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课堂上学习数学,认识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需要在生活中得以体现,其教学应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运用。在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中,强调学习与生活的衔接性,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能够融合,真正做到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与真实化。教师在其中担当的角色是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真正让英语能够走进学生的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以及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本色英语就是将英语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英语灵感,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英语课堂是如何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学习英语也不例外。《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联姻”,让英语走向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在学习英语中生活。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教学在初中阶段需要强化教学研究,突破非应试科目不受重视这样的弊端,强化信息技术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路径,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探索:一是从生活中寻找信息技术运用的案例,二是在生活中搜集整理素材用于信息教学,三是在生活中发挥信息技术运用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6.
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努力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让生活情境融入英语课堂,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走向社会,用英语交流。  相似文献   

7.
王春秀 《甘肃教育》2011,(16):86-8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强调作文教学要生活化。因而,教师在平常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作文,从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作文的强烈愿望,同时将习作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在习作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8.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英语教学与真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就现代英语教学而言,仅仅靠课堂上教授英语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采用日常英语多对话,环境生活英语化,作业设计生活化等策略,英语教学才会更生动有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说英语,真正实现英语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9.
积极开设第二课堂教学,实施英语角 活动,把学生带出校园,让其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开展对话,通 过校园广播播放英语节目等各种渠道,让学生随时感受英语音 乐的美好,增加英语的听力频率,真正让英语运用于生活当中。生活英语化,在生活中讲英语故事,举办英语话剧,让学生用英 语主持,让学生不远离英语,生活离不开英语,从而热爱英语。  相似文献   

10.
生活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语文老师要独具慧眼,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享受语文成为师生共同的向往,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
沈洁 《学子》2013,(11):28
语言源自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在学中用,用中学,语言才有自己的生命力。学习英语也不例外。但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学习时偏重于单词与句子,往往会忽略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再加上非母语环境,导致出现许多学生虽懂英语但羞于说英语的现象,即"哑巴英语",学生们会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英语教学生活化势在必行,我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活英语。那么如何让英语教学与生活有效链接呢?  相似文献   

13.
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而教育就是对经验的不断塑形.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把生活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提取数学的原型,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一、寻找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1.巧设生活情境,把数学还原到生活当中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离不开对生活情境的创设,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观看待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巧设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14.
《秋天在哪里》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个主题。结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生活,我设计了“秋天的发现”、“秋天的描述”、“秋天的对话”三个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学会用各种方式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学会在描述、赞美秋天的活动中感受秋天的美,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学会在观察、探究自然的活动中保护自然,从而让孩子们真正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相似文献   

15.
沈洁 《学子》2013,(9):28-28
语言源自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在学中用,用中学,语言才有自己的生命力。学习英语也不例外。但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学习时偏重于单词与句子,往往会忽略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再加上非母语环境,导致出现许多学生虽懂英语但羞于说英语的现象,即"哑巴英语",学生们会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英语教学生活化势在必行,我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活英语。那么如何让英语教学与生活有效链接呢?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它的最本质功能是在生活中进行交际的功能,因此,英语教学离不开生活实际,笔者从英语课堂导入生活化、情境设置生活化、语言操练生活化和课堂延伸到生活等四个方面谈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采取灵活有效的策略,让英语课堂"活"起来,使英语真正成为"活"的语言、在生活中用得上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王素丽 《教师》2012,(33):55-55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素养的高低体现在学生是否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是否会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新课改的理念要求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8.
一、设计说明1.话题:本单元的话题为“Let's eat”,这个话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围绕食物及饮料展开对话,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2.课题说明:本课题为U nit5PartA Let'sm ake,这是一个综合的课题,是在学生学完Let'stalk和Let's learn部分的一个实践环节,重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3.课时说明:本案例为一个课时的教学案例。4.学生情况说明:本案例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我校学生一年级开始学英语,到三年级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基础。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本课话题与生活联系密切,学生非常感兴趣,乐于参…  相似文献   

1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而我国现行的初中英语教育的现状是:教的方法根据考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将从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和"社会即学校"两个方面简要阐述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旨在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学习语言就是为了在生活中运用。英语,是一种活的语言,它是人们在生活中用来交流和表达的。它源自生活,又回归生活。英语这门学科实践性很强,小学阶段,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师教师更需要让英语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这样更利于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