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琴 《文教资料》2011,(29):17-18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作为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问——生态批评为我们解读《老人与海》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生态批评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老人与海》中所体现的生态意识,认为它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鞭挞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念,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呼吁了人类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的恶化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哲学关注与讨论。其中,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是具有代表性的两大类别,它们各自具有自身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生态中心主义虽然承认自然中其他生命的价值,但是人们无法理解人以外的生命的价值。因此,人们只能从人类的立场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兼具人文精神,不断改进与发展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生态主义的视角,揭示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所体现的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揭露工业革命给自然环境和人类身心带来的污秽,传达了作者劳伦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和"回归自然"的主张。本文结合生态批评的理论,主要倡导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力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归根结底是由"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所导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一种发展性价值,是指基于"生态的价值"基础之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行动,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而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主要表现在:帮助人们形成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责任感和生态责任感:帮助人们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帮助人们树立整体利益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的实现是人类认识和创造其价值的目的与最终归宿.而灌输和接受是其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甲林 《红领巾》2004,(4):38-39
人类中心主义根本否认自然的价值、生态中心尊严和权利,割裂了人与环境的共存和谐关系,其结果严重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生态平等的思想唤醒了人们的生态意识,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至所有存在物.但是,生态中心论者认为自然与人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否认人的主体性,把这种理论付诸实践,同样不利于人类的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崭新理念,是我们今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D·H·劳伦斯小说《虹》中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内涵,认为小说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父权制统治对自然与女性的迫害,呼吁消除文明与自然及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体现了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指出在探索人类自然、男女两性的关系方面,劳伦斯的思想与20世纪末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相契合,研究劳伦斯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范式,生态批评是以生态中心主义为主导、聚焦自然与文学之内在关系的文学批评理论。从生态批评视阈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刻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生态批评解读,实现英美文学教学的教育与感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伦理观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平等观,具有社会伦理关系结构双重性、人类文化价值理念生态化与实践性的特征。这对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确立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唤起我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良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桂永才 《海外英语》2020,(7):180-181,189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作品饱含鲜明的生态批评思想.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从女性主义批评、形式批评、神话原型批评、心理分析批评等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以他的著名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捕蝶者》《魔法师》为例,深入挖掘小说中蕴含的大量的生态思想,揭示约翰·福尔斯的生态批评旨归:倡导人们弃以自然的征服者到自然的保护者,弃以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启发人们要处理好自己与自然、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才能摆脱生态危机,实现人和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传统生态价值观可以分为人类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传统生态价值观具有可借鉴的科学成分,但也存在认识误区。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是对传统生态价值观的继承与超越。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将价值对象转向自然,实现人类价值的自然扩展;主张在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之间有所选择、有所取舍,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主体与主体性规定到具体的价值关系中,否定人类绝对主体的观念;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主体间性实践,从而实现二者和谐共进的终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