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明  中健 《收藏》2010,(11):182-182
“御窑千秋”9件皇家珍瓷包括:北宋影青瓜棱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明永乐青花龙唐草纹天球瓶、明成化斗彩海水天马纹天字罐、明万历五彩百鹿罐、清康熙青花指日高升图观音瓶、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清乾隆粉彩蓝地开光山水转心瓶,它们不仅是当朝最优秀的官窑代表作,还都是曾经的帝王至爱,工艺之全、器型之全、装饰手法之全跨越了景德镇千年官窑历史!  相似文献   

2.
顾明  中健 《收藏》2010,(10):191-191
“御窑千秋”九件皇家珍瓷包括:北宋影青瓜棱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明永乐青花龙唐草纹天球瓶、明成化斗彩海水天马纹天字罐、明万历五彩百鹿罐、清康熙青花指日高升图观音瓶、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清乾隆粉彩蓝地开光山水转心瓶,它们不仅是当朝最优秀的官窑代表作,还都是曾经的帝王至爱,工艺之全、器型之全、装饰手法之全跨越了景德镇千年官窑历史!  相似文献   

3.
顾明  中健 《收藏》2010,(9):177-177
“御窑千秋”九件皇家珍瓷包括:北宋影青瓜棱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明永乐青花龙唐草纹天球瓶、明成化斗彩海水天马纹天字罐、明万历五彩百鹿罐、清康熙青花指日高升图观音瓶、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清乾隆粉彩蓝地开光山水转心瓶,它们不仅是当朝最优秀的官窑代表作,  相似文献   

4.
吕成龙 《收藏界》2013,(2):36-41
雍正时期,雍正皇帝对珐琅彩瓷器的烧造给予了更多关心,并提出颇为严格的要求。雍正元年(1723年),随着宫廷造办处人员的扩充,以及在雍正帝最信赖的怡亲王(雍正帝的十三弟允祥)的主持下,珐琅彩瓷器的制作在造办处珐琅作积极展开。但从清代档案记载看,  相似文献   

5.
《收藏界》2008,(2)
清雍正四棱扁瓜形双耳开光花鸟纹瓷胎画珐琅瓶瓷胎画珐琅乃康熙朝晚期烧制成功,雍正朝在承袭康熙朝基础上,技法更加纯熟,画工更加精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传世的雍正朝瓷胎画珐琅,均无大器,此件雍正朝瓷胎画珐琅竟高达45厘米,可  相似文献   

6.
顾思  中健 《收藏》2010,(7):186-187
【藏品介绍】 为隆重迎接中国第五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在景德镇市文物局、中国官窑研究会组织下,以黄云鹏大师为首,张浦生、叶宏明等十余位古陶瓷专家倾心研制,“中国景德镇历代官窑珍品大全·御窑千秋”九件国宝瓷:北宋影青瓜棱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明永乐青花龙唐草纹天球瓶、明成化斗彩海水天马纹天字罐、明万历五彩百鹿罐、清康熙青花指日高升图观音瓶、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清乾隆粉彩蓝地开光山水转心瓶于201O年6月12日复烧点火.  相似文献   

7.
《收藏界》2010,(5):131-131
清代珐琅彩瓷器,又称瓷胎画珐琅,是清代宫闱专用瓷。据《清档》记载,珐琅彩器是在瓷胎上以珐琅彩料绘饰图案的瓷器。珐琅彩是康熙朝在铜胎珐琅彩的基础上创新发明的,由于康熙帝的特别喜欢和提倡,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的督办、瓷匠、珐琅匠人经过传教士的指导,反复试验,终于获得在瓷胎上画珐琅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双联瓶     
双联瓶的器型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双联壶,由两个瓶的腹部粘连或自口至底通体相连,又称联体瓶、双鱼瓶或合欢瓶、珠联瓶。陶质双联瓶见于唐三彩,瓷质双联瓶最早见于隋代。清乾隆时期特别流行,景德镇窑生产的双联瓶有青花、粉彩、珐琅彩、单色釉等品种,通常装饰喜庆、吉祥图案。  相似文献   

9.
许向英  江用虎 《收藏》2009,(6):75-75
琮式瓷瓶始见于宋代,明清时期多有烧造。清代乾隆以后,琮式瓶作为传统器型,器身装饰演变为多种形式。1981年春,文物部门在安徽省怀宁县进行文物普查时,于该县村民家发现了一件底书红彩“乾隆御制”款的白釉刻瓷粉彩琮式瓶。  相似文献   

10.
胡焕英 《收藏界》2012,(8):63-67
红绿彩瓷是在高温白釉或白地黑花瓷烧成后,在白釉上用红、绿、黄等彩勾画出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因此也常称为"宋加彩"或"金加彩"。红绿彩瓷主要有两大类产品:一是日常用品,如碗、盘、杯、瓶、罐、枕等器  相似文献   

