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报纸上的标题既是读者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又是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的纲要,它是新闻作品最简明、最有力的展现,图片与文字一样,同样需要认真制作标题。应当说,标题是图片新闻的组成部分,为新闻图片起好标题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理由有五:其一,新闻图片具有独立的新闻价值,有了标题可以更好地反映图片的独立新闻价值,有些图片读者往往很难从画面上看出它的独立新闻价值,但通过阅读标题就会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2.
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及制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有句行话:“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因为新闻标题不仅是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对新闻信息的传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整个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在一个新闻稿件基本确定之后,要想使其与读者见面,并且能达到预期的报道效果,产生应有的传播效果,编辑能调动的主要手段,只有版面和标题了。标题是在新闻作品和读者之间架起的桥梁,读者可以通过标题窥见新闻作品的“灵魂”,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3.
受众在看新闻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闻标题,新闻标题既具有帮助读者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作用.又能帮助读者加深对新闻内容的理解。不同的记者在写同一题材的新闻时,往往由于视角不同,制作的标题就会有高下之分,新闻的审美价值、信息含量也就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4.
朱军  盛新华 《新闻界》2006,(4):132-132,129
报纸标题特别是新闻标题“既是新闻事实的浓缩与结晶,是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新闻事实的认识与评价,是媒介对舆论的引导。”①因此,要求作者用精练的语言对新闻内容或中心思想做出最富有特色的概括,要能做到在第一时间内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因此作者在报纸标题语言的运用上趋新、创新意识很强,常常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法来制作最具个性化的标题。同时读者对报纸标题的语用参与热情也很高,他们欣赏那些一瞥就能拨动心弦的充满新意的标题,贬斥那些内容平淡无奇、语言运用缺乏基本规范的标题。纵观当前的报纸,不乏高品味的标题,但也有很多标…  相似文献   

5.
谈网络新闻标题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播可以提供远远超出传统媒体每日传输极限的海量新闻信息。然而,有一利,也就有一“弊”:对于新闻编辑来说,消息条数太多了,展示起来就不容易安排。 目前比较有规模的新闻网站都采用数据库方式处理新闻信息,读者可以采用栏目搜索或主题词搜索的方法,查找所需要的内容。不过,当日的新鲜新闻不仅要人数据库,更须放在网站最显眼的“货位”上展示,因为它们是最鲜活、最能吸引读者的内容。 网络新闻标题的限制 展示新闻最简单的和最经济的办法是列出标题。报纸或杂志的新闻编辑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过,报纸杂志的标题制…  相似文献   

6.
傅克强 《新闻前哨》2012,(10):81-82
如何使新闻作品的标题,具有能够勾住读者的眼球.并煽起其内心冲动的要素——可读性呢?这是标题制作艺术的关键所在。一、标题的可读性与新闻事实标题是新闻的组成部分.是对新闻的概括、提示或评价,是新闻内容最凝炼、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因而它必须以新闻内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并担负起传递新闻的重要使命。以最恰当的形式、最恰当的语言,将最能体现新闻价值的那部分事实提炼成标题.是体现新闻编辑业务素质必不可少的功力。  相似文献   

7.
论英语新闻标题的写作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文体的主体结构是由标题(head line)、导语(1ead)和正文(body)三部分组成。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通常被视为新闻的文眼,它用简练的文字浓缩了新闻中最主要或最值得注意的事件,简明扼要地向读者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好的标题如同一则新闻广告,能有效地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勾起读者读新闻的强烈欲望,使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找到当天的报道重点或个人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说在多数情况下,标题的好坏决定着读者对一条新闻的取舍。因此,本文就英语新闻标题的写作特点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给新闻做标题是一门艺术。同一条标题.出于高手之笔,往往引人人胜:出于平庸之手.常常叫人恹恹欲睡。好的标题.要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新闻中的事实.要使人似乎看到、听到、嗅到、触到正在变动的新鲜事儿。所以,标题(作动词用)是一门要紧的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应该纳入新闻工作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张耀祥 《传媒》1999,(3):29-30,21
标题在报纸新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但是读者选择新闻的向导、阅读理解新闻的纲要,而且是满足读者扩大新闻信息需求的"浓缩铀".制作得当的标题往往就是新闻的主题和"眼睛".鉴于标题在报纸新闻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尤其是编者必须花苦功下气力,构筑能对读者产生巨大视觉中击力的"核反应堆".  相似文献   

