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俊霞 《生物学教学》2005,30(11):51-52
实际研究中,不可能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如何测定某物种的种群密度呢?常用的是取样调查法,即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估计整个种群的密度。要测定某地的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调查法是标志重捕法。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17,(24):57-59
在准确分析教材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分为情境导入,引出课题、模拟实验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模拟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和动手实践,提升能力4个环节,其中模拟实验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学设计中的两项创新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在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都需要测定种群的密度。高中生物教材介绍了如何运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一、动物——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  相似文献   

4.
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样方法是指在若干样方中计数全部个体,然后将其平均数推广,来估计种群总体数量的方法。样方法包括点状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以下简单介绍了样方法在调查种群密度时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制可重复使用的学具组件,在实地调查前进行模拟调查,提前解决样方法调查的取样、计数、记录等难点;克服了现行模拟调查方法耗时、不稳定、误差大等不足。  相似文献   

6.
以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为调查对象,开展“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野外实践教学,结合区域地形条件、植被条件、完成取样计数的时间等分析实验开展的难度和可行性,以期对教材实验进行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7.
刘根生 《生物学教学》2006,31(12):51-51
生物学中有很多研究对象直接来进行实验,是非常困难或不可能的,因而模拟实验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稳态环境》(必修)第4章:“种群和群落”中,有关调查、测定、计算动物群密度的最常用方法之一是标志重捕捉法。笔者认为,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应当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来体会和运用,为了避免将方法论当对作知识来讲授,也可以通过模拟实践活动,让学生去领悟有关科学方法,并且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精神,因此本文介绍一则模拟标志重捕法实验。1材料用具绿豆一包,红豆50粒,大、小烧杯各一只。2实验原理使…  相似文献   

8.
魏伟 《生物学教学》2012,37(6):33-35
本节课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以"某村庄农田鼠害的调查"这一情境设计教学,关注学生知识的自主生成与建构,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9.
标记重捕法就是在一个有比较明显界限的区域内,捕捉一定数量的动物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到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期,待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重新充分混合后,再重新进行捕捉,根据重新捕捉的个体中标记个体的比例,估计该区域的种群总数,从而计算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标记重捕法的前提是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一、对模拟实验的思考1.教材实验。在现行的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  相似文献   

10.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中,有一些地方经过修订改正了,但经过教学发现有些知识点仍然有不妥之处,本文谨慎指出并提出修改建议,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1.
种群与群落     
<正>例1图5中甲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图5A.甲图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一个营养级B.调查甲图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如乙图中的曲线XD.若乙图中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c点对应的是丙图中的t_1时刻,此时丙的出生率等于死  相似文献   

12.
种群密度调查是指对被调查的种群数量进行统计,本文从实践出发,针对这些方法从定义、适用范围、方法步骤、如何计算、注意事项等方面予以类型辨析。  相似文献   

13.
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较难在常规教学中直接展示,学生也很少有动手实践的机会。笔者指导生物创客小组设计制作纸雀-方箱模型,模拟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实验过程,并尝试在课堂上用该模型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根据创设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具体情景,首次通过"三维模拟实验",引导学生通过标志重捕法,自行绘制J型曲线、S型曲线并结合创设情景及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各模型的条件、增长特点,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高中生物学“种群的特征”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习构建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基础,现尝试利用围棋模拟的教学策略开展“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中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在新旧教材中均有,算是老面孔,有的教师可能已教过十来次了。几次教材更新,虽有本节内容的更改,但基本的框架知识始终没变。如果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提问的话,还是会有一些问题让教师感到底气不足。下面粗略收集汇总之,以供同行参考。1种群是一群种吗  相似文献   

17.
一、“用教材教”要避免粗略对待教材有一些教师打着“用教材教”的旗号,常常假借“教学创新”之名,粗略地对待教材。他们在没有细致解读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随意变换、增删教学内容,增加活动环节,使课堂教学如天马行空,不接地气。以课题为“种群的特征”的“同课异构”活动为例,某教师在学生完成“模拟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标记重捕法”(详见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材第54页)后,让各组派1名代表将操作过程中获得的有关数据填在黑板上的表格内(见下表)。  相似文献   

18.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那些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但是,多数情况下逐个计数非常困难,研究者常常通过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来估算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19.
种群密度调查是新教材出现的重要探究实验,侧重于应用,在高考试题中常从设计表格、分析表格、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考查。教材中所涉及的种群密度调查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类,它们的区别如下表。  相似文献   

20.
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调查”微课制作为例,尝试使课堂教学新颖化、情境化、游戏化,探讨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如何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如何借助微课平台展示精彩,使微课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