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分析施甸布朗族社会发展的现状,考查科技传播对布朗族社会发展的作用,摸清影响科技传播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布朗族是云南省的特有民族、跨境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为我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布朗族弹唱"是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在重大节庆或仪式活动中以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进行演唱,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蕴含着深厚的布朗族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布朗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及其价值观念的变化,"布朗族弹唱"的保护传承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  相似文献   

3.
布朗族是居住在我国云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布朗族人民在其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布朗族民俗研究对我们认识和研究布朗族的社会文化有重要价值。这里以介绍布朗族主要民俗文化为基础,旨在对其民俗的主要特点及布朗族民俗对其社会的重要价值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利于我们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态度来看待布朗族的民俗。  相似文献   

4.
布朗族是居住在我国云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布朗族人民在其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布朗族民俗研究对我们认识和研究布朗族的社会文化有重要价值。这里以介绍布朗族主要民俗文化为基础,旨在对其民俗的主要特点及布朗族民俗对其社会的重要价值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利于我们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态度来看待布朗族的民俗。  相似文献   

5.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布朗族纺织是一种古老的原生态手工艺,他们有悠久的纺织文化。到唐宋时期布朗族已经有了较高水平的纺织技艺,邦丙的布朗族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传统的纺织工艺,因衣而产生的纺织文化真实地记录了布朗族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研究布朗族的纺织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主要分布在滇西南澜沧江和怒江中下游两侧的布朗族,是云南省特有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布朗族提供了良好的采集和渔猎条件.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布朗族男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多种狩猎方法.弩是布朗族男子进行狩猎活动的最早用于训练和远距离杀伤的武器之一.射弩运动在布朗族中开展得较为普遍.本文就布朗族射弩运动的成因和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云南布朗族民间音乐文化异彩纷呈,形式多样,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中独特的一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本文以施甸布朗族器乐文化为例,依据相关资料与实地调查内容,结合当地布朗族的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将布朗族民间器乐文化按照音乐特征、演奏风格和文化寓意等方面分别从吹管乐、吹木叶乐、弹拨乐、口弦乐、陶土乐以及打击乐六大类进行分析研究,以对布朗族民间器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进献愚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布朗族是世居云南的少数民族,布朗族以自己的生存、发展形成了独特优良的民族传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丧葬习俗是这座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布朗族和汉族由于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不同,丧葬习俗也就有了不同。  相似文献   

9.
利用深入少数民族布朗族聚居地调查、走访村民采集到的数据,通过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并用多元回归参数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分析了影响居民收入的各种因素,估算出布朗族的个人教育收益率,并分析了职业教育的影响,为寻求布朗族群众进一步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做铺垫。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布朗族双语师资培养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关系到少数民族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帮助布朗族学生认同国家主流文化、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并融入到世界文化中,是推动培养布朗族双语教师和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效率和公平的经济学和伦理学双重意义的基础上 ,认为效率与公平的实现要发挥市场与政府的作用 ,但必须看到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提出利用社会道德力量弥补市场与政府在调节效率与公平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论怪诞     
通过对中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怪诞现象的探源和浅析 ,认为怪诞是一个流变的概念。初步概括并分析怪诞的审美特征 :反常的构成原则 ;混合恐惧和滑稽的震惊感 ;双重性的功能价值。怪诞与滑稽的区别主要在于反常程度、创作态度和审美价值的差异上 ;怪诞与荒诞的区别在于怪诞更多作为一种创作手法 ,荒诞更主要是一种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3.
关于心理生活基本性质和内涵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心理生活是人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构成。理解心理生活的性质和内涵,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性与心理生活。心理生活是人所拥有和创造的生活。二是自我与心理生活。这涉及到人格与自我,主我与客我,大我与小我。三是认知与心理生活。这包括认知的性质:对象的认知和生存的认知。四是意向与心理生活。意向决定了心理生活的一体性和自主性。五是观念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是对意义的追求,意义的基本心理单元就是观念。六是体验与心理生活。心理体验是指感受、感悟、觉解、觉悟、思想、思念、体察、体会等。七是超越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生活有价值的评判、有追求的目标和有超越的品性。八是创造与心理生活。人的心理有双重的创造功能,包括对外部生活世界和对自身心理行为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战略高度对巡视工作作出新部署,强调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巡察是巡视的延伸,巡察整改决定着巡察的实际效果。从近年来全国巡察整改的实践看,影响巡察整改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在于原则性,二者密不可分且巡察整改的原则性与实效性呈正相关态势,即被巡察党组织自我革命精神强,整改的原则性就强,整改实效性也强,反之则弱。分析原则性与实效性的内在关系,探究巡察整改的基本原则,可以从立足实际、立足长远、立足公平、立足发展四个方面提出增强巡察整改实效性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1月,2013教育信息化暨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国际论坛在中国上海召开,作为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领域的首次学术性国际盛会,本次大会兼顾产业发展和教育应用,其规模大、规格高、成果多、影响大、意义远,其宗旨:总结经验、展望发展、促进研究、推进应用、加深产业界和学术界交流与对话.并构建了国际化的协作研究与发展平台。通过对本次会议背景及会议情况的分析.重点阐述和分析了会议专题讨论的五个主题和相关内容,包括论文专题划分、依据作者所在区域划分,并对整个论文和报告内容进行全面概述。最后,给出总结与展望。以期深入推进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及应用的研究与发展之路.探索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的“标准研制一产业发展一教育应用”一体化推进的发展新模式,构筑一个“全”学习数字化教育生态新环境.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美学分别产生于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罗马时期。先秦美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艺术对情感的表现性及善与美的教化性;古希腊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艺术对现实的再现性及真与美的功利性。中国的艺术哲学产生于魏晋时期,《文心雕龙》完成了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构。西方直到文艺复兴时代随着人性复苏、艺术哲学的发展,康德与黑格尔的美学体系才得以诞生。中西方美学体系形成之展开方式虽有不同,但基本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7.
AutoCAD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为广泛的微机CAD应用与开发平台,由美国Autodesk公司研制开发。AutoCAD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除功能强、易学易用外,更主要的是它具有开发的体系结构,允许用户和开发者在几乎所有方面对其进行扩充和修改(即定制和开发),能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本文正是基于此种情况,结合笔者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对AutoCAD二次开发中的幻灯片和脚本定制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古典的超验的个体化的理想与教育理想经过启蒙运动与科学主义的洗礼后异化为实证的社会化理想与社会化的教育理想。不过,社会化的理想与社会化的教育理想在近现代的膨胀导致了自身存在的危机,并且这种危机影响到了理想本身与教育理想本身,使它们存在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遭到了现代教育者的质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建教育理想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理想应在程序与实质之间,把理想区分为实质性理想与程序性理想,前者强调结果和目的的理想性,后者强调过程与形式的理想性。其中,实质性教育理想为程序性教育理想指明了目的,防止了后者沦落为封闭与虚无的可能;而后者提供了接近前者的现实路径,使前者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9.
修辞是一种了解事物的方式。隐喻和故事作为修辞方式,更重要和深层的意义表现在思维方法论上。隐喻思维构筑着日常和科学概念,提供着认识世界的框架,启发着心理学理论的建设。叙事实现的模式形成与模式识别使之具有解释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思维功能,从而在心理学的发展与繁荣中起着并将继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科和课程分化与综合的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和学科是课程的基础,科学和学科内容的发展趋势必然影响课程教学内容的发展走势。科学、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是辩证的。分化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化的结果。没有分化就没有综合,只是混沌。在分化基础上的综合和在综合基础上的分化既是近现代科学、学科和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也应该是未来科学发展、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