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2 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 ,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 2 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要求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心理素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由此可见 ,心理健康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 ,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近年来 ,许多学者进行了大最的随机抽样…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面对这样的要求,素质教育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这就是素质教育的精髓,它包含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内容,德育教育就是其中之一。面对新的时代,新的要求,传统的的德育教育模式必须进行改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与时俱进是其理论精髓。坚信与时俱进要求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善于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与时俱进要求我们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4.
在实现教育现代化视角下,德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国际形势,要善于分析影响人们的思想变化,要善于多角度分析当代中学生的新特点,要敢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不断探索德育育人实践中的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立德树人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基础教育如何抓住德育这个核心,做到“以德治教,以德治校”,这是能否实现科教兴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问题。鉴于此,我们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都必须根据社会转型期的特点,改革创新,探索德育新路,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国际间的交往、竞争和合作日益加强,各种思想会从不同渠道渗透到我们国内来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因此,我们首先要正视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期所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弄清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分析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涉及到的许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重新审视我们过去的工作,改革德育课程,改革传统的德育方法,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提高德  相似文献   

6.
“以德治国”对于学校而言,就是要“以德治校”。“以德治校”就是要“以德育人”,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主体性作为德育核心,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为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努力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就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刘向把“德”当作“国之宝”,对德育非常重视。认为修德首先要戒除“利”欲,因为“利”足以败“德”。除了在精神上戒除利欲,还要在生活中以礼乐进行教化,礼乐是德育的有效途径。德育的最终目的是治国安邦。刘向的德育思想既继承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又有所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思想文化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当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经济文化的全球化的新形势给高等学校学生思想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探索高等学校学生思想工作的有效实践途径,我们认为以人为本、以德为  相似文献   

10.
“以德治校”是贯彻“以德治国”思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德治校”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要突出师德建设,要构建网络德育的新体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对高校德育定位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及教育问题,高校德育是不可忽视的领地,而高校德育如何定位,又是回应时代挑战的一个基本认识和基本理论问题。 一、德育在教育中的定位 过去有些人认为“德”与“智”是对立的、矛盾的,倾向“德”高于“智”的呼声较高。现在又有另一种倾向:“德”是空的,“智”是实的,“智”是高于“德”的。因此,要做好德育工作,需要从根本上正确地认识德育在教育中的位置。 商品经济曾给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德育以极大震动,市场经济理论的明确提出再次把这种表层的震动引入深层的思考。当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两种认识干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内容与人类及大自然关系密切,是素质教育的好素材。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切实使生物教学变得真实生动、五彩缤纷,其中,开放性教学是必由之路。那么生物教学的开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  一、思想开放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下,出现了重智轻德、重主导轻主体、重考试分数轻创造“火花”、重整体统一轻个性特长的封闭教学思想。开放性教学的前提是教师的思想要开放,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主要…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生物教学以它与大自然的密切联系这一独有特点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实施开放性教学是生物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生物教学的开放性表现哪些方面呢 ?  一、思想开放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出现了重智轻德、重主导轻主体、重考试分数轻创造“火花”、重整体统一轻个性特长的封闭教学思想。开放性教学的前提是教师的思想要开放,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灵活运用邓小平有关改革开放理论,深刻…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为此,《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努力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就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的多元化和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复杂化。在新的变化,新的挑战面前,德育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为此,我们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拓宽思路,探索德育新路,使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既是对现代德育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也是对现代德育教育目标和核心思想最简洁的表述。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生物教学以它与大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一独有特点成为素质教育的最好途径。改革旧有的教学模式 ,切实使生物教学变得真实生动、五彩缤纷 ,其中 ,开放性教学是生物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生物教学的开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 思想开放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 ,出现了重智轻德、重主导轻主体、重考试分数轻创造“火花”、重整体统一轻个性特长的封闭教学思想。开放性教学的前提是教师的思想要开放 ,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 ,要以人为…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具有独特的育人功效,传统文化以德为思想内涵,立足于修身养性,为当代德育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回归民族优秀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精髄为当代德育提供了借鉴与适切路径: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拓宽德育多元化径向;将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树立人本化价值取向;开展社会实践体验,回归德育现实世界指向;拓展网络空间,促进德育与时俱进现代走向。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竞争激烈的世纪。人们热切期盼着创新教育能使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以适应新世纪的挑战。为此 ,我们向自然学科的老师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要鼓励儿童敢于向老师提问题。没有疑问 ,就没有新见解。以书本为“经典” ,以老师的说教为“准绳” ,也就无需创新。不会提出疑点 ,说明缺乏积极思维 ;没有用心去分析、比较、综合与归纳所遇到的事物 ,说明缺乏想象力和判断力。所以 ,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向老师提问题 ,特别是提不同见解。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 ,这就是创造意识萌发的标志。而现在更多见到的是 ,…  相似文献   

20.
道德培育,无论是对学校还是社会,在当今这个多元思想充斥着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有必要明确什么是“德”。我认为“德”是人心里所存的善。可以把人的“德”概括为九个字:“勤”“知”、“恩”、“善”、“温”、“忍”“和”、“节”和“爱”。而用心理健康的视角看待“德”,不难发现心理健康的人情绪良好、有责任感、积极向上、善于理解帮助他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