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人说社会新闻与晚报、都市报特别投缘。晚报、都市报因率先研究、善抓社会新闻而打开局面,蒸蒸日上;而社会新闻也因晚报、都市报的大力实践、创新而提高品位,焕发新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在社会新闻的广阔领域中并  相似文献   

2.
吴定勇 《新闻界》2004,(6):37-38
当今的中国报纸中,市场化程度最高、读者最多、影响力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恐非都市报莫属。近年来传媒学者们对“都市报现象”作过深入的研究,但多侧重于探讨其在新闻传播方面的特点和创新,并将此视为都市报迅速崛起和走向繁荣的主要原因,而对都市报得以诞生、成长的社会历史条件甚少涉及或语焉不详。特别是都市报号称“市民生活报”,可“市民”到底是什么、都市报的横空出世与市民社会有何关联等问题,似乎少有论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相似文献   

3.
本地读者是晚报、都市报的阅读主体,也是晚报、都市报发行的重点。本地新闻与本地读者有着天生的亲密性,做好本地新闻,即可最大限度地争取本地读者。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对晚报、都市报来讲,一个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本地新闻。事实表明,谁的本地新闻做得足,做得到位,谁的发行量就大,日子就好过。  相似文献   

4.
晚报与都市报无论从报纸的阅读对象还是新闻内容看,都具有城市报纸的特征:读者的主体是城市市民,报纸的版面内容是为所在地市民所需求的,报纸的传播途径是城市放射型的,  相似文献   

5.
如今,无论是晚报、都市报,还是党报,媒体竞争集中在与市民密切相关的"本土新闻"上,已成为报纸关注的的重中之重,成为报纸贏得市场和读者眼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论的都市报纸,指晚报、都市报、商报、早报等城市报纸,它们都是以城市居民为读者对象的综合性大众化报纸,而区别于以各级党政干部为读者对象的机关报。在成都市,都市报纸就有七家,它们在同一发展空间中较量,成都报业竞争之激烈也因而全国闻名。 都市报纸以反映都市变动,服务市民生活见长,都市新闻、服务性和娱乐性是它的强项;在市民日常生活之外的影响力是它的弱项。新闻史上有条规律,一张综合性报纸不管因为什么原因站稳脚跟后,它总要追求更大的影响力。它甚至不得不这样做,为了竞争,为了发展,为了适应阅读品位日渐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国二十多家异军突起、引人注目的都市报,以“中国报林中一匹黑马”的态势,刮起一股强劲的报业改革旋风,带来了中国报坛的“全面性的竞争”,使传统晚报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冲击、挑战和竞争。可以预期,这个竞争还会继续扩大与深化。 说到底,都市报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晚报,是日报、机关报报系中的“城镇市民生活版”。用都市报的同志自己下的定义,就是“市民新闻报”,即“定位市民、彻底走向市场的城市报纸”。都市报的崛起,一如80年代以来晚报勃兴的大背景,首先是党和政府政策好,社会舆论环境好,读者需求市场好,为新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新闻出版事业的繁荣和报业市场化趋向的不断深化,各地省级晚报(都市报)的迅速崛起成为我国报业的一大亮点.它们具有鲜明强烈的时代特征,通过独特的新闻视觉,贴近群众,干预生活,以生动活泼、敏锐泼辣的风格广泛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在省级晚报(都市报)迅猛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报道”发挥了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各省级晚报(都市报)的“特别报道”由每周“周末版”、“星期刊”进而扩展到每日推出固定的专版,如华西都市报、三湘都市报、大河报的“特别报道”,楚天都市报的“大特写”,燕赵都市报的“社会描述”,齐鲁晚报的“纵深新闻”等等,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与肯定,极大地促使报纸发行率上扬,促进了报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崔建华 《新闻实践》2010,(8):40-40,41
晚报、都市报因其贴近读者、内容喜闻乐见而迅速崛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社会新闻为主的内容渐渐让读者产生了厌倦,谈起晚报、都市报时常会蹦出这样的字眼:“不入流”。也就是说,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还属非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0.
为与都市报争夺读者和广告客户,不少晚报纷纷改为"早出",加入都市报竞争的行列.晚报早出,无疑是晚报面对激烈竞争而采取的不得已的做法.事实上,加入都市报竞争的行列,进一步加剧了报业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了晚报与都市报的趋同.晚报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当日新闻和阅读环境,晚报早出实质上等于放弃了其固有的传统优势.  相似文献   

11.
我们通常把机关报与都市报都称为“综合性报纸”,却往往忽略了它们是“不够综合”的报纸!它们分别占据着两个大的细分市场。仍按通常说法:机关报是“干部报”,都市报是“市民报”;机关报是“工作报”,都市报是“家庭报”:机关报是“严肃的政党报”。都市报是“大众化的通俗报”。不过,这两大报种开始出现相互渗透趋势,特别是源自受众定位调整,以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都市报向主流报迈进,传统党报也在适应市场中转型,增加社会新闻板块和生活服务板块,新闻彰显“软”、“近”、“实用“的平民姿态。  相似文献   

