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了这本书的广告及“凡例”与“前言”中那些精采的介绍(“本辞典是……全译本”、“巨著”、“世界公认的权威法律百科全书”、“世界闻名的学术精典”、“这部世界法律文化宝库中的精典的出版,不仅对我法制建设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将震动港、澳、台!”……),大开眼界,便毅然决然于今  相似文献   

2.
刘甜甜 《现代传播》2022,(9):162-168
出版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知识实践。数字技术重塑出版业生态,也引发知识领域的数字化变革。在直播技术的加持下,出版业呈现出行业权力结构去中心化、传播效能提高的发展趋势,并突出体现于学术出版领域。直播平台为学术出版机构提供了一个具有可视化、多元化、智能化、节点化的知识中枢,较为精准地聚合图书、主播和用户,促进知识流动。从知识社会学视角看,学术出版机构直播在知识原点、知识生产主体、知识中枢以及知识对象等关键环节存在问题。学术出版机构需打造“图书+”知识原点、善用“学者型”知识传播主体、选择合适的知识中枢、深耕细作知识社群,以此促进自身的长效发展和知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学术出版是一个国家思想创新、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的最直接体现,学术出版的实力和水准是一个国家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提出,学术出版尤为受到关注与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学术图书编辑定位的重新思考,反映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现状与问题,并从出版管理部门、出版单位与编辑自身三个层面进行简要分析,以为做强“学术出版”提供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成果的出版涵盖了学术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版权输出等出版范畴.其学术出版经历了由内部印刷到公开出版、由“险学”选题到“显学”主题的出版轨迹,成果最为丰硕;其教育出版与大众出版,从提高到普及,在化枯燥史事为可读文本,助推阅读记忆上升为国家—民族记忆方面做了初步探索;其版权输出,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从文化传播到价值认同的过程,“中华学术外译立项”“经典中国”“丝路书香”等“走出去”工程为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成果海外多语种出版,提供了支撑,拓展了空间.  相似文献   

5.
桑海 《传媒》2016,(19):20-24
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与学术共同体的疏离,学术编辑往往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新世纪以来,期刊体制变革和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更是把学术编辑这一职业推向危机之中.作为对变革的主动应对,学术期刊人提出了“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构想,并进行了六年的实践.学术编辑开始走向互联网,并在协作中发现了自己更多的潜能和价值.随着学术编辑对数字化理解的深入,又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设计了“域出版学术平台”,试图借此重建学术传播的新秩序.以“专域”为核心的“域出版学术平台”,为学术编辑回归学术共同体提供了可能性.在这一平台上,学术编辑有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其边缘处境,成长为学术传播新模式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时代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和图书品牌构建,文章系统梳理入选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大飞机出版工程”十四载的出版历程,全面展示重大出版项目的学术专家和编辑团队的筚路蓝缕之功,提出“大飞机出版工程”按“引进-原创-输出”、主题系列化、全方位知识服务推进项目可持续发展,通过协同创新构建品牌成长路径,包括:强化顶层设计,做好战略研究;强化团队协作,做好政策保障;遵循学术规范,注重质量发展;注重编辑培养,强化传承创新;探索专业营销,构建良好的出版生态;借助国家出版基金,沉淀和发展图书品牌。从创新内容传播形式和推动立体化知识服务平台建设两方面分析,指出融合出版是其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学术数据库“走出去”承载了学术出版走向世界的重任,作为学术数据库强国的荷兰有诸多国际经验值得借鉴。文章梳理了荷兰学术数据库“走出去”的发展历程,指出其规模大、种类全,具有相当大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话语权。在此基础上,从政策法规与制度支持、内容与产品、国际运营策略与模式、人才与技术四方面分析了学术数据库“走出去”的荷兰经验,为我国学术数据库“走出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苏磊 《出版广角》2019,(20):12-14
学术出版“走出去”是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国家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提升学术国际影响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术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主业,大学出版社作为学术出版的主阵地,近年来在学术出版“走出去”方面亮点频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梳理其先进经验与路径,可以为更多学术出版“走出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学术理论期刊”是指那些以研究专业学术问题为本位的期刊,从发行方式上看,它难以成为依靠行政手段以确保大规模、有组织的订户的保护对象。极其明显的专业性特征,似乎使形形色色的“学术理论期刊”只能成为服务于特定知识层面而难以面向大众的一种媒体。毋庸讳言,大...  相似文献   

