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何伟 《基础教育参考》2013,(17):61-63,66
目前的音乐教育,尤其在中学阶段,音乐实践活动层面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等待挖掘;另外,《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将实验稿中的“重视音乐实践”改成了“强调音乐实践”,也可看出音乐实践在平时教学中有所欠缺。文章力图通过“重温电视,舞动乐思”、“回归本质,等待创造”、“舞台再现,激情演绎”等方面对如何在操作中进行有效尝试进行实例阐述。  相似文献   

2.
“体验”是学生进入音乐的途径,任何一个音乐学习的阶段,都必须从音乐“体验”开始,以音乐“体验”结束。它表达了音乐教学的理念,彰显了音乐教学的价值,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形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聆听”与“律动”结合、“思考”与“创编”结合、“情感”与“生活”结合,让学生在亲历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将葫芦丝引入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学习音乐的“和”之谐、情之“悦”、理之“美”。引入葫芦丝教学能给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完善学生的音乐学习结构。但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葫芦丝容易出现气息的控制、乐谱的解读、吹奏的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葫芦丝教学,培养学生的“手感”“乐感”和“通感”,助推学生葫芦丝吹奏艺术不断进阶,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其实施建议中提出“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为本”就是要突出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把握好音乐课中学科综合的“度”,把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尽可能地融入到实践之中。“以音乐为本”是实施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李莉 《基础教育研究》2020,(6):88-88,90
“原本性”音乐教学,能够使学生的音乐感知变得敏锐,能够发掘学生的音乐潜力,能够传承原初的音乐文化和精神。从节奏入手、从“声势”入手、从“游戏”入手,能丰盈学生的音乐感受,深化学生的音乐体验,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原本性”音乐教学,能让音乐课堂充溢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将“音乐鉴赏”课上成“音乐欣赏”课,从而失去了“音乐鉴赏”课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这与音乐教师对“音乐鉴赏”一词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有关,将“音乐鉴赏”简单地等同于了“音乐欣赏”。对这组词语的深刻辨析,有助于我们走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误区,真正发挥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养成作用。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已经对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接受、传播、研究等传统内容进行了深度改变.它增加了音乐的开放性、广泛性、、及时性、共享性与可欣赏等新特征,因其低成本实现音乐传播的平等互动与大众化.但是,“互联网+音乐”的商业性和大众化特征极大地冲击了音乐文化,也带来了“文化种族主义”.“互联网+音乐”的发展必须坚持其音乐本质,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音乐人必须坚持自己的主体性,坚持这个最可坚守的音乐内核,坚持音乐的美学本质和文化价值,并掌握“互联网+音乐”的话语权,才能重建音乐世界的精神,建构“互联网+音乐”自己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8.
好的音乐多了,喜欢音乐的人多了,但是“听不懂”音乐的人也多了。人们一方面喜欢音乐,一方面又为“听不懂”音乐而困惑。音乐究竟能不能“听懂”?音乐究竟“叙述”了些什么?这是音乐这门艺术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音乐材料的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使得音乐艺术不像其它艺术那样客易“听懂”。人们试图通过文学的形式去诠释它,但是力不从心。既然音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就要尊重它;既然音乐是供人们欣赏的,我们就可以充分享用它;既然音乐“什么都没有说”,我们就不存在“听懂”与“听不懂”。  相似文献   

9.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它是人类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体验与反映。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无不与隋感体验与反应过程交织在一起。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领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生爱好音乐奠定基础。小学音乐教学只有加强学生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振,用“情”字架起学生心灵与音乐问理解与沟通的桥梁,紧紧抓住情感这条“纽带”才能更好地实施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传统的音乐课程及其教学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也在逐步反思中国几十年来的音乐教学得失。《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四大价值以及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提倡学科综合”等十大基本理念。要求音乐教学中一定要始终抓住音乐美这个珍贵的内核,选择美的音乐作品,并深刻地挖掘音乐作品本来的审美因素,构建表现音乐美的较高标准,贯彻音乐审美的基本原则,使音乐教学进程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师生共同感受体验、享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黄卓 《广西教育》2024,(1):125-128
针对音乐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欠丰富、教学方法欠多样、教学技巧欠灵活等问题,教师可将可视化教学用于小学音乐课堂,使学生从“思维可视”“声形可视”“情境可视”中感受音乐,在多重感官刺激下领略音乐的魅力,在美好的学习体验中提升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12.
毛婷 《考试周刊》2022,(41):149-152
“五育并举”背景下,大力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依托音乐课程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美学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初中生“追逐潮流音乐”“缺乏对教材中音乐的兴趣”“音乐感知理解能力不足”等诸多现状,充分挖掘优秀影视作品音乐资源,将其融入音乐课程教学中,唤醒学生音乐学习动机,使其在优秀影视作品音乐学习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基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突出课程综合”的理念,文章以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了优秀影视作品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并随即提出了针对性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审美”与“相关文化”观念在我国音乐教育中越来越引起音乐教师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音乐群组教学”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现代音乐教学方式被普遍运用,创新“音乐群组教学”方式有利于大面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有利于使音乐教育的功能向素质教育拓展,有利于学生音乐艺术及音乐综合素养的提高。创新小学“音乐群组教学”方式能形成三种激励效应,一是竞争性激励效应,二是评价性激励效应,三是自我实现式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古琴音乐文化的影响”,和“对佛教音乐文化的影响”来审视我国传统音乐的文化背景 ,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阐述了历史各时代的文化背景 ;儒、道的“和”之音乐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影响至深。阐述了我国古代“和”是一音乐的最高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6.
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版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分为民歌体裁、器乐作品、歌舞音乐和戏曲曲艺音乐四个板块,通过以“点”牵“线”的形式逻辑呈现.在选材组织方式上体现了从“人文主题”向“音乐经验”的过渡,在内容布局上呈现了点线结合的逻辑体系,在课程音乐文化上重视对学生民族音乐文化基因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礼记·乐记》对音乐的本源与产生过程有详细的阐述,其音乐本源论——“物感说”具有明显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比西方的“模仿说”前进了一步.《乐记》是中国最早以“气”论文艺者,它以“气”论述了音乐的审美特征,论述了音乐与人的气质个性、道德情操的关系以及音乐的社会作用.《乐记》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主张以“德音”教化民众,并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8.
梁侠宾 《广西教育》2007,(12A):47-47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课标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有 8 0 0 0年历史的中国音乐是人类音乐文化史中光辉灿烂的一页 ,但整个二十世纪 ,她却被笼罩在“欧洲音乐中心论”的阴影中。建立有强烈民族色彩和风格的“中国音乐体系” ,让中国音乐回归到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正常序列中去 ,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20.
侯丹 《学子》2013,(11):77-77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中十分注重小学生自身音乐素养的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将一系列的音乐元素例如音乐语言、舞蹈动作等多种内容的相互结合,以这种活泼、综合的方式吸引小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对我国义务教育中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提升和延伸,十分注重对当代小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方式,更能够体现我国在素质教育中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