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部分主张土地私有化或者准私有化的学者以权利作为讨论土地问题的起点,又以权利建设作为解决问题的终点,从而建构了一个封闭的自我循环系统。如何拨开围绕着土地制度的诸多迷雾,彻底打破权利的神话,以真正理解中国农村地权的逻辑,这正是贺雪峰新著《地权的逻辑》最鲜明的指向。  相似文献   

2.
2008年9月30日,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谈话,指出: "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由此可见,决策层在农民土地权益上加强了政策巩固,在城市化、工业化等诸多要素中积极寻求内在平衡与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因为有了土地,我们的生命才得以延续,我们的后代才能不断繁衍,我们和子孙才能拥有溪水、绿地和花园。 如果要问,谁最珍视土地,谁对土地最有感情?我想所有的人都会回答:农民。  相似文献   

4.
副刊三问     
李伟明 《新闻窗》2012,(5):57-58
由于笔者做过较长时间的副刊编辑,又是副刊的热心作者,且一直是副刊的忠实读者,虽说由于工作岗位的变动,不再具体从事副刊编辑工作,但对报纸副刊的感情不变,故以书面形式提出如下问题,看看是否值得副刊界同仁关注或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5.
土地新政抉择:利字摆哪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争执的根本在于在农民利益与经济建设成本之间如何平衡。” 如果征地补偿在现在的基础上提高,工业用地和城市房地产开发用地成本也会提高,工业发展是否会受到影响?城市居民是否会支付更高的房价?这些都是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记者三问     
三问之前,先说几句题外话。一位记者,晚上在家埋头写稿,媳妇大人给他端来一杯茶,往桌上一放,随即叉手言道:“没明没黑地写,谁爱看你们那些废话呢?”这位记者一愣,如梦方醒地停下来,“是呀!成天写稿,很少想人家爱看不爱看。”如此自言自语一番之后,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把写好的几页稿纸给撕了。这是个真实的镜头,摄自我的一位同行的家里。后来我们三个人议论了起来,觉得记者应把读者称“爷”。吹牛的还称其“侃爷”呢,默默无闻的千百万读者,为什么不能称其“爷”呢?商人把顾客称为“衣食父母”,领袖人物常常把百姓称为“父老兄妹”,我们这些希望读者听信自己写的记者,不该叫声“读  相似文献   

7.
编辑三问     
编辑工作是报纸工作的重要部分,各类题材的报道要经过编辑统筹安排,才能充分反映办报的意图。新闻是客观的,但对新闻如何处理,则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显而易见。报业发展赋予编辑更多的“内容”。编辑已不再是纯粹为他人作嫁衣,你还要为记者出点子,参与报社重大报道和策划,从“幕后”走上了“前台”,这也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个合格的编辑,不妨经常问问自己三个问题。一问:自己编排的版面有没有错这实质上是个把关问题,也是编辑工作最起码的要求。编辑把关,主要应把好五个关:政治关、政策关、策略关、事实关、…  相似文献   

8.
新闻三问     
蒋剑翔 《新闻与写作》2004,(8):40-40,43
我一向喜欢读人民日报,非常崇拜这张报纸。但常常读,也常常会读出一些毛病,或说疑问来。当然,这些疑问在其它报纸上更多。这里,顺手从人民日报和江南时报上拈来三则疑问,有些代表性,姑且曰“新闻三问”。“问”之不当,还望诸君赐教。  相似文献   

9.
采访三问     
个别交谈是记者(还有通讯员)采集新闻素材的主要形式。有经验的记者大都有一套与众不同、行之有效的交谈方式。或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或迂回包抄、旁敲侧击,或妙  相似文献   

10.
一个媒体,敢不敢搞舆论监督,是这个媒体有没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标志。中央电视台近些年为什么颇受观众好评?原因之一,就是它舆论监督搞得好,办了一个响当当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其实,舆论监督之重要性、必要性,没哪个总编辑、台长不懂。为什么明知道重要却又不那么起劲甚至很不起劲呢?除主观原因外,客观原因是,舆论监督确实不好搞,稍有不慎,就会捅大漏子,吃不了兜着走。现在的问题是,舆论监督不是不想搞、不能搞,而是究竟如何搞,怎样才能搞得更好?以笔者体会,搞好舆论监督,学问其实挺多,不妨问上三问。一问:…  相似文献   

