂应突出实践性,即以培养能力为本,在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同时,还要传授给学生现场随机应变的跨文化导译技能。其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专业素质化教学、案例教学、课堂模拟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导译活动的示范与演练,传授给学生导游英语知识及带团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导译的实战技能。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重点及课堂教学关键环节之一,特别是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频繁的国际经济及文化交流,也对我国大学生的语言及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受目前师资条件、课程设置及广大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认识及态度方面的限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依旧微乎其微。因此,结合目前跨文化教学实际情况,改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及态度、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调整相关跨文化课程设置、引入合适的跨文化教学测评手段,已成为提升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商务英语听力课程的最大特点是英语听力技能和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结合,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学生跨文化商务知识的培养。任务型教学法将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式,符合高职高专英语课教学"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基于跨文化思辨能力提升的精读课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思辨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的短板,精读课程是英语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与培养跨文化思辨能力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改革精读课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比、善思、质疑等良好的跨文化思维习惯是实现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思辨能力双重提高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杜可君 《文教资料》2013,(10):188-189
本文从教学定位、内容和课程设置三方面对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进行了探讨。从定位来说,口译课程既是提高英语能力的有效手段,又是口译专业技能培训的入门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语言能力提高、知识拓展和技能训练三方面,应根据课程定位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在课程设置中,以技能为主线和以主题知识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可互为补充,同时语言能力提高要贯穿教学始终。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英语语言的学习效果容易受到跨文化沟通因素的影响。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会提高旅游英语的学习效果,进而增强其职业竞争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升自身跨文化素质,注意语言教学中的非语言沟通,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敏感度。  相似文献   

11.
杨恩华 《英语广场》2023,(14):67-71
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英语写作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尤其是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英语语言输出能力。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涉及过程式写作教学模式、语言应用技能、批判性思维模式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等内容,教师应将这四者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高等师范院校外语系的英语教学改革在培养基础教育高素质英语教师方面的责任和作用,并着重论述了在培养学生的外语教学观念、英语语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从教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热爱外语教育事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应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费建华 《英语辅导》2010,(1):101-102
知识、技能与交际能力贯穿于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之中,而这一过程处处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学,更是与文化密不可分。它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英语。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这就使得大学英语成为了文化交流的工具、沟通的桥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将文化与语言巧妙结合起来,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有效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内容之中的重中之重,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是帮助学生改进自我学习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需要开展跨文化教学方式,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不断加强,提高了大学英语写作处理常见问题的可行性,也让学生掌握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语言技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文学作品处理的意义和方法。文章认为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重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运用基本的文学分析手段对文本进行分析可以达到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言应用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认知能力的目的。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和特定教学目的,侧重对单词内涵、句式特点、跨文化知识及创造性思维及逻辑思维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英语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本文提出了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论述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本轮新课改在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时,首次把文化作为教学目标列入在内。“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英语教师应在听说读写语言技能训练中渗透文化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以及我们自己的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其跨…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课程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在教语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升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9.
苏雪梅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82-83,87
通过讨论英语教学的语言技能训练与思辨能力培养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指出整合学生语言技能训练与思辨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探索了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整合学生语言技能训练与思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语言课程,承担着沟通异域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功能。传统的外语工具论已经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对外语教学的需求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结合才是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本文探讨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提高英语语言技能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并应用这门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