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服装专业主干课之一,它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教学的思想上、方法上、技巧上打破教学常规,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提高对知识的领悟与应用能力上,以适应服装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正>服装专业课程建设,是在服装专业教学模式上,紧紧围绕中职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以培养岗位能力为着眼点,以实用性为特征构建课程体系。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反映前沿的岗位技术,保证与生产实践的零距离。2006年,我校与东渡服装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定向输送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整合或增设了与服装车位工考核内容相适应的实用课程,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主要在校内服装车间进行。服装专业教学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  相似文献   

3.
高职学生服装消费文化是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的服装消费观念、服装消费心理、服装消费审美、服装消费行为均有其特点。总体来看,高职学生服装消费文化是良好的、健康向上的,但是也部分存在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名牌消费等问题。塑造和强化高职学生良好的消费文化意识、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强化人文素养熏陶以提升高职学生审美情趣是加强高职学生服装消费文化教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服装制作工艺是一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服装教学中必不缺少的一环。其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在掌握服装工艺理论的基础上,熟练服装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职业学校的服装工艺教学更是显得尤其重要。"师傅带徒弟"式的传统意义上的服装工艺教学模式,以教师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制作技能的提高受到很大的局限。经过几年的服装工艺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工艺制作技能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历届服装技能大赛服装CAD制版项目回顾,对项目中出现失误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针对原因,在教学上进行实践研究,以提高学生在服装CAD制版项目的技能。  相似文献   

6.
正服装工艺课是培养服装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学科。它以实习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它对培养学生成为服装制作领域内一线高素质劳动者起着重要作用。服装工艺课的教学形式不同于其他学科,要使学生听之有理、看之有趣、行之有序、用之有据,教师不但要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还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实施项目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而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7.
高职服装专业整体职业能力课程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服装结构设计能力为主线,以典型服装为载体,以设计成果为抓手,构建基于整体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在该课程体系中,一年级重点完成基本款型上下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二年级重点完成春夏、秋冬女装下装结构设计与制作课程,第五、第六学期安排学生在校内和校外顶岗实习.  相似文献   

8.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以及现代企业用人制度的变革,积极建构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职业素养为内涵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服装专业建设重要课题。在服装专业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技能的提高,又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服装产业的高素质人才需要。  相似文献   

9.
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的人才培养一直面临两个问题:专科与专升本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的衔接问题、专升本人才与本科人才培养特色的区分问题。本文以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以本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为参照,进行专升本的课程体系建设探索,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校服装专业人才教育方法及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振江 《文教资料》2006,(19):32-33
服装教育是服装产业发展的基础,学生毕业后出现的种种问题是值得我们每位服装专业教师深思的问题。在高校服装专业人才教育中,我们以市场为基础,以专业理论研究与市场技术相结合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服装教育方法创新、师资和教学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重要因素,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建立既完善又灵活的教育体系。我们参与到市场中去,了解市场、探索设计教学与市场的切合点,为服装教学积累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为我国服装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人才强国战略,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专业实践技能。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适应专业人才培养新形势,是本课程教学的核心问题。文章结合《化工传递过程原理》课程特点和本校人才培养状况,浅谈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2.
高师"政治课教学论"(简称"教学论")课程在师范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育学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是"教学论"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征。高师"教学论"教学中,通过构建技能训练框架、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分项累加记载成绩三个环节,可以形成师生间职业技能训练的互动机制,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能力本位的“导游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游基础”课程是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知识、培养旅游服务基本技能的必修课程。“导游基础”课程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导游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摒弃传统的知识本位的教学思想,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以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明确课程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优化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创新教学过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动态性。针对《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以及编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贸易实务"是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如何突出高职特色,进行教学改革一直是个难点。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针对该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试图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重塑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以期培养适合于市场需要的合格外贸人才。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了弹性力学课程的特点和定位,指出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适合机械类研究生的教学目标,从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课外知识训练、考评方式和问题反馈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有助于调动研究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弹性力学建模、分析能力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7.
教学技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比较稳定而系统的专业技能。教学技能的培养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来实现。通过理论探讨,设计出英语教学技能立体化培养教学实践体系,并建构"专业课堂+第二课堂+职业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的立体模式,且通过专业课程中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实践探索研究,验证其可行性、操作性、实效性和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两个毕业班学生在综合英语课堂上进行了一学期的"职业周"教学改革,研究表明,"职业周"活动有助于学生师范专业技能的提高,教师职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电工基础》是中等专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有很强的理论性、技术性和应用性,不仅为后继的电类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应为这些课程打下必要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基础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利用建立电路模型的分析方法,运用数学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性教学中注重理论指导,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提高《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兴趣,尝试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