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朝阳 《教育》2011,(10):11
奥数到底有多难?从未接触过的人,恐怕难以了解。前不久,西安市搞了一次奥数体验考试,有61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结果,最高分69分,最低分3分,  相似文献   

2.
前阵子,有人组织进行了这样一场考试,61名社会各界读者参与了奥数体验考试,考试难度基本是小学升初中,61人中还有6名是中学老师,甚至还有大学老师,考试结果非常惨淡,没有一个人上及格线,而且61人的平均成绩只有可怜的28.8分。不少人都说,这题目真是难为孩子了。面对奥数热的低龄化、扩大化趋势,很多教育学者都觉得痛心疾首,每个寒暑假都有成千上万的孩子被送进奥数班里去,这些孩子中到底有多少人会真正的喜欢上奥数,又有多少人只是为了在升中学的时候,比别人多一把利器。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是  相似文献   

3.
【小引】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奥数培训本来是针对少数有数学天赋、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的课外辅导。但是现在很多小学生都在学,有的地方,奥数成绩甚至成了小学升初中的参考标准。有人说,奥数加分就像一场地震,先波及到初中,然后是小学,不断向低龄孩子扩张。  相似文献   

4.
《山东教育》2004,(10):62-62
初中小学阶段所有的奥数比赛都属违规操作,且所有竞赛成绩都不作为中考加分项目。就日前“2003年全国‘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在西安被封杀一事,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重申:“凡以中小学学生为对象的竞赛,未经审批的皆属  相似文献   

5.
冯志刚 《上海教育》2014,(10):72-72
只有对数学真正感兴趣、有潜能的孩子才适合读“奥数”。而把“奥数”成绩作为孩子升入名校的敲门砖,或者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认为别人家孩子去学了,自己的孩子不去学,以后就会“吃亏”,这些都是对“奥数”的一种曲解。  相似文献   

6.
熊丙奇 《广西教育》2012,(40):17-17
北京市近日再次清理"奥数",重申"三个禁止":禁止学校将考试成绩,特别是将"奥数"等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的招生行为;禁止公办学校单独或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奥数"竞赛等以选拔生源为目的各类培训班;禁止公办学校教师参与此类培训班活动。其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让全民"奥数热"退烧,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在国外",奥数"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其意在发展数学爱好者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而在国内,"奥数"却很少关注孩  相似文献   

7.
毕婷 《教育》2009,(7):20-21
当奥数由全民追捧到众人批判,孰是孰非,人们都会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站什么立场说什么话,是千年不变的定律,深受其害的人翘首企盼奥数回归理性;从中获益的人希望奥数继续推广;旁观者则认为奥数无罪,错在制度和观念……  相似文献   

8.
奥数学习是中国数学教学的一项特色,从小学开始就普遍存在奥数内容的教学。一直以来对于奥数的看法大多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有人认为奥数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实际上奥数知识的学习对于思维的提高拓展是有极大作用的。本文主要从高中学生的角度对于奥数数学的学习进行探讨说明,对于一些问题进行简单归纳,让奥数学习更好帮助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成绩提高。  相似文献   

9.
“奥数”是京城小学生和家长的热门词汇。据了解,全币超过50%的小学里,有半数以上的孩子在学习奥数。部分小学生在奥数学习中开启了智慧,有的还因奥数成绩优异在“小升初”中获益。随着目前初中校招生工作即将启动,奥数受到新一轮的追捧。但是,专家认为,奥数并非每个孩子适合。  相似文献   

10.
小学毕业能不能升重点中学,是每个小学毕业生最关心的事了。听说“×××”奥数学校能提供十几个重点中学招生考试的机会,妈妈也为我报了奥数校外辅导班。今天,“×××”奥数班进行期末考试,满分160分,成绩高于100分者升入尖子班,高于80分的升入实验班,低于80分者就只能上普通班了。据说,尖子班的人80%都能考入重点中学。生死存亡在此一举,难怪大家都紧张得像老和尚做法事似的两条腿铜钹般乱撞,连口粗气也不敢出。眼看就要开考了,我才不慌不忙地走进考场。没进教室门,突然想起我还没有来得及吃饭,又反身下楼,到小卖部买了一块面包和一袋“…  相似文献   