11.
吕成龙 《收藏界》2013,(3):58-60
乾降时期的珐琅彩瓷器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的艺术水准总的来说要逊于雍正时期。从档案记载来看,这或许与造办处珐琅作内人员更替和缺乏有关。另外,与雍正、乾隆两朝皇帝审美趣味的差别也有密切关系。据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元年三月十五日,首领吴书来说:乾清宫总管苏培盛等交小太监四名,何德禄、王成祥、杨加福、魏喜。传旨:着给珐琅处学烧珐琅。钦此。""乾隆元年四月十四日,催总默尔参峨为画珐琅人不足用,另欲将画珐琅  相似文献   

12.
珐琅彩瓷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与由法国传入的画珐琅技法相融合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彩瓷品种。 珐琅是一种较软的玻璃料,用这种彩料在烧好的  相似文献   

13.
西安地区发现的红绿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华 《收藏界》2011,(10):56-57
红绿彩器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红、绿、黄彩等彩绘并以黑彩勾绘,再入窑低温烧制,即釉上彩绘。红绿彩曾被称为“宋加彩”.因是以红彩为主的彩绘,日本也称之为“赤绘”。西安地区于1982年在钟楼附近基建工程中发现三件红绿彩瓷器,均为玩具类的童子,分别为:白釉红绿彩瓷童子俑(图1)  相似文献   

14.
藏鉴有约     
《收藏界》2013,(10):133-133
矾红描金珐琅彩博古纹盘直径35.5厘米,底20.5厘米,高4.5厘米。盘沿矾红一周上描金绘涡纹、花朵纹。盘心用蓝色珐琅彩绘一大树叶,内绘博古、花卉纹,盘沿一周绘花卉纹,整体纹饰均用金彩装饰,显得富丽堂皇。釉面光润,胎质洁白、细腻,纹饰绘法精细。时代为清雍正、乾隆。  相似文献   

15.
张晓燕 《收藏》2009,(1):66-67
四系瓶是磁州窑器物中极富特色的一类,造型古朴挺拔,系部变化多端,颇具北方粗犷、豪放之气韵。四系瓶的基本特征为:器物上半部施白釉,下半部施黑釉或褐釉,有的在白釉部分进行绘画或书写,装饰效果突出,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2,(17):186
无以伦比创制当代生肖瓷王采用珍贵的珐琅彩精心描绘,以"勾、画、皴、染"突出精妙细腻的表现力,构图巧妙融合生肖形态,动静相宜,惟妙惟肖。器型之冠囊括十二大瓷中经典将十二生肖与历代十二大经典瓶型相融,既有整体感,又富有变化。十二款陶瓷史经典瓶型,尽展时代审美变化,诉说中国陶瓷鉴赏史变迁。生肖收藏艺术市场的常青树珐琅彩瓷在当今拍卖中屡创新高;生肖收藏在市场中,具有上手快、系列清晰等众多优势,该作由于兼具珐琅彩瓷与生肖收藏市场之长,颇具增值潜力。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2,(15):181
无以伦比创制当代生肖瓷王采用珍贵的珐琅彩精心描绘,以"勾、丽、皴、染"突出精妙细腻的表现力,构图巧妙融合生肖形态,动静相宜,惟妙惟肖。器型之冠囊括十二大瓷中经典将十二生肖与历代十二大经典瓶型榴融,既有整体感,又富有变化。十二款陶瓷史经典瓶型。尽展时代审美变化,诉说中国陶瓷鉴赏史变迁。生肖收藏艺术市场的常青树珐琅彩瓷在当今拍卖中屡创新高;生肖收藏在市场中,具有上手快、系列清晰等众多优势,该作由于兼具珐琅彩瓷与生肖收城市场之长,颇具增值潜力。  相似文献   

18.
正《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以下简称《清档》)有这样一则记档,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月十五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日司库常保,首领萨木哈来说宫殿监副侍李英传旨:着烧造瓷器处,嗣后宝月瓶不必烧造,钦此"。宝月瓶,也作抱月瓶。曾有学者用这条记档论证雍正个人不喜抱月瓶造型,笔者认为,仅用一条记档佐证雍正对此类器型的喜好与否,稍显偏颇。从存世的各类雍正抱月瓶来看,雍正或许不仅不讨厌这类器型,反而是喜欢的。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1,(10)
清乾隆洋彩瑞芝洋花蝉纹樽是在故宫内烧制而成的珐琅彩瓷器。珐琅彩瓷器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为釉上彩之冠,产量极少,仅见于清代康、雍、乾三朝,至今存世瓷器不过三四百件。它是将西洋金属胎画珐琅的珐琅彩料,移植到瓷胎上的成功创举,有彩瓷皇后之美称。珐琅彩瓷从创烧到衰落全部由皇家垄断,从不外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8,(4)
正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天津博物馆收藏了无数令人惊艳的国宝,在这其中最为珍贵的一件,莫过于陈列在精品馆中的国宝——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每一位见过这件国宝的人,无不被它洁白细腻的胎质,莹润如玉的釉面,明快艳丽的色调,以及精湛绝伦的绘画技巧所深深吸引,几乎没人能发现,这件国宝,是出自一位当代珐琅彩大师——300年宫廷珐琅彩复原第一人王辉大师之手,按照最高规格的文物标准,1:1复原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