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硬核白内障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方法Ⅳ、Ⅴ级硬核白内障146眼随机分为超声乳化组和手法小切口摘出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结果手法小切口摘出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后囊破裂低于超乳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中手法小切口摘出术角膜水肿,反应性虹膜炎较超乳组轻且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硬核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较好,手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方法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经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人工晶体(IOL)植入联合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17只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经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人工晶体(IOL)植入联合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硅油取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再发,人工晶体移位,硅油残留等特殊并发症.结论:该联合手术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是由许多因素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和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造成混浊,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导入眼内,是混浊变硬的晶体粉碎后呈乳状,再通过灌注将乳化后的晶体抽吸出来,从而达到摘除白内障,再植入人工晶体的目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因操作简便、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无需缝合、角膜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白内障病人所接受.但患者多数由于年龄较大,往往伴有全身性疾病,增加了此手术的风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为148位老年人施行了该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该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巩膜扣带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联合巩膜扣带术。结果:12例患者视网膜均复位且视力提高,随访2~18月,有2例发生后发障,行YAG激光治疗,未见视网膜复发性脱离。结论:对一些白内障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可进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联合巩膜扣带术,这样既扫除了视网膜脱离复位术中及术后的观察障碍,又不耽误视网膜脱离的治疗,还可以术后增加视力。  相似文献   

5.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仍是我国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而目前总体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仍不高,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希望掌握白内障超声乳化技能。本文总结了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指导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带教方案,包括:准入制度、理论培训、动物眼实验、手术跟台及视频学习、分级实践培训、考核系统。该带教方案有效地提高了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白内障手术技能培训的效果,以期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随机选取140例(144眼)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做为糖尿病组。选择136例(146眼)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做为对照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l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密度以及变异系数。结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逐渐下降,变异系数逐渐增加。糖尿病组术前内皮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六角形细胞密度和变异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较时发现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尿病组患者的三项指标变化更为明显。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较单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内皮细胞状况差,在超声乳化术后更容易受损出现角膜水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规模化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手术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06年6月-2007年8月297例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手术的护理配合。结果297例手术顺利进行,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培养了一支业务娴熟、配合默契的护理团队。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是规模化白内障高龄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术成功的基础,完美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细致的护理是手术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在外伤性白内障伴晶状体悬韧带断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7例(7只眼)外伤性白内障伴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在白内障手术连续环形撕囊术(CCC)后植入CTR,然后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后房人工晶状体(PC-IOL)囊袋内植入.[结果]术后7只眼PC-IOL均处于正位,无倾斜或明显偏斜.随访6~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2眼0.5,3眼0.6和2眼0.8,未见有何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外伤性白内障伴晶状体悬韧带断裂患者,术中应用CTR有利于手操作,防止术后PC-IOL偏位,可加快视力的恢复.CTR对外伤性白内障伴晶状体悬韧带断裂者手术是一有用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分期青光眼、白内障手术、青光眼白内障一期联合手术以及单纯白内障手术等。我们自2004年起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YAG激光后囊带蒂环形切开术治疗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分析.方法 对65眼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行YAG激光后囊带蒂环形切开术,依据膜形成的分级,选用适当的能量及相关技术要点进行治疗.结果 YAG激光后囊带蒂环形切开术成功率达10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显著提高,未发生高眼压及人工晶体光学中心损伤.结论 YAG激光后囊带蒂环形切开术治疗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是致盲眼病,手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治疗方法.丽水市中心医院在2003~2006年间对21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通过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护理体会,认为白内障患者手术期护理的关键是眼部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的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基层3年的扶贫脱盲复明工作中,采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对29例(33眼)伴虹膜后粘连的并发性白内障进行了手术治疗,根据虹膜后粘连病程、虹膜受损程度和瞳孔粘连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分离,取得较好效果和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供同道尤其是基层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Phcao)手术中使用低温灌注液,以防止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把乳酸钠林格氏液经低温处理后,于手术开始时取出使用。将行Ⅳ、Ⅴ级硬核白内障Phcao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使用低温灌注液组)和对照组(使用常温灌注液组),比较两组术后角膜水肿、角膜内皮细胞情况。结果,术后角膜水肿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轻;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实验组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在硬核白内障Phcao手术中使用低温灌注液,可有效降低术中产生的热效应,减轻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步法小切口改良睾丸显微取精术在隐睾下降固定术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性。创新点:既往有隐睾下降固定术手术史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患者睾丸局部粘连严重,所以睾丸显微取精术时睾丸暴露困难,因此手术难度明显增大。术者将常规睾丸显微取精术改良为分步法小切口睾丸显微取精术,术中无需完全游离暴露睾丸,仅通过小切口睾丸显微取精术就可使一半的患者成功获取精子。因此分步法小切口改良睾丸显微取精术可在不降低睾丸取精成功率的前提下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手术创伤。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中心男科接受睾丸显微取精术的20例既往有隐睾下降固定术手术史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采用分步法小切口改良睾丸显微取精术获取睾丸精子。分步法小切口改良睾丸显微取精术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小切口睾丸取精术;第二步,将小切口延长为标准切口,行标准睾丸显微取精术;第三步,对侧睾丸标准睾丸显微取精术。结论:小切口睾丸显微取精术可快速有效获取睾丸内表浅位置饱满的生精小管,标准的睾丸显微取精术可作为小切口睾丸显微取精术失败时的补救措施。分步法小切口睾丸显微取精术可降低睾丸损伤前提下,快速有效地获取睾丸精子。这种手术方式特别适用于睾丸内存在表浅饱满生精小管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如隐睾下降固定术后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对策.方法:对63例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积极控制血糖,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患者血糖控制满意,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发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积极做好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有效的控制血糖,加强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可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传统手术方法阐明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的优越性.方法:左腋下横行小切口、不切断背阔肌经第四肋间进胸,带垫片结扎动脉导管,肋间神经长效复合利多卡因封闭.结果:全部患者痊愈出院,术后活动、恢复早,切口瘢痕隐蔽,外表美观,并发症少.结论:传统手术切口大、肌肉损伤较重,术后恢复及外观较差.经左胸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最大程度保存了肌肉及神经,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少,而且切口小、隐蔽外表美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方法,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方法:将手术治疗的16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改良术式组)92例,对照组(传统术式组)73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均明显少(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无1例出现声音嘶哑或低调,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改良术式比较传统术式,具有手术操作简化,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8.
一、历史的回顾一千多年前白内障针拔术由印度传入我国,据审视瑶函所载:针拔内障切口在其(离黑珠与大呲,两处平分,慢慢将针插下)此正是现代的睫状体平坦部,当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诸如消毒、麻醉、散瞳和消炎药的应用,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都很不完善,致使手术疗效较差,结果把影响手术疗效的诸因素,都归罪于切口部位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越性.方法:对2001-09-2009-09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64例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手术路径分成下腹横纹小切口和腹股沟斜切口两组,对两组的切口长度(cm)、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术后住院天数(d)、阴囊水肿情况、复发例数(%)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同期手术治疗的364例患儿中接受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260例,腹股沟斜切口手术104例,两组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切口长度、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和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能顺利实施小儿斜疝的疝囊高位结扎术,而且该切口手术具有较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缘切口行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优点.方法:运用经腹直肌外缘切口行阑尾切除术102例.结果:手术时间10-40分钟,95例手术切口2-3 cm结论:经腹直肌外缘切口行阑尾切除术,切口浅、损伤小、暴露好,延长方便,术后切口疼痛轻微,恢复快,可作为常规切口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