11.
从神童选拔到全民补习“奥数”。全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最初被引入中国时是一种选拔智力超常儿童的工具。这些儿童往往具有成为数学家的潜质;近年来.社会猛烈炒作小升初联考中有20分的“奥数”题.家长为了子女在小升初考试中占有优势。不顾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纷纷为孩子报“奥数班”.不少班上一半以上的学生都上了“奥数”班,出现了“全民奥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日前,有好多同事来询问孩子进奥数班的事,放眼望去,社会上奥数事业如火如荼,懂教育的和不懂教育的都想方设法让学生或孩子学习奥数,各种奥数班、家教和私塾非常抢手.在网络上输入奥数这个关键词进行搜索,就能出现三百多万个与此相关的网页,“奥数辅导”、“奥数专业培训机构”、“奥数题库”、“奥数课件”、“奥数网”……简直应有尽有.那么到底奥数是否真的这么有价值吗?  相似文献   

13.
众口说奥数     
时下,社会上对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以下简称奥数)颇有微词,有人说奥数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人说奥数是另一场课外的题海战;还有人说奥数只是进入重点学校的敲门砖。那么,中小学生学奥数到底好不好呢?在我们向老师们发出约稿信的时候,老师们的回答却出奇地一致:学奥数的学生确实在素质和能力上略胜其他学生一筹。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是好事为什么还要遭致非议?当一篇篇稿件到达的时候,似乎所有的问题又迎刀而解: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数学教学也一样,让真正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来参加奥数的学习,让其他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目,一样可以发展才能,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14.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的简称。1959年,罗马尼亚数理学会向东欧七国倡议.在布加勒斯特举办了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简称IMO),自此以后,每年举行一次。我国从1985年开始参与国际数学竞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方立新 《教育》2009,(9):10-10
据媒体报道,成都市教育局将出台相关政策彻底封杀“奥数”。依照酝酿中的“封杀令”,教师校外兼职教奥数或私办奥数班将被严处甚至开除;公办学校以奥赛成绩选拔学生,校长最重可“撤职”。这将是成都历史上“对奥数整治最严厉、最彻底”的一次。这自然引来不少的赞扬声。  相似文献   

16.
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曾下过相关禁令,不许将奥数成绩和升学挂钩.但十多年来,"奥数热"却持续升温.2010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其中奥赛获全国奖不再有保送资格,但仍然没能给"奥数热"降温.前不久,数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吴文俊院士关于"中国式奥数害人害数学"的直言,可谓振聋发聩.的确,"奥数热"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有目共睹,给"奥数热"降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奥数"产生于一种特殊的数学教育活动--数学奥林匹克."奥数"金牌显示了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优秀成绩和华夏子孙卓越的数学才智.但是,数学奥林匹克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它在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中普遍化和规模化的存在,主要是受到多种内在因素,如数学竞赛的教育观念、教育传统和文化心理,以及思维方式等的钳制.因此,"为数学奥林匹克'松绑'"会相当不容易,而废除"奥数"也不符合数学教育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8.
百家看点     
《师道》2011,(4):60
大学数学老师考奥数仅56分由61位社会各界读者参与的奥数体验考试成绩2月28日出炉,6名参加考试的中学、大学老师没有一人上及格线。61人的平均成绩仅28.80分。其中,大学数学老师得分56分。(见《华商报》)本次体验考试聘请教学专家,综合西安市一些名校2009年、2010年的"小升初"奥数考试试卷,专门出了一套难度适中的百分制模拟试题,其中选择题5个,填空题  相似文献   

19.
袁新文 《成才之路》2009,(29):I0013-I0013
成都市日前宣布,将出台政策,彻底封杀“疯狂奥数”。公办学校升学不得看奥数成绩,对违规校长将严厉处理,直至撤职;民办学校招生试题也不得有奥数内容。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明确表示,将用一年时间,分批分类,彻底整治“奥数难题”。政令尚未颁布,即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争议:奥数的毛病出在哪?为何屡遭讨伐“封杀”?这次真能禁得住吗?理性之举究竟是堵还是疏?多年来,各地颁布的奥数禁令举不胜举。远的不说,4年前,教育部出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举措时,北京市紧急叫停了“迎春杯”小学数学竞赛,浙江省停办了小学奥数竞赛活动,上海规定不能组织小学生参加带选拔性质的竞赛和培训班,长春市宣布竞赛和评奖活动一律与升学招生脱钩。可是,几年过去,奥数热却未见降温。  相似文献   

20.
2006年,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数学家之路》一文中专门谈到奥数教育。他说:“我在美国看到很多年轻学生,奥数念得很好,竞赛也得高分,后来成为很好的数学家。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学习奥数完全是凭着兴趣,是业余的,在念完所有学科之后,再去参加奥数比赛,成绩好不好对他们并不重要”;而“我们的教育方向不是根据兴趣来培养,是为家长、为老师、为大学、为了文凭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