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媒》2000,(3):10-11
1988年 1月1日,《中国报刊报》正式更名为《新闻出版报》. 1月4日,新闻出版署要求对内部报刊进行整顿. 1月13日,新闻出版署主持召开了《新闻法》起草小组成立会,《新闻法》起草工作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05,(10):44-44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为了整治化生活类报纸的价格秩序,在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的指导和督促下,云南省《春城晚报》、《都市时报》、《云南信息报》和《生活新报》4张强势报纸形成共识,于8月31日签订了《报纸发行自律协议》,自9月1日起,全省报纸价格将步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协议规定,年征订底价为120元,统一印制报刊征订收据,  相似文献   

3.
在河南新闻史上,《豫报》是创办较早的报刊之一。不过,《豫报》并不办在河南,而是河南旅居日本的留学生在东京创办的,由日本运到国内发行。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更加严重。国内各省一些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民生革命思想的爱国青年知识分子纷纷负笈东渡,到日本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当时,同盟会对河南籍留日学生十分重视。孙中山亲自接见了河南籍留日学生,并向他们进行了革命思想教育。在革命派的影响和帮助下,河南籍留日学生筹集资金,于一九○六年十二月办起了带有河南地方性的政治刊物《豫报》。《豫报》第一号上刊出的《豫报公启并简章》中说:“本报以改良风俗、开通民智,提倡地方自治,  相似文献   

4.
美国报刊三种万以仁一提起美国报刊业,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起《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知名度较高的报刊。但很少人提到创刊仅1互年的全国综合性报刊《今日美国报》等后起新秀。《今日美国报》自1982年9月15日第一份《今日美国报》出现在巴...  相似文献   

5.
10月30日下午,《中国报刊》报在全国记协礼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中央宣传部批准,从明年一月起,《中国报刊》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人民邮电报社共同主办,并改名为《中国报刊报》。《中国报刊》报前年10月创刊,两年来在宣传  相似文献   

6.
知识与趣味     
第一张儿童报:1920年在浙江绍兴出版的《中国儿童时报》。 第一张小报:1897年6月24日出版的《游戏报》。 第一张党的日报: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出版的《热血日报》。 第一张彩印报:1979年10月1日在北京创刊的《市场报》。 第一张为报刊出版发行作宣传的报纸:1983年在北京创刊的《中国报刊报》。 第一张工人报:1949年7月1日在上海创刊的  相似文献   

7.
3月《北京周报》创刊30周年 (1958年)3月15日《北京晚报》创刊30周年 (1958年)3月20日张季鸾诞生100周年(1888年)张季鸾是民国初期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评论家。1905年在日本担任《夏声》的主编。1910年在《民立报》工作。1913年创办《北京民立报》并主持评论。以后又先后担任《大共和日报》的编译和《民信日报》的总编辑。1916年应聘为上海《新闻报》驻北京记者。  相似文献   

8.
3月《北京周报》创刊30周年 (1958年) 3月15日《北京晚报》创刊30周年 (1958年) 3月20日张季鸾诞生100周年(1888年) 张季鸾是民国初期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评论家。1905年在日本担任《夏声》的主编。1910年在《民立报》工作。1913年创办《北京民立报》并主持评论。以后又先后担任《大共和日报》的编译和《民信日报》的总编辑。1916年应聘为上海《新闻报》驻北京记者。  相似文献   

9.
旧上海的小报数量众多,形形色色,拥有广泛的读者。对小报在近代上海报刊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秦绍德先生在《近代上海报刊史论》一书中说:“不了解小报,不能算是了解了近代上海报刊的全貌;不研究小报,也不能把握近代上海报刊发展的全部进程。”生前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的汤笔花先生(1897-1995),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曾主编《大常识》报,又与朱瘦竹、周世勋、卢继影、卢侬影合编《罗宾汉》报,还与姚吉光(生前也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合编《福尔摩斯》报。作为小报界的前辈,汤先生在旧上海小报“四大金刚”——《晶报》、《金刚钻》报、《福尔摩斯》报和《罗宾汉》报中起过不小的作用。1987年6月14日,笔者拜访汤笔花先生,倾听他回忆旧上海的小报,虽属一鳞半爪,但都是他的亲历、亲见、亲闻。笔者根据当时的采访记录加以整理,为历史爱好者和史学工作者提供一份史料。  相似文献   