10.
体制机制是学术出版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它直接关乎学术出版的功能与效用.创新学术出版体制机制不能只考虑学术出版的现实需求,更要考虑学术出版的发展史,遵循其发展的历史规律.因为现行学术出版体制机制是与学术出版发展史密不可分的,是近400年来学术出版发展的历史产物.文章从学术出版主体、学术出版服务和学术出版投入三个方面,梳理和回顾了学术出版体制机制的形成与演化历程,为学术出版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必要的史学参照.  相似文献   

11.
梳理哈佛大学出版社与耶鲁大学出版社的“讲座图书”出版模式的发端、历史、运作方式与成就。研究表明,“讲座图书”出版模式在大学出版社和母体大学之间紧密联系不同学科高层次的学术共同体,在讲座设立、运作、讲座内容书稿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知识生产与学术传播链,为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品牌建设和母体大学的学术发展提供关键助力。  相似文献   

12.
何龙 《出版参考》2017,(10):55-57
出版资源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从狭义上看,出版资源主要是指作者资源和内容资源,是“出版生产的对象”;从广义上看,渠道资源、读者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质资源、数据资源、政府资源等都是重要的出版资源,贯穿出版流程始终,对出版活动的开展有重要影响.本文所指的出版资源是广义的,是所有资源要素的统称.  相似文献   

13.
学术出版“走出去”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抓手。作为学术出版的主力军,大学出版社应主动适应学术出版转型,建设学术成果走向世界的“桥头堡”,实现有品牌、有实力、有地位、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出版发展目标。合作出版是学术出版“走出去”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借力方式;数字出版是另外一种极佳的可选择的走出去路径。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舆论氛围和文化条件。2005年,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增加值已约占GDP的1.7%,约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从出版物绝对数量上看,我国已成为世界出版大国之一。但与其它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从出版物的质量、人均占有量,还是从出版产业的发展速度、质量上看,我国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为不断缩小我国出版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高我国文化生产力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各种出版物的需求,我国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正在积极组织实施“十一五”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文飞  胡娟  唐沛 《传媒》2016,(19):25-28
移动互联网的纵深发展带来了人类行为模式和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变革,未来经济与社会组织不再是工业时代的“矩阵式”形态和以产品为中心,而呈现为互联网社群支持下个性张扬的“网状”模式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在学术出版领域,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壹学者”移动学术科研服务平台坚持用户价值导向,打造“内容+工具+社交”的产品构架,致力于用户价值运营,在打造新型“刊网互动”学术出版与评价模式,携手国内学术期刊社共建良性循环的学术出版生态系统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将以其发展与探索为例,在分析学术出版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互联网时代学术出版如何以用户价值导向为核心,构筑强大的传播力,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学术出版行业进入融合发展时代,学术编辑的职能转化已成趋势,具体表现在:立足学术图书目标用户,担当专业学术领域的传播者;关注学术图书的出版内容,做好学术出版物的“把关者”;开发学术出版产品,做好学者的“经理人”;做好学术出版服务,成为合格的学术出版产品的“营销者”.因此,出版融合发展时代学术编辑的职能转化与回归,是指既要秉承学术编辑的优良传统,回归编辑和学者的本真,又要面对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适时调整知识结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术出版和推动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看“出版难”张天蔚所谓“出版难”,主要是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文化品位的图书特别是学术专著,由于曲高和寡,印数极低,经济亏损严重,难以出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由现有出版社包揽所有书稿的出版任务。显然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但是,我们的社长、总编应当是...  相似文献   

18.
学术社交网站的兴起和发展,为全球学术科研人员即时、快速地交流学术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为传统以期刊为主要形式的学术出版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Web 2.0环境下学术信息交流系统的整合重构入手,分析了学术社交网站的发展对学术出版的影响,并以实际案例说明两者可以互相补充、共同发展,从不同角度承担互联网时代的学术信息交流功能。  相似文献   

19.
杨晶 《出版广角》2016,(13):79-81
从普遍规律来看,马克思主义学术普及读物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中实现自身发展。从中国现实来看,马克思主义学术普及读物出版遵循着以“引进来”推进“本土化”,靠“引进来”刺激“走出去”的历史逻辑。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学术普及读物的推进必须在历史经验和现实趋势中厘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档案学通讯》杂志社策划出版一套《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以"经典"的眼光检视档案学著作发展历史,并为爱好专业典籍者提供阅读便利,在我看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所谓学术经典,大体是指那些能够解决时代的学术问题,又对后世学术发展提供启迪和示范,获得学界基本认同的著作。《档案学经典著作(丛书)》计划先从民国档案学经典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