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江枫  朵儿 《当代体育》2007,(7):4-25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在托尼·帕克高高举起总决赛MVP奖杯后,他转而把这个小铜人交给了吉诺比利。我们眼前的阿根廷人显得分外小心,而且掩饰不住眼睛里的喜悦,实际上在三年前,他就有资格成为总决赛MVP的得主,这点连邓肯本人也不否认。但事实上,前后两次,马努都错过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江枫 《当代体育》2007,(1):4-25
这组顶级天王控卫的对决,其实早就该开始了。迟迟未有动作,是因为纳什近两个赛季因蝉联常规赛MVP才真正崛起。而此刻,正是基德大幅度牺牲助攻数据,为肉队的胜利全面增强开火权的阶段。但一场伟大的抢分比赛,终于重新把他们放置到这块顶级PK台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06年,韦德夺走了奥尼尔第四座MVP奖杯的梦想;2007年,帕克成为了外籍总决赛MVP第一人,邓肯也没能如愿以偿。超人与石佛,在9年内瓜分了6座总决赛MVP奖杯,当35岁的奥尼尔尽显老态的时候,31岁的邓肯顶了上来,统治力在邓肯身上似乎得到了继承和延伸。  相似文献   

4.
注水的奖杯     
2007年总决赛MVP叫帕克,但站在他身后的邓肯却是真正的核心,邓肯在进攻端为球队在关键时刻打开局面,吸引包夹策应队友;在防守端他又能让马刺的防线变得牢不可破,MVP依然给了全队的第一得分点,但这却让一些球迷产生了疑惑:帕克真的配得上MVP称号吗?NBA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或许历史的一些痕迹会给你答案。  相似文献   

5.
《当代体育》2007,(7):5-5
奥尼尔式的暴力扣篮、邓肯式的背身单打、加内特式的弹跳、拉塞尔式的防守,而且他还让我们想起摩西·马龙。[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邓肯参加NBA 2006—2007赛季总决赛比赛情况的技术统计进行分析、对比、归纳,客观评价了邓肯的竞技水平,阐述了优秀中锋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8.
林霏开 《上海集邮》2002,(12):17-18
古埃及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翻翻法国邮票,巴黎的协和广场,早在1947年就登上了《万国邮联第12次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协和广场的中心景致是什么呢?是1831年从埃及运来的一座方尖碑,它原来矗立在卢克索神庙第1塔门前,是3550多年前的作品,碑上密布着古老的象形字。卢克索神庙门口的方尖碑,原为左右一对,现在,只剩下一座了。一座方尖碑重达227吨,据估计要2000人力才能把它竖起来。1955年法国发行的《手套业》邮票,  相似文献   

9.
10.
·漫画·遐想     
王新华 《上海集邮》2006,(11):30-30
  相似文献   

11.
生死存亡时,一个真正伟大的领袖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拯救球队?蒂姆·邓肯给出了最合格的答案——4月19日,当史蒂夫·科尔还差3秒就将拥有对那些在太阳交易来奥尼尔时大放厥词的所谓专家们竖起中指的权利时,邓肯的一记不可能的投篮让菲尼克斯人即将绽放的笑容凝固在脸上,接下来,他们只能带着这种似笑非笑的尴尬表情看着邓肯拿到40分,抢走了胜利。一笔由流乱促生的伟大交易,被严肃的石佛导演成了一出喜剧。对于这一切,坐在板凳上的大亚里士多德只能接受自然选择,毕竟,败在邓肯十年难遇的三分绝杀下,还算不得太冤。或许这一刻,奥尼尔脑海中浮现的,是两年前的总决赛第三场比赛中,自己6罚4中,打破了小牛队的砍鲨战术,随后连胜四场扫荡对手的神奇演出。同样是球队的关键任务,同样用自己最不擅长的手段拯救过球队,同样获得过四次总冠军戒指,但奥尼尔与邓肯之间,似乎不只有这点相似,尤其是当他们在提前上演的决赛中遭遇生死对决时。当强者遇上英雄,强硬就是惟一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竞技健美操表现力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就如何提高经济健美操的表现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表现力是通过动作表现力反映的;音乐感悟力和 审美情趣是表现力的灵魂;表现意识及心理素质制约表现力,成套动作的创编及综合素质影响表现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14.
Robert J. Lake 《Sport in Society》2017,20(11):1745-1764
Tim Henman was inarguably the best English player, and the most popular and socially significant British player, since Fred Perry. Throughout his career, media constructions of him fluctuated from being heralded as a potential Wimbledon champion, to a weak, underachieving perennial loser. Throughout his career, and despite the constant transition of dominant narratives, Henman’s quintessential ‘Englishness’ remained a key component, expressed through his image, appearance, ostensible personality/character and playing style. His ‘Englishness’ was especially apparen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Wimbledon Championships, which used Henman’s success in its marketing of ‘tennis in an English garden’.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shifting meanings behind, and values of, Henman’s sustained image, and examines how changes in the narratives of Henman as a player reflected broader shifts in English identity. It is argued that Henman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how Englishness was constructed, both in Britain and abroad, during the 1990s and 2000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