10.
近日,庄浪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刘继涛将自已珍藏多年的 2份《庄浪报》无偿捐献给县档案馆,填补了县馆馆藏的空白,了却了一桩化“私”为“公”的美好心愿。  《庄浪报》系中共庄浪县委机关报,创刊于 1956年 5月 1日, 1957年 10月停刊, 1958年 7月 1日复刊, 12月并入《静宁报》,四开四版, 5日刊,铅印。该报是解放后第一份庄浪地方报刊。所收样报刊头题名各异,内容时代色彩浓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义举传真情 档案胜黄金@贾思刚  相似文献   

11.
现代日本华文报刊考察──改革开放后在日中国人发行的报纸段跃中前言1994年11月18日,日本新闻史上第一次“在日外国人生活信息报刊总编辑研讨会”在东京召开。研讨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一职由中国语报纸《留学生新闻》总编辑赵海成先生担任,会上,《留学生新闻》...  相似文献   

12.
安于小精于小———从本报几篇获奖新闻说开去《白龙江水电报》总编辑狄荣彬《白龙江水电报》从1986年1月1日复刊以来,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10年中,我们先后参加中国电力报刊协会、四川省记协、全国企业报协会组织的企业报好新闻评选14次。在这14次评选中...  相似文献   

13.
“在澳大利亚这样一个自由国度,大报开天窗是史无前例的。”——日本报刊的评论1980年11月8日,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世纪报》和《悉尼先驱晨报》准备刊载即将发行的《1968~1975年澳大利亚国防与外交政策》一书中的部分内容。凌晨1点10分,刊载有此书内容的《世纪报》已开印40分钟,编辑部突然接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电话,通知说联邦最高  相似文献   

14.
1897年10月26日《国闻报》在天津创刊,一个半月后,同年12月8日,国闻报馆又出版了旬刊《国闻汇编》。在《国闻报》问世时,全国维新派报刊已不少于20种,可是包括清朝统治中心京津地区在内的中国北方,却没有一家维新派的报刊。《国闻报》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该报创刊不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创办的《新莱茵报》是最辉煌的一章,它那用红色油墨印刷的最后一号。象一面呼啦啦飘扬的红旗,召唤着继往开来的一批又一批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新莱茵报》后的第五十六个年头,在东方的日本出现了又一张报纸的终刊号,同样是红色油墨印刷,与《新莱茵报》完全一样的告别辞:别了,但不是永别!他们消灭不了我们的精神,兄弟们!当钟声一响,生命复临,我们还要回到你们身边!《新莱茵报》的精神,在东方首先由日本的无产阶级报刊继承了下来,日本早期无产阶级报刊的活动也是亚洲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端,因而,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是新闻史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知识》2006,(2):F0003-F0003
1989年1月1日《西安晚报》在西北地区首家实现自办发行。2000年8月西安报业报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在原西安晚报报刊发行部基础上改制成立。公司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及其子报《现代保健报》等报刊在西安市城区的发行为主业,同时代理其它多种报刊在西安市内的发行工作。网络在西安市区现有发行站42个,员工一千五百余人。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21日,根据群众举报,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和市出版物执法大队联合出击,在上清寺汇源大厦23楼E座查获《重庆房地产报》、《社区导报》、《社区服务信息》三种非法报纸1000余份。这些非法报纸未经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擅自出版发行并刊登广告,严重干扰了报纸出版秩序,社会影响极坏。  相似文献   

18.
6月22日,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邀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商界》杂志社、《电脑报》杂志社、《课堂内外》杂志社、《影视艺苑》杂志社的负责同志参加"《健康人报》专题研讨会",听取他们对搞好《健康人报》的意见,拟充分借用"外脑"拓展办报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军事记者》2007,(2):47-47
第一张儿童报:1920年在浙江绍兴出版的《中国时报》。第一张小报: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出版的《热血日报》。第一张为报刊发行宣传的报纸:1983年在北京创刊的《中国报刊报》。第一张工人报:1949年7月在上海创刊的《劳动报》。  相似文献   

20.
《大江报》的前身为《大江白话报》,1911年1月3日创刊于汉口,是湖北革命团体创办的第二个机关报。湖北革命团体的第一个机关报是创刊于1909年10月8日的《商务报》。《大江报》与《商务报》可谓一脉相承,代表的同为革命团体,《大江报》报人也几乎是《商务报》的原班人马,承袭了《商务报》的报刊主旨及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