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亢小峰 《教育》2011,(28):31
私塾教育在公共教育面前,是否能占水一方?是否能补充公共教育的不足,是否能在主张个性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越走越远?并与之和谐相处?这些思考不论是私塾里的"先生"还是孩子们的家长都得面对。在鼓励多元化、均衡化、尊重个性、注重发展以及鼓励各种形式办教育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2.
胡娟 《当代教育科学》2007,(18):51-52,54
郑渊洁是我国著名的童话大王,也是我国当代私塾教育成功的典范。对郑渊洁,人们比较关注的是他在童话创作上的贡献。却对他的私塾教育思想研究甚少。本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对郑渊洁的私塾教育思想做了一个初步的研究。最后得出要以积极的心态来思考我国当今的教育现状的结论。郑渊洁认为自学能力是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他极力提倡自学和因人施教。从他的私塾教育实践进行思考能促进我国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教育方法的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3.
钟义见 《教育》2010,(11):33-34
私塾教育作为盛行了几千年的传统的教育模式,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私塾教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除了以公办学校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之外,民办学校也显得炙手可热,同时沉寂了几十年的私塾教育居然也“重出江湖”,私塾教育的出现对于现行教育体制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  相似文献   

4.
"现代私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组织形式的变迁是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综合反映。私塾在现阶段的重新出现反映出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反思这种教育组织形式出现的原因,分析其利弊得失,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改进当前的学校教育,并对教育未来的形态作出预期。  相似文献   

5.
茶馆闲聊     
《甘肃教育》2009,(24):32-32
本期话题:“孟母堂”被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叫停。——走在边缘的私塾教育,您对它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6.
私塾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私塾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私塾的历史悠久,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过较大的作用。传统私塾教育中体现出的文化知识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识记与领悟相结合、个别教学等特点对于当今我国初等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私塾末年”中国私塾教育受到西方新式学校教育的强烈冲击。面对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私塾教育不得不从课程等多方面作出调整以应对外部的严峻挑战。私塾课程的调整也直接指向了新式的学校教育,这可以看作是后者对前者的胜利,但学校教育的课程也有着私塾课程挥之不去的影子。二者在冲突与竞争中发展,又在互补与传承中逐渐融合。这也给了当下的课程改革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自晚清末年到抗战前,近代镇江私塾经历了初步改良、取缔和改为代用小学补充义务教育等三次大改良的过程,展现了政府与社会各界对私塾改良循序渐进的认识,以及镇江在改良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特别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发展之间存在的严重矛盾,由此表明近代中国以私塾改良补充初等教育是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同时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日据时代台湾私塾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塾是我国旧时广大人民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日据时代的台湾地区,由于殖民统治者对其不断打压、限制和取缔,私塾生存极为艰难。本文从台湾当时社会背景和日本殖民政策分析,着重论述了日据时代台湾私塾教育的芡展阶段、特点及其历史文化意义,充分展现了台湾人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极力坚持与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介绍清代奉天地区私塾发展概况及教育内容,探究私塾作为封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受教育群体、提高群体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着汉服,拜孔子,诵国韵,背“千字文”……近日,在位干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西门外,一所现代私塾——童学馆举办了隆重的开馆仪式。45名四五岁的小朋友头戴冠帽、身穿汉服,让人们见识了“现代私塾”的模样,同时也引来了质疑:这种类似“私塾”的教学形式是进步还是复古?弘扬传统文化是否一定要峨冠博带?  相似文献   

12.
达斡尔族的私塾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斡尔族的学校教育是从清代开始的,除了官办学堂的兴办以外,私塾教育也得到了很大发展。达斡尔族的私塾教育是氏族、家族传统教育的延伸。它是历史上达斡尔族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清代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达斡尔族教育的重要形式,达达斡尔族教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鲜花与戒尺是教育的双翼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其实都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即便是占代私塾中的“打扳子”,也不可否认是对受教育者一种爱的表达,惩戒也是一种爱。对此,家庭、学校、社会没有根本性的争议。争议之处在于,教育者如何去实施这种爱?如何操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私塾教育是我国宝贵的教育遗产,必须重估其价值。在中国教育史上,私塾为教化之基、养正之所、贤才之薮、学术事功之根柢、基础教育之主要承担者。居皖之中的合肥,私塾教育长期承担着本土教化之责,发挥着化民成俗、导民向善、培养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私塾教育是我国宝贵的教育遗产,必须重估其价值.在中国教育史上,私塾为教化之基、养正之所、贤才之薮、学术事功之根柢、基础教育之主要承担者.居皖之中的合肥,私塾教育长期承担着本土教化之责,发挥着化民成俗、导民向善、培养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晚清末岁,新式学堂的兴起和旧式私塾的没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有竞争、并存和融合的一面。阿里克谢耶夫1907年在中国北方的游记,生动地再现了新教育和古典教育的实际样态、生存状况,对我们想象和反思晚清的教育状况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中央教育部的指示精神,贵州省允许私塾存在并对之积极改造,1952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群众认识的变化和公办小学教育的发展,私塾数量渐趋缩减。1953年后,贵州的私塾又有一定数量的恢复。1958-1959年人民公社化时期,该省私塾全部消失。1959-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国家提倡和鼓励民办教育,自1961年起,私塾在贵州省一些农村重新开办。1963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公办小学逐渐增多,加之各级政府对私塾的管制,私塾数量开始减少,到1968年,私塾在贵州省内基本绝迹。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日本网络私塾方兴未艾,它不仅冲击了传统的私塾教育模式,也产生了实际的积极效果,并促使人们去思考信息时代的教育方式,这种借助互联网的网络私塾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封建时代,地方教育在书院以下,未设官办学校,蒙童阶段的教育主要由私塾来承担。这是中国封建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文章基于存史,参与蒙学研究,对晚清四川地方私塾教育的形式、教育管理、教育内容以及向近代教育的嬗变历史作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其主要原因是当时国家财力有限,对公办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急需民办教育补充教育资源。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财政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公共教育资源供需矛盾趋于缓和。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是否还需要发展民办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