10.
丁波 《记者摇篮》2000,(9):22-23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既是新闻内容的精华所在,也是引起读者兴趣,引导读者阅读稿件的重要手段。在各种题材的新闻报道中,会议新闻的标题较难制作,固定不变的议程模式,内容涉及广泛的会议报告,常常使记者、编辑在制作标题时绞尽脑汁,难于创新。特别是每年一次的“两会”报道,程式化、老一套的标题充斥版面,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读者打开报纸,要看什么,先看什么,取决于标题。有人称:标题是报纸的"广告"、"窗口"、"索引"。读者从标题中大体可以判断出新闻的价值及可读性。如何把标题制作得诱人传神,是编辑记者苦苦追求的目标,是关系到新闻能否影响读者或能否被读者愉快地接受的成败之笔。制作标题心里要装着读者  相似文献   

12.
忻志伟 《新闻战线》2012,(5):99-101
报纸编辑在制作标题时,一定要注重创新,倾尽全力精制"卖点"标题,其目的只有一个——将报纸的新闻及观点"卖"给读者即消费者。"好标题能吸引读者对新闻的注意,如果没有这些标题,新闻则可能被忽视。如果标题未能很好地推销内容或吸引读者的注意,当日的最佳新闻也可能会影响甚微或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这说明了标题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新闻标题是在新闻事实之前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介的简短的文字,常被称为"新闻的眼睛"。①对于网络新闻标题来说,标题肩负着比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更加重要的任务,因为在网络新闻标题  相似文献   

14.
新闻的标题除了具备一般文体标题的提示功能外,还具备其他文体所不具备的信息概括功能,即提取新闻的主要信息构成标题,从而有利于受众接受,掌握新闻的信息主题。同时为了表达传播者对新闻内容的价值评判、提示新闻的重要程度,新闻工作者在拟制标题的时候,常常美化调剂版面,使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跑时政新闻的经验,总结出增强地方纸媒时政报道可读性的"路径"。突出民生视角,让新闻更"实在"读者看报一般从标题开始,然后有选择性地看一些有兴趣的内容,党报如果从民众的视角出发,在标题中体现对民众需求的回应,就能赢得读者的阅读兴趣。实际操作中,突出时政新闻标题的民生视角也有一定的方法可循。首先,作为新闻标题,有一个共通的原则,就是把新闻中的关键字和有价值的内容结合起来形成标题,这也适用于时政新闻。具体到时政新闻这一类新闻的标题来看,要把新闻中带有新内容的元素和民众最关心的元素作为标题的组成  相似文献   

16.
正新闻标题,是报刊上新闻和文章的题目。何谓题目?"题目是文章之首"、"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看到:题,"额也",目,"眼睛"的说法。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报纸新闻的标题是连接读者和新闻内容的桥梁,特别在当今争夺读者眼球的时代,着手抓好新闻标题的制作质量,强化新闻标题的可读性,对于增强报纸的市场竞争力有着深远的意义。让新闻标题成为"亮眼"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眉清目传  相似文献   

17.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往往能引人人胜,帮助人们选择他所需要的新闻信息,从而更进一步引导读者理解该新闻的精神实质。那么,如何才能把标题制作成美丽的眼睛,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呢?  相似文献   

18.
迟国维 《新闻三昧》2004,(11):28-29
看报看题。报纸标题首先应该告诉读你这条新闻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记编辑善于以准确和简练的语言把报道内容中最主要、最精华的东西提炼出来体现在标题上,从而使读一看标题就能马上知晓报道的大致内容。标题应成为读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让读在最短的时间内知晓报道的新闻价值所在。因此,记和编辑有责任在标题上做出明显的标识,帮助读对新闻信息作出快速准确的选择。当了二十年的编辑,有了一点体会,特简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新闻标题的易接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网络新闻媒体迅速发展。它独特的、图、声兼备的优势,对传统新闻媒体产生了严重冲击。从新闻受众角度来讲,网络新闻在接受方式、接受心理、接受习惯等方面与传统媒体相比都有了明显的不同。受众对网络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性已经形成,标题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格外突出。标题已经成为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  相似文献   

20.
焦雅奇 《新闻窗》2012,(4):126-126
标题又称题目,就是用精炼的词语,对新闻的内容与中心思想(主题)进行富有特色的浓缩和概括,也就是新闻内容的精粹。报纸编辑部通常用标题来概括、评价新闻的内容,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