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教材中具体研究的一种曲线运动,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向前沿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同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平抛运动的传统教学采用如图 1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 ,并作出如下说明 :“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 ,A球就向前沿水平方向飞出 ,做平抛运动。同时 B球也被松开 ,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表明 ,虽然 A、B两球的运动形式不同 ,(A球作平抛运动 ,B球作自由落体运动 ,前者是曲线运动 ,后者是直线运动 ) ,但不论实验装置离地面多高 ,也不论 A球被抛出时的水平速度有多大 ,两球总是同时落地。”图 1 实验示意图这个实验有两个缺点 :1 )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无法显示 ;2 )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  相似文献   

3.
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等于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为了说明这一点,教材采用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我们不妨把它叫做“运动迭加原理演示仪”。演示时,用小锤打击插图1弹性金属片,使球A向水平方向飞出,同时球B被放开自由下落。实验表明,两球总是同时着地。从而证明了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①水平方向作匀速运动;②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作下面的实验:如图1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5.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教材中具体研究的一种曲线运动,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否对这部分知识掌握透彻,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曲线运动”这类复杂运动问题的处理和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和运用,有的同学正是因为“平抛运动”这部分内容没学透而产生畏难情绪,遇到问题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6.
[案例] 复习曲线运动的有关问题。然后教师用小钢球做平抛运动演示实验,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一、什么叫平抛运动(板书)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在学生回答什么叫平抛运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样的?引出第二个问题。 二、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板书) 从演示实验我们看到,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那么,沿水平方向抛出去的物体为什么要做曲线运动呢? 学生阅读教材,然后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  相似文献   

7.
现行高中物理第三册第52页有一演示实验,用平抛和自由落体演示仪验证手抛的竖直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演示仪如图1。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向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这个实验在地面上作,很容易成功,但在课堂上,若放到讲台地面上作,很多学生观察不到,影响实验效果。将仪器放到讲桌上作,这是一般老师常采用的方法。但这时打击力太小,B球不能被及时松开。若冲击力太大,A球将飞出桌面。实验操作难度很大,成功率很低。我将小铁锤去掉,换上了类似枪栓的装置(图2),①、②为限位器。保证检…  相似文献   

8.
这一章讲授平抛、斜抛和匀速圆周运动,是前三章知识的具体运用和扩展。在曲线运动中,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性非常明显,通过本章的学习,将使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论进一步加深和扩展;同时,本章把前章学过的牛顿运动定律运用于曲线运动的情形,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使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展。对于曲线运动的研究,本章是从运动学和动力学两方面来进行的,着重阐明曲线运动的特点和描述方法,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受力情况,突出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运用,这是贯穿本章教材的基本思想。全章分为三个单元。前两节为第一单元,讲述曲线运动的一般特点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要求学生知道曲线运动的特点,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三、四两节为第二单元,讲述平抛与斜抛  相似文献   

9.
<正>质点做曲线运动时,任一时刻(或任一位置)的速度方向与这一时刻质点所在位置处的曲线的切线方向一致。曲线运动是一种轨迹为曲线的运动;曲线运动中的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在高中物理中,曲线运动研究的是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但这二种曲线运动研究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一、平抛运动中的速度变化量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法,所以研究平抛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自然也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相似文献   

10.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研究的典型的曲线运动之一,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学生初学时较难理解这一结论,然而这一结论可以用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时性”实验来验证,即以初速度V_0平抛的物体与以速度V_0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发生相等水平位移所需的时间相同;平抛物体与自由下落物体下落同样高度所用的时间相同。这个实验能使学生加深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胡道成 《教学考试》2023,(22):57-63
<正>平抛运动是一种重要的曲线运动,解决平抛运动问题是在“化曲为直”思想的指导下,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是“合成与分解法”这一重要物理方法的具体应用。平抛运动问题与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结合得非常紧密,能够承载“情境问题”,内容还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及“等效思想”的应用,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曲线运动比直线运动要复杂得多,所以学生学习曲线运动感到很困难,曲线运动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平抛运动是学习其他曲线运动的基础,因此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才能突破这一难点.那么,平抛运动的教学的特点是什么呢?怎样把平抛运动的教学特点与物理研究方法有机的整合起来呢?笔者结合自己...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要研究平抛运动,关键是要描出平抛运动质点的轨迹.描平抛轨迹,有多个不同的实验方案.在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二中,教材给出了3种方案,其中对“用数码照相机或数码摄像机记录平抛运动的轨迹”的方法,教材只做了以下简单的说明:“数码照相机大多有摄像功能,每秒拍摄约15帧照片.可以用它拍摄小球从水平桌面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如果用数学课上画函数图象的方格黑板做背景,就可以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球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平抛物体的运动”作为“曲线运动”一章的重点 ,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 ,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第一次实际应用 ,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 .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是本课的重点 ,平抛运动的分解和水平方向速度的大小并不影响平抛物体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是本课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同时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深刻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熟练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本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再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的教学理念 ,笔者设计和实施本课教学的流程图和一…  相似文献   

15.
<正>"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2》(必修)第二章抛体运动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曲线运动的重点之一。平抛运动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对平抛运动的深入分析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曲线运动。本节知识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什么是平抛运动?怎样用独立性原理分解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位移和速度与时间具有怎样的关系?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不仅应让学生了解有关平抛物体运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三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应让学生经历探  相似文献   

16.
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教学分析 这一章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和如何描述曲线运动,学会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方法。通过本章教学.还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牛顿运动定律对不同的机械运动是普遍适用的,并体会到.研究不同的运动要注意各自的特点,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要学会将知识在不同情况下进行迁移和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turboC语言图形环境中模拟中学物理中的典型实验——平抛运动,随意控制小球的运动速度和时间,模拟现象十分明显.一、问题的提出平抛运动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难点,是学生第一个具体研究的曲线运动.由于课堂演示做平抛和自由落体的小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不易观...  相似文献   

18.
李伯乐 《物理教师》2003,24(7):51-51
1 平抛运动的特点 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受到重力作用而做曲线运动,这样的曲线运动叫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一类重要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它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9.
平抛运动是一类典型的抛体运动,主要考查了学生在分析曲线运动时应用“化曲为直”的研究方法,将较复杂的曲线运动分解为两个方向的直线运动、再利用直线运动规律进行求解,从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既体现了物理学中的“等效替代法”思想,又对学生熟练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平抛运动与斜面模型相结合的这一类实际情形进行...  相似文献   

20.
平抛运动是典型的曲线运动,处理平抛运动问题习惯上是将曲线运动分解为两个直线运动,即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以抛出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以时间t为参数,平抛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