12.
不搞小噱头,不故弄玄虚,不把问号留给读者。社会新闻留给读者的,应是科学知识,是求真务实的态度。这种态度,实际上也是一种情趣导向。目前,包括盐城晚报在内的相当一部分地市晚报、都市报每天的地方新闻版都在10个左右。由于地方新闻资源的匮乏,一些"稀奇古怪"的社会新闻时常出现在版  相似文献   

13.
社会新闻对晚报、都市报来说,可谓是“看家本领”。这类报纸之所以能迅速占领市场,成为老百姓的重要精神食粮,每天版面上大量好看、可读、有趣的社会新闻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新闻贴近社会、贴近民生、民情,能够激起读者某些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但如今在互联网、微博等新媒体的冲击下,以及新的舆论宣传环境下,传统社会新闻的操作方式受到了挑战,新形势下社会新闻报道该如何创新与突破,才能继续成为晚报、都市报吸引受众的“王牌”,值得我们去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晚报与部市报竞争中的“同”与“异”,是指晚报要与都市报有所同,又有所不同,亦可谓之留“同”、留“异”,求“同”、求“异”。留“同”。对于一些与都市报相比有着共同之处的东西,晚报可以予以保留。那么,晚报与都市根究竟有哪些共同之处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为这样两点:其一,读者定位基本相同,都是普通市民,都注意贴近市民,贴近生活,晚报追求的是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都市报则试图让“报纸走进千家万户”。有些同处一地的晚报与都市报在一段时期内,实际上确立了同一个目标读者群。其二,都属于“软”性报纸,内容取材都…  相似文献   

15.
李林容  陈翔 《新闻界》2002,(5):19-20
市场报的趋同化历程发端于都市报的诞生。20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在机关报、晚报二元交织的夹缝中,以开创性的“市民生活”定位和市场化运作理念,实现了报业与市场的对接,变计划经济办报为市场经济办报,构建了中国报业新格局,同时也点燃了中国报业大战的烽火。都市报以全新的理念和市场化的办报行为,优化了计划配置新闻资源的机关报结构和对日报填补式的晚报结构的同时,催生了一大批同质同构的市场报。市场报趋同竞争的几个成因市场报趋同的生成背景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报业的市场竞争逐步取代传统机关报、晚报的行政配置,报纸…  相似文献   

16.
报纸传统上被称为Newspaper(新闻纸),以新闻吸引读者。尤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新闻,在晚报、都市报类报纸中占有很大比例,用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由于社会新闻有很强的可读性,报纸也为此不断想方设法增强“可读性”。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确定的前提下,都市类报纸创造竞争优势只有两条途径:要么比竞争对手更出色,要么比竞争对手更经济地满足读者。没有第三条途径! 价格推动成本:从更廉价到更经济 各地都市报的崛起主要靠更出色,对手是当地晚报。都市报学走了传统晚报的看家本领,像晚报的三大支柱:社会新闻、体育新闻、文娱新闻,像以批评报道冲击市场等等。再增加硬新闻,做到“大信息量”;增加服务性报道,做到“强综合性”。在这种“新闻纸加实用纸”的对照下,那些固守“日报的补充”、“茶余饭后消遣”的传统晚报,就明显信息量不足了。 继都市报而起又有…  相似文献   

18.
三秦都市报作为服务于市民的报纸,在社会新闻的报道中,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实现社会新闻报道多元化,服务于市民生活,有效地抵制了低俗之风,使其社会新闻报道在西安媒体中独树一帜,他们报道的社会新闻,有的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有的被中央媒体和门户网站转载,有的受到省委宣传部领导好评,有的赢得了读者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确定的前提下,都市类报纸创造竞争优势主要是两条途径:要么比竞争对手更出色,要么比竞争对手更经济地满足读者。如何更经济地满足读者,其实质涉及的是报业管理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即低成本管理问题。下面结合都市报的竞争现状,谈点看法。一、价格推动成本:从更廉价到更经济各地都市报的崛起主要靠更出色,对手是当地晚报。都市报学走了传统晚报的看家本领,像晚报三大支柱:社会新闻、体育新闻、文娱新闻,像以批评报道影响读者等等。再增加硬新闻,做到“大信息量”;增加服务性报道,做到“强综合性”。在这种“新闻纸加实用纸”的对照下,那些固守“报的补充”、“茶余饭后消遣”的传统晚报,就明显信息量不足了  相似文献   

20.
甘逊 《今传媒》2003,(3):40-41
随着我国媒介市场的深入发展,都市报数量急剧上升,已经成为中国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城市居民,以都市生活、市民生活为关注点,主打社会新闻牌,一般文字比较通俗,具有较浓的地方特色,适应市民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口味。 众所周知,评论是报纸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另一种基本的形式,它理所当然应是都市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都市报发展的现状而言,都市报评论有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