11.
三问董加耕     
今年元月,中央电视台“万家灯火”栏目组采访董加耕,记者吉光华三问董加耕,才从董的嘴里得到了他想要的内容,其间的曲折让人思索。作为栏目借用的摄像人员,我目睹了采访的全过程。“万家灯火”是一个以普通百姓家庭生活为立足点,揭示社会、人生本质现象的栏目,其中的一个子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试播于2003年5月1日,正式开播于2003年7月1日。新闻频道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新闻报道和播出,主要  相似文献   

13.
黄瑞卿 《声屏世界》2006,(11):56-56
电视新闻现场导语是电视新闻报道中大量采用的极具个性化的表现形式,现场导语运用得法得体,不仅有助于拓展报道手法、深化报道主题,而且能够大大增强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展示和张扬出电视媒体的个性魅力,使电视新闻具有更加色彩斑斓的艺术元素。笔者认为,记者做现场导语之前,应回答好三个问题:一问:为什么要做现场导语。现场导语是记者在采访现场即兴所说并由摄像机记录下来的新闻导语。它的目的和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闻现场;切入新闻主题;概述新闻事实;突出电视特色;引导观众关注。在很多情况下,现场导语具有“不可再现性”,…  相似文献   

14.
湖北日报编辑部专题召开见习记者座谈会,听你们谈体会,说认识,提建议。你们充满朝气,思想活跃。你们选择了走记者这条路,毅然决然,正像刚才有年轻同志讲的,要以此为荣,乐此不疲。我也作个发言,主要与大家讨论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漳缎三问     
2014年深秋,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迎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苏州丝绸博物馆书记、副馆长王晨,苏州工业园区家明织造坊坊主周家明.他们各自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前者是漳缎织造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者是从事丝绸生产多年的传统手艺人.二人同时到访,为的是中心库房里新发现的24件丝织品祖本与10多件漳缎样本.经过谨慎鉴定,确认这些祖本正是目前外界已很难见到的漳缎祖本,而之前我们一直误以为是宋锦祖本.那么漳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丝织品呢?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对漳缎的三个疑问.  相似文献   

16.
17.
“采编播合一”是主持人节目的发展方向吗? 现在一提起节目主持人或主持人节目,就首先要想到“采编播合一”。采编播合一,这曾是许多主持人的追求,可是追求多年以后才发现,所谓“采、编、播合一”并非主持人节目和节目主持人的理想境界。何有此说?根据有二: 其一,必要性不足。 首先,从传播者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电视节目正是分工合作的产物,它涉及采访、拍摄、写稿、播音、制作、音响等许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有技术性的,也有艺术性的。分工合作的好处就在于综合利用和充分发挥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优势,从而保证了节目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8.
俗语说,水火无情,洪灾、火灾、旱灾、地震等等自然灾害,往往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自然灾害较为频发,特别与台风结"缘"最深.每年五六月至八九月,台风接二连三光顾,狂风暴雨之下,洪水为患,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助虐,房屋倒塌,田园绝收,道路损毁,通讯中断……非亲历者几乎无法感受台风之暴烈.搞好抗击台风的宣传报道是福建各媒体的必修课,也是相互之间倾尽全力竞争角逐的战场.  相似文献   

19.
一、资源的统与分以什么为标准 在近些年国际传媒业多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有效整合资源,做强而不仅仅是做大媒体已经成为国内传媒业的迫切之举.  相似文献   

20.
话语即权力。福柯说,“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所谓话语权,就是人们掌握媒体对文化价值、行为规范进行传播,并影响大众思想和行为的权力。话语权的问题,往往和传播介质、传播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创制文字、发明造纸术、印刷术,发现电磁波……每一次重大的传播介质和技术革新。都会重构传播格局,也会决定谁拥有或取得话语权。互联网技术的诞生及广泛应用,同样对以报纸、广播和电视为主的传统传播格局造成深远影响。不仅是媒体形态变迁,更重要的是,原本由传统媒体占据的话语权也在经历解构、转移、分散、重塑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