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T生死时速     
遇到医疗事故您会先拨120还是先打9997有调查显示,在北京有23%的人会选择同时拨打两个电话,“谁快我找谁!”两个急救号码背后所比拼的是两套急救系统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怎么也没想到会牵扯到徐大圣的相亲事件中。曾有熟悉他的姑娘做过“真心话大冒险”: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两个男人,徐大圣和S君,你会如何选择?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先杀了他俩,再自杀。  相似文献   

3.
记者采访有时遭到拒绝,本不算新闻,但受众由前些年对被拒的记者给予同情,对拒绝采访者表示不满乃至谴责,变为近几年对被拒的记者多有微词,对大多数拒绝采访者表示同情甚至给予赞赏,这可以算得上新闻了。新闻从业人员很有必要对此予以反思。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变化?先看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4.
□要闻 全 省 档 案 工 作 暨 表 彰 先 进 会 议 在 南 京 召 开 /1-封 二 、三 2003 年 江 苏 档 案 工 作 十 件 大 事 /1-1 学 习 先 进 开 拓 创 新 服 务 大 局 争 作 贡 献 — — 全 省 档 案 工 作 暨 表 彰 先 进 会 议 —隆 重 召 开 /1-4 努 力 把 档 案 事 业 建 设 好 发 展 好 — — 省 委 常 委 、 常 务 副 省 长 蒋 定 之 同 志 在 全 —省 档 案 工 作 暨 表 彰 先 进 会 议 上 的 讲 话 /1-6 定 位“ 两 个 率 先 ”…  相似文献   

5.
幽默     
《大观周刊》2010,(40):56-56
他她篇 娶妻 三个人结拜兄弟,发誓两年后要各自娶回个漂亮的老婆来。 两年后,甲领着老婆从日本先回来心想:“不能让他们先看见。”就把老婆藏到一破庙里。 不一会,乙一个人也回来了,甲问乙:“你去哪了,有老婆了吗?”  相似文献   

6.
先来看两个新闻标题<这受害者你是否眼熟?>、<女尸"晨练"吓坏大爷>,你会有什么感想?新闻的初衷大概是想协助警方辨认尸体,以便快速破案的(姑且这样认为).但是看了新闻的标题,是不是有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受害者是否眼熟","女尸‘晨练'吓坏大爷"这本身就带一种调侃的口吻,死人总是令人悲伤的事,要是让死者的亲属看到,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即使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也有些过分.  相似文献   

7.
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是秤砣并不一致.也不固定.随着心理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  相似文献   

8.
10月6日,铜川市开发行会。会前,市委副书记常浩智来看望我们。听说我们带的有《新闻知识》,当下就要了两期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会议开始后,有关部门的领导相继介绍了他们发行党报党刊的经验。到常书记讲话时,他先肯定了这些经验,然后举起手里的《新闻知识》说:“陕西日报社还办了个杂志,叫  相似文献   

9.
每年夏秋,都会有很多"新人"进入新闻界。他们中的大部分会接受单位提供的或长或短的入职培训。对"新人"来说,这些培训往往成为他们今后若干年乃至一生事业的起点;对新闻单位来说,这也是一个薪火相传的好机会。在国外,不同的新闻单位也有各自不同的入职培训。《金融时报》会先把新人送到地方性报纸进行为期两到三个月的基础技能培训,接着用两周时间系统讲解经济知识,最后安排他们和资深记者一起工作。《华尔街日报》则信奉实践的力量,它没有集中培训的项目,但有老编辑、老记者"手  相似文献   

10.
新年到了,搬一些有关编目员的幽默,不知道是不是编目员的自嘲。一、灯泡笑话最早在顾D博士个人主页上看到,下面是针对编目员的:●拧下一个灯泡要多少编目员?只要一个,但他必须先看看国会图书馆是怎么做的。●换个电灯泡要多少编目员?如果在英美编目条例中有规定的话,只要一个。二、谢拉的两个编目法则谢拉发表于1977年:●没有编目员会认可任何其他编目员的工作。●没有编目员会认可自己六个月前的工作。三、编目员复仇编目当然有烦的时候,怎么办?拿杜威出气!点击这里(http://www.bibliozine.com/lighterside/index.shtml)的杜威照的任意部…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有多年临床经验、每天都致力于急诊工作的执业医师,笔者和所有的医务界同仁一样,恨不能即刻奔赴灾区。笔者从电视上看到现场急救画面时,心情却不免沉重了起来:两个救援人员将伤员一个抱着头部和上身,一个抱腿,伤员腰部却被折叠着垂向地面。这严重违反了搬运伤员的保护性救援原则。如伤员脊柱已受伤,  相似文献   

