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张崇善 《语文知识》2000,(7):F003-F004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涉及了许多古代职官升迁的文化常识。为了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方便,这里把课文中有关古代职官升迁的一些文化常识整理出来加以解释,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文,尤其是文学作品,涉及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等文化知识,教学中讲解有关文化常识是十分必要的。据统计,语文教材中的文化常识有70%以上来自文言文,有时一篇课文就包含好多种文化常识。如《孔雀东南飞》就有称谓知识、纪年纪时等历法知识、官职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等多方面文化常识。古代文  相似文献   

4.
世界现存最早的地图是存放在大英博物馆的公元前6~7世纪的泥版地图,中国古代地图的萌芽在公元前800年已出现,周公在洛阳附近筑城时就参看过地图.地图作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工具,同其他文化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乐府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汉武帝时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或创作的诗歌,  相似文献   

6.
1.诗杰:唐代诗人_____。他才华横溢,诗名闻四海,被尊为“初唐四杰”之冠,人称“诗杰”。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五千年,灿若星汉的名篇丽句数不胜数,要接近它、欣赏它,除了掌握古文中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之外,文化常识是决不可以忽视的一个知识点,也应该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的考点.下面,梳理一下课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相似文献   

8.
一、纪年法理清年代顺序的方法称为纪年法。我国历史上使用的传统纪年法是“干支纪年法”和“年号纪元法”。先秦纪年多以王公即位年次年号纪年,各国不一,较为混乱。  相似文献   

9.
1.青莲居士——李白,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仙”。他的诗清新俊逸,壮大奇伟。2.香山居士——白居易,中唐时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魔”。其诗平浅精纯,雅俗共赏。3.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文清新朴素,平易畅达,其散文的美学风格是“六一  相似文献   

10.
《广东第二课堂》2005,(1):34-35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个传统习俗,就是在新年快要来临时在门上倒挂一个“福”字。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在汉语中,“福”字意味着好运与兴旺,一般倒挂在门上是因为在汉语中表示颠倒、。反向的词是“倒”,而这个字的发音与汉语中“到达”的“到”是一样的。这样,这种行为(过年时倒挂“福”字)就常被用来象征好运与兴旺到达家中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1.《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四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3.(四库全书》四库指:经、史、子、集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5.南宋四家:杨万里、尤裹、陆游、范成大6.宋四大书院:庐山的白鹿洞、衡州的石鼓、南京的应天府、潭州的岳麓7.宋四大书法家:苏轼、米带、黄庭坚、蔡襄8.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9.元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10.元四大爱情剧:《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11.临川四梦:指…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考语改革的深入,中考语基础知识的考查以语言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学、化知识为主。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古代化知识。现结合近几年的中考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将初中言中的一些化常识,归纳以下8个方面的内容,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钱太守后汉刘宠任会稽太守,操守清正。离任时,当地的老百姓送他一百钱,他不肯收。后因盛情难却,他只选了一钱作纪念。于是,他被尊称为“一钱太守”。二不公明范景公历任兵部侍郎、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他因在门口写有大字:“不收嘱、不受馈”,被称为“二不公”。三汤道台清汤斌曾任岭北道道台,三年任期中,每月以清汤豆腐为肴,老百姓给了一个“三汤道台”的美号。四知先生后汉杨震任东莱太守时路经昌邑,县令王密想以十金相送,说“天黑,没人知道。”杨震严厉回答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此事传开,大家称赞杨震是“…  相似文献   

14.
刘海琴 《中文自修》2004,(10):50-51
提到“皇帝”,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被“山呼万岁”的古代君主。但是,人们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皇帝”来称呼君主的呢? “皇帝”始于何时? 最早称“皇帝”的是秦始皇。在此之前,夏商周三代的君主既不称皇也不称帝。如大家熟悉的商纣王、周武王等,都是称王。值得注意的是,在甲骨文中,“帝”字很常见,但是从采没有用来指人间的君主的意思,而是指“上帝”,是天神的称号。春秋时期,在南方的楚国率先自称“王”,表示和周王分庭抗礼。到了战国,大国如魏、韩、赵、燕、齐、楚、秦等,都先后称王。发展到后来,势力强大的君主不满足于称王,竟然将过去专指天神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学史上。两个以上的人常常被并在一起称呼,其基本形式主要有七种。  相似文献   

16.
诗歌鉴赏是一种艺术认识活动,它始终伴随着活生生的形象和内心情感反应,同时,还要用理性思维对作品进行评价。这就要求鉴赏必须建立在六种意识上理解构思,把握形象,领会意境,探究技巧,品鉴语言。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学习古代诗时,经常会遇到“铭”“表”“记”等在题目中出现。这些字表明了章的体裁,了解它们的区别,以及与现代体的联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古,提高欣赏能力。现将初中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古代体,作一收集整理,介绍诠释,供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初中语文课本中经常遇到带有“三”与“四”的文学常识,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积累于下,与同学共赏。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2.驳论的三种方法: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3.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4.小说按篇幅分为三类:长篇、中篇和短篇。5.戏剧按形式及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语文》2005,(6):122-122
由于中国古代写作学和写作教学思想非常重视以读促写和章法积淀,并不注重对写作知识向写作能力方面的转化的教学训练,因此,学习写作也是一种经验化的尝试法,即通过自己无数次的写作,在写作中试错,在写作中提高。鲁迅先生曾把这种试错法写作教学比喻成“在黑暗的胡同里自己摸索”,这个比喻是十分恰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