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师角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型教师转到“激趣、启思、导疑”型教师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以客观主义为基础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事物及其意义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 ,意义是由事物本身决定的 ,知识是对事物的表征 ,是对事物惟一正确的、真实的解释。个体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 ,就等于掌握了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 ,从而具有了支配世界的力量。所以 ,教学就是要把外在的、客观的知识转移到学生身上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加之传统的教育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 ,更加强化了教师的这种“传…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依据教学规律,结合中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运用"激趣、启思、导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和独立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内在潜能,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语文教师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树立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本文针对激趣法简单谈谈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课堂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最重要的一种手段,导入解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本文抓住导情、导疑、导趣这三个特点,简述了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4.
"激趣、启思、导疑"的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采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式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6.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是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这里仅就"激趣"环节作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将发生重要的转变,即课堂教学模式将由"单一讲授灌输形"转向"多媒体应用引领形";教学资源将由"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转向"以课本为主、各种教育资源"并用;老师角色要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到"激趣、启思、导疑"上来;课堂教学方式也由"以教为主、知识传授、理解记忆"变为"以学为主、交流探究、情感体验"等 .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化学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老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式教学,老师教学生什么.学生就必须会什么,无须考虑为什么,因为中考就考这些内容。其实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而且学生对化学课也就逐渐失去了必趣。我们教学生不是为了几个分数,而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而要做到“激趣、启思、导疑”,必须在化学教学中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何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研究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