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亮 《教育》2011,(31):21
对于山东省日照市的小学生家长吴远文来说,家委会这个词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家委会的作用,吴远文表示基本不了解:"我既不认识孩子班里的家委会成员是谁,也不了解他们做过什么事情。"《教育》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家长都像吴远文这样表示听说过家委会,并且自己孩子的班里或是学校就有家委会。感觉家委会和自己的权益似乎没有太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钱永飞 《江苏教育》2006,(1A):20-21
但凡懂一点教育的人都能想象得出.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多大的作用。可是,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们.对于教育对象的家庭教育问题.常常也只能是望洋兴叹——我便经常听同事们抱怨:到底是乡镇啊.我们家长的素质如何跟城市比?所以我们的孩子不如城里孩子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似文献   

3.
张永飞 《教育》2011,(11):18-20
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委会”)这个词对于中国广大中小学生家长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十几年前,一些发达城市的中小学校里已经自发形成了家委会,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更是将家委会的建立提升到了政策层面。成立中小学家委会是引导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共同推进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的关键,然而,在家委会的发展过程中,其究竟“管”了些什么?为何又出现了一些让人深思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记得初学外语的时候,有一课就是相互介绍,“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当时只是作为一课来学习,觉得很简单,并没有多想。  相似文献   

5.
谁出事了?     
《课外阅读》2007,(10):37-37
漫画描绘了大街上一个小孩子踩到西瓜皮摔了一跤,小孩子坐在地上迷茫地看着分别代表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个人——他们关切而又警惕地说:"出事了吧!"这样一幅场景,作为一个孩子,看了这幅漫画自然认同地笑了:家庭、学校、社会常常给予现在的独生子女们过多、过分的关心和夸大、不切实际的、不必要的教育与指责。  相似文献   

6.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祖国的未来建设人才,教师则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承担者.他们在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职业道德指引下.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他们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他们循循善诱.有时也会恨铁不成钢,特别是学生品行方面的缺点屡教不改,屡屡犯错之时。此时.教师凭着自己独特的身份,对学生严加管教。俗话说:“教不严.  相似文献   

7.
从“电脑派位”到“推优政策”,“小升初”制度的改革一直伴随着家长的焦虑。这个问题呼吁了很多年,至今难以找到完美的解决之道,不管上面出什么政策,下面都会有对策,想对策的不仅是学校,更多的是父母。许多父母认为是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政策不合理,但仔细观察思考下来,这不完全是政策制定部门可以解决的,也不是哪所学校哪个校长的问题,家长和社会同样负有责任。  相似文献   

8.
谁来了?     
每个周末的清晨,淘小弟都会背着画板去学画画,这可是菲菲姐最难得的睡觉好光景,平常只要有淘小弟在家,他准会弄得砰砰直响,拉着菲菲姐吵个没完没了。菲菲姐天天盼着周末快来,  相似文献   

9.
宋亮 《教育》2011,(31):32-33
教师节前夕,在温州左邻右里网站的论坛上,实名发帖的"亦赫妈"发出了一个标题为"家委会执意送礼,我该怎么办"的帖子,引起了当地家长的热烈讨论。最让大家受不了的,是家委会执意送礼的数额:每人750元人民币。一位家长忍不住发出这样的质问:"家委会,你到底要干什么?"关于送礼的"讨论""亦赫妈"孩子所在班级的家委会  相似文献   

10.
张永飞 《教育》2011,(31):19-20,18
家长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委会")这个词对于中国广大中小学生家长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十几年前,一些发达城市的中小学校里已经自发形成了家委会,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更是将家委会的建立提升到了政策层面。成立中小学家委会是引导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  相似文献   

11.
张永飞 《教育》2011,(11):28-28
29岁的宫新羽是山东省聊城市某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2009年2月初,宫新羽所在的学校由当地教育部门倡议并主持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在宫新羽最初的意识里,这个所谓的委员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鸡肋”。  相似文献   

12.
《青年教师》2007,(3):63-64
这个寒假怎么过?寒假快要来了,记者对4所小学选择了四、五、六3个年级的200名小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看孩子们希望自己的寒假怎样度过,而家长们又是怎样为他们安排的?  相似文献   

13.
“让每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是一句时下流行的教育名言。的确,我们常常听到教师们对学生“你真棒!”的鼓励,也常常听到学生们“我能行,我最棒!”的豪言壮语。那么,是不是自信的阳光已经穿透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黑暗,让孩子们一路欢歌奔向成功的殿堂?非也。据心理专家在上海21所学校开展的一项题为“你觉得自己是不是好孩子”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孩子认为自己不是好孩子。可见,自卑的浓雾还笼罩着不少孩子五彩缤纷的童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5.
《教育文汇》2008,(12):13-13
南京某校一个初一孩子的书包竟然有14公斤重,快赶上他三分之一的体重了!据说有一些家长建议学校在教室里设置储藏柜解决书包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或者即将升入高一级学校。本来是件让家长欣慰的事。然而,每年六、七月份,却是这些孩子家长吃不香、睡不着的时候:“入学难”成了压在他们身上的一块巨石,成了他们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17.
吴若果 《教育》2011,(34):5
家委会,即"家长委员会"的简称,源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家校联系模式,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了解、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经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机构,它的任务是代表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丰富学校教育,让家长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去亲近自己的孩子,帮助班主任或学校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对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小学家委会久已有之,但目前一些学校的家委会,形同虚设,变味沦为"联谊会";投鼠忌器,家长有话难张嘴。目前家委会对学校参与和监督力度的大小,与校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劳雄 《师道》2005,(2):9-11
鲁迅先生说“救救孩子”,而与儿童息息相关的老师,一直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多重压力下工作着、生活着。长期以来,他们一边抱怨着工作的繁忙琐碎,一边依旧任劳任怨地在各种压力之下努力支撑着孩子们的蓝天。他们在孩子面前扮演着温和善良知识丰富的朋友角色,在领导面前表现出工作认真兢兢业业的教师本色,但一旦终于有空余时间面对自己,有谁听到过他们疲倦的呻吟和无奈的叹息?有谁注意过他们忧郁的目光彷徨的心灵?但愿这篇现代版的教育《呐喊》能拨动您的心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新生一入学,我们班级就成立了多元家委会。家长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智慧,突破了人数少、参与面窄的传统家委会工作方式,共有28名家长自愿参与,分工合作,各展所长。家委会由墨香部、数维部、外语部、艺能部、社品部和健体部组成。  相似文献   

20.
忙完事,我正要下班时,妻子打电话来,还带着哭腔:“老公,你接聪聪了吗?” “我没接啊,不都是妈接的吗?”聪聪是我们的儿子,刚6岁,在市四小念预备。 妻子急着哭起来:“妈今天回了趟乡下,她走时说会晚点回来,让我接聪聪。可今天要加班,我一忙就将这事忘了,等我想起来赶到学校时,聪聪已不见了。老公,要是聪聪丢了,我就不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