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平民文化的崛起,引起社会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的重大变革,其中较突出的是妇女观念的改变以及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宋代文化表现出一种人的解放的文化精神,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体现在女性意识的觉醒方面,主要有两点:一是男人已肯定妇女也是"人",与男人有同等的人的价值;二是女性独立人格意识的觉醒,即女人自身意识到自己也是"人",应与男人享有同等的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为了共同的蓝天--关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批评在倡导女性意识觉醒与独立过程中又不自觉地陷入男权文化传统的篱,其深层原因在其无视女性形明心灵深处从古至今一直存留的光辉人性而过激地把女性在爱情与家庭上的困惑与挣扎完全归结为女人对男人的依附心理,进而提出女人只有做与男人同样的人才有真正的独立。  相似文献   

3.
台湾女性文学的历史和特征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女性文学的历史和特征简论张亚萍台湾女性文学在本文中被界定为女性作家以女性为创作重心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着重反映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所特有的品性。目前,在台湾文坛,女作家特别多。据台湾妇女写作协会的统计,有345名。没有在"妇协"登记...  相似文献   

4.
纵观美国文学史,涉及妇女形象的文学作品俯拾皆是。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文学作品中的妇女形象大多是贤妻良母、贞女、情人或聪明机灵的女人。她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多是男性的附属品。这些对妇女传统的描写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末。到了二十世纪,一批女作家崛起,他们作为女性对女性的角色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她们的作品中,女作家们打破了  相似文献   

5.
论苔丝悲剧之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剖析了苔丝悲剧的根源。从哈代的哲学观来看 ,苔丝悲惨的一生首先是神造成的。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 ,苔丝的悲剧是社会的产物。同时苔丝的男人和女人的悲剧。因此 ,妇女的解放必须以妇女整体意识的觉醒和整个社会意识觉醒为前提。  相似文献   

6.
伊迪丝·华顿并不是女性主义作家,但她在很多作品中描述了妇女的低下身份和被压迫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她对当时妇女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传统观念对于人性的束缚。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受压迫女性的反抗声音和日益觉醒的女性意识。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的时候.伊迪丝·华顿再次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伊迪丝·华顿在她的创作中关注女性命运和生活。她突出强调了女性受男权社会压迫和束缚的悲惨命运。这些妇女永远处于被控制、被奴役的地位,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经济上都处于劣势。不仅如此,女人与女人之间也会因为各自的利益而相互竞争、相互伤害。《纯真年代》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纽兰·阿切尔与两位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旨在引起人们对当时妇女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女性地位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刘海杰 《现代语文》2006,(11):94-95
说女人话是妇女自我命名、争取话语权的有力武器。重寻认同于女人的潜能,恢复女人的自我表述及自然、身体、欲望融合为一的女性意识,解构男人对女人的定义,为众多女性前赴后继的事业。为女人的能指意义添加新的特质,找回“阳性主体”自我再现化体系中被埋葬的主体性,并且走出两性对立的窘境,以超性别的自觉意识和宏博大爱重塑女人,放弃狭隘的对抗式立场,是女性言说和表述自我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传统意识里,女人一生的归宿和依靠是婚姻和男人,但在实际生活中,女性表现出的强大和韧性往往超过男人。魏微的小说《姊妹》,就是通过叙述两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争夺过程,女人逐渐发现自己,解构了男权神话,男人在这场情感战争中成了一个背景,两个女人为爱的较量逐渐演变成为生的较量。当男人离去后,两个互为对手的女人成了惺惺相惜的真正姊妹。在这里,男性成了一个障碍,爱情也是昙花一现的幻影,而女性间的相恤相怜之情,远远超过了亲情和爱情的层面,表现出作者对于人类情感、命运、情谊的迷惑和探解。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女性,她们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是非常曲折而且漫长的,随着封建势力的日渐衰弱,女性意识正在逐渐觉醒,在文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歌颂女性反对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美好爱情的文学作品。《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杜丽娘,就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勇敢追求爱情的例子,从她们身上体现出女性意识总体轮廓的递进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醒世姻缘传》表现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的颠覆,女性彻底降服了丈夫,反对公婆的权威,开始在封建婚姻和家庭中占据主导权。女性叛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时代思潮令女性朦胧觉醒,男人本身软弱令女人看不上和金钱对传统夫妻伦理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池莉的小说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叙事文本。池莉透过她和她的女性群体的目光来审视她们的另一半——男性群体。透过这一特定视角,我们发现了传统文化视野里某些难以发现的男性特征;透过女性的集体话语。看到了女人对男人的性别审视和群体要求。当然。池莉的小说也突出了女性集体人格意识的觉醒。显示着深厚的文化历史蕴涵。  相似文献   