12.
正明清与春秋时的中国人:两个不同的物种记得读过一个日本人写的帖子。他说,我们尊敬古代的中国人,不尊敬后来的中国人。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很不一样。这话听起来刺耳,但从头到尾细读中国史,你会发现此话有点道理。春秋时的中国人,生机勃发,品格清澈。汉唐时的中国人,雍容大气,自信心很强。及至明清,一个个却是那么麻木、懦弱,缺乏创造力。明清时的中国人和春秋时的中国人相比,简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如果你不信,我随手举几个例子。先说尚武精神。春秋时代,贵族个个下马能文上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清楚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有什么区别。做个简单的比喻,防火墙好比在家门口装了个摄像头,在有人进入大门时,会先扫描他的模样,核对没问题才让进;杀毒软件是定期把家里的人检查一下,揪出搞破坏的非法进入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2008年7月15日22点05分,河北石家庄藁城市120急救站接到急救电话,值班急救医生刘云江、护士王丽、司机闫志国3人,像往常一样赶往抢救现场.然而,20分钟后从现场回来,藁城市120急救站值班人员惊讶地发现,从救护车驾驶位置下来的并不是司机闫志国,而是一名陌生的黑衣男子.救护车上也不见医生刘云江,只有衣衫不整的护士王丽,还有两个女病人和陪同的一男两女.王丽护士服上衣右边袖子几乎被扯掉了,裤子上的腰带也被抽掉.  相似文献   

15.
对于初学写作电视剧本的作者,动笔之前是先有了故事动笔好,还是先有了人物再动笔? 深信,这个问题肯定会撞入脑海。“剧作法”之类的书籍说来说去总不敢明确地告诉读者。因为事实上两者都可以走得通。先有了故事去写作的作家不少,先有了人物写出名作的例子也颇多。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难以一言而尽。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地说:对有些初学写作电视剧本的作者,还是先有故事为好。  相似文献   

16.
杂志上与下     
热闹.两个字足以形容近期的杂志圈. 先是胡舒立率大部人马出走,震惊传媒圈.有说因理念之争,有说因利益之争,真相如何,双方都闭嘴不言.  相似文献   

17.
先看两个案例:案例一:7月中旬,连续几天,河南杞县的百姓纷纷携家带口,逃离家乡.原来他们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杞县利民辐照厂钴60辐射源泄漏了! 恐慌的产生,无疑与事故发生后政府部门的失语有关.真话听不到,谣言当然会四处传播了.  相似文献   

18.
开始正题之前,先让我们来看发表在7月29日《参考消息》头版头条的新闻,其标题是:《未来世界的两个形式》;作者:闻名世界的华人评论家梁厚甫。文中指出:未来世界将会出现下面两个形式中的一个:(A)德苏中日——美,(B)美中日——苏德法。作者认为,无论出现哪一种形式都将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反之,美国将失去领导  相似文献   

19.
今年7月,河南媒体两名记者从新闻幕后走到前台,在全国各媒体上着实火了一把:一位是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女记者曹爱文。7月10日,郑州一名女童在黄河溺水被打捞上岸,在120急救人员尚未赶到,现场其他人缺乏急救知识的情况下,曹爱文中止采访开始对溺水儿童实施急救。虽然最终并没能救活孩子,但事情被媒体报道后,社会反响强烈。另一位是《河南商报》记者白润岱,在自残重伤的杀人嫌犯郭宝尚住院救治而缺乏医疗费用的情况下,为其送去2000元医疗费。两起新闻见诸媒体后,在赢得叫好声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质疑媒体与记者作秀者有之,认为记者越位…  相似文献   

20.
正演讲之初,我想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内容是这样: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回答:"我正在砌砖",第二个工人回答:"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故事的最后结果大家肯定可想而知,前两个工人还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为伟大的建筑师。人们往往会通过这个故事,讽刺前两种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所以一无所成,而赞美第三种人理想远大,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