12.
在《紫色》这部小说中 ,艾丽丝·沃克描写了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和夫权专制双重压迫下的种种不幸 ,反映了她们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完善过程。艾丽丝·沃克摆脱了善良宽厚、思想简单、逆来顺受的传统女性形象 ,将其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幸福的执着追求倾注到文学作品中 ,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黑人妇女形象。  相似文献   

13.
萧红和张爱玲是20世纪两位坚强而独立的女性作家,她们追求个性的自由与独立,喊出了真正的女性之声——女人是独立的,不是男人的附庸。她们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独立觉醒和抗争意识。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的成立,使得中国的妇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她们几乎是全方位地渗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们女性意识觉醒了,从传统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纷纷从幕后走向台前,与男性一争高下,从十七年的爱情叙事作品对女性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女性全新的精神面貌。但由于对女性地位颠覆式的强调、由于女性对社会、政治活动等的过分参与,由于主流舆论的强势宣传,建国之初的人们正试图抹掉一切女性与男性的界线。从十七年爱情叙事中对女性形象的描写、行事与思维方式来考察,我们会发现,女性在觉醒的同时,女性意识又被极大地消解与弱化,女性的女性特质正在丧失,女人正在男性化或已经演变为非女人。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能顶半边天",梳理我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求其命运背后的深层原因,对于理解、认识我国妇女所走过的道路,进而反思如何改变并提升我国妇女的地位,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作为选材时间跨度达数千年的高中语文教材则提供了这样思考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以传统的观念衡量:男人为着征服人类和世界而生,女人则为着征服男人而来。男女性别的差异恒久存在不容置疑。在中国文化观念历经几次大的嬗变的今天,我们却发现男人征服人类和世界已取得成效,而女人到底还没能征服男人。是因为受着传统文化立场和思想观念的禁锢?还是因为伟大的男性世界的嗤之以鼻?抑或是女性自身所导致?放眼望去,近年多有不少女性作家以自身的才气和经验在文学创作实践中大胆地将女人剖析于大众面前,甚而有意在作品叙述里忽略男性的存在,而将女性的愿望在这种语言实践里纵情滋长,尽管回到现实,依然不折不扣地受…  相似文献   

17.
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描写了女主人公在其女性意识觉醒后的大胆叛逆和悲剧结局,是一部典型的女权主义文学作品,体现了强烈的反抗父权制中心文化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8.
自父权统治扎根于人类社会以来,男性成为世界的主宰,女性不过是呻吟于父权制之下的弱质群体。妇女被视为缺乏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的社会下层,她们的存在只是因为男人的需要。她们必须幽居闺房深处,仰男人的鼻息生活。其受压迫的程度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本旨在通过对古罗马妇女女性意识的分析,来揭示罗马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历史,是男人和女人共同牵手走过的历史。不论是禁忌森严的中世纪还是冲突剧烈的二十世纪,男人和女人的情爱、扶持、相濡以沫都是最令人心仪的美好神话,爱、性和生育将各自为政的男人和女人紧密联结为一个整体,他们或为姻亲、或为情侣共同承担延续人类的神圣使命。可是自从人类有了等级的区别,男人和女人就成了不同等级的类,恩格斯认为:“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阶级对抗,与一夫一妻制显示的男性与妻子间的对抗同时发生,第一次阶级压迫与男性对女性的压迫也同时发生”(《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相似文献   

20.
田纳西·成廉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他的作品也揭示了当时的许多妇女问题。可是田纳西.成廉斯无法逃避男权思想对他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这些女人是令男人爱但不敢接近的,同时通过他作品中的男人形象和男人对待女人态度的多个例子体现在男权思想影响下的他对待女人的另一面态度。本文通过他的《玻璃动物园》中的阿曼达,《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琪,《夏和烟》中的阿尔玛这三个女性形象的塑造来证明田纳西·威廉斯的潜在的男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