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迅速传播,对高校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不断加强。在其影响下,高校部分女大学生婚恋追求方向迷失、婚恋目的功利化、婚恋责任淡化、婚恋思维缺乏理智。究其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学校教育、新媒体、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特质及女大学生现实的婚恋困惑等诸多因素的负面冲击,通过这些症候式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试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浩 《文教资料》2009,(13):195-196
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婚恋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婚恋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教育部解除大学生婚姻禁令后,有关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成为高校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针对高等院校大学生婚恋现状,必须以道德、理想、责任教育为背景,分析和研究婚恋观教育的道德内涵和社会内涵,把友情、爱情、责任、事业、婚姻、法律作为根本内容,并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公共选修课之间的相互渗透,为婚恋观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在大学生婚恋观教育中,集知识性、指导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结合大学生性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获取多元化教育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婚恋观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新现象、新变化。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有责任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念,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这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提升思想价值引领,从社会、高校、家庭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模式,通过构建由外及内、由浅及深、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新模式,构筑起大学生婚恋观的培育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婚姻禁令的解除,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在进行婚恋观教育的过程中,把婚恋主体的自我责任、相互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作为教育的本质内涵,采用舆论引导、名师指点、典型诱导、榜样示范、优化环境、陶冶情操等教育方式,可以有效地让大学生修炼道德,完善自我,使责任感渗透于恋爱婚姻的始终。  相似文献   

6.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在婚恋观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指导当代大学生在正确婚恋观下健康成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入手,从内容和形式上深入研究适应当代大学生婚恋现状的教育模式,以增强高校婚恋观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婚恋观是女性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时期所持有的婚恋观对女大学生的人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女大学生在婚恋中存在的问题,从时代大学生的特点需求以及教育的有效性出发,帮助女大学生正确处理两性情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成为女大学生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提供了社会条件,大学生的婚恋现状为婚恋观教育创造了现实基础。因此,高校必须重新审视影响大学生婚恋标准的因素,强调大学生坚持婚恋的基本原则,并且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导,使大学生自觉增强婚恋责任感、道德感和法律意识,调适心理,增进健康,把握婚恋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9.
婚姻与恋爱是处在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必然要面对的一个话题,高校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高度重视婚恋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文章对宁波市大学生的婚恋观与婚恋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婚恋教育的主要问题,提出借助课堂教育资源、校园文化平台和网络信息媒介等载体对青年大学生开展婚恋教育与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家庭责任感方面入手,剖析大学生家庭责任现状和新时代的女生婚恋观,论述家庭责任感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密切关系。指出培养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应加强女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关注女大学生婚恋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1.
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和婚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高学历人群的婚恋观,主要涉及大学生的婚恋现状和特点,如恋爱观念、恋爱动机、择偶标准、婚姻观念、两性观点等,有的研究影响当代大学生婚恋的因素,如社会环境、教育环境等。但是,专门针对女研究生婚恋观的研究相对较少,而根据女研究生这一特定群体提出婚恋教育和辅导建议的就更少。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生活中被寄予厚望的最重要的群体,他们婚恋观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婚恋观不仅影响大学生个人的一生,而且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前提是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规范婚恋观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工作者有据可依。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拓宽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渠道,增强婚恋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生活中被寄予厚望的最重要的群体,他们婚恋观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婚恋观不仅影响大学生个人的一生,而且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婚恋观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前提是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规范婚恋观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工作者有据可依。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拓宽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渠道,增强婚恋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在婚恋观的构建过程中,既要正视盲目追求现代性所带来的认识误区,又要考量传统婚恋思想中的美德伦理。实践意义上,物化与享乐主义思想,逃避义务、虚无责任的态度,违背善良风俗、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不利于积极婚恋观的培养,而贤贤易色、相济相生、互敬互爱、忠贞不二等传统婚恋道德有助于健康婚恋观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江苏理工学院在校女大学生为例,从婚恋态度、择偶要求和家庭分工三方面调查分析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新特点,为当代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婚恋观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恋爱和婚姻是大学校园现实而又敏感的话题,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领域。文章对大学生婚恋观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研究大学生婚恋观的重要性,在调研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婚恋情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提出加强高校大学生婚恋情感教育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女大学生的婚恋观,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与成才,更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社会风气的导向。笔者在对5所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婚恋教育中的作用、差异和局限的分析,提出建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模式,以对大学生进行系统而科学的婚恋观教育。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婚恋观教育工作也必然要不断地更新。其关键就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关心人、尊重人、激励人作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对策是:充分利用两课,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婚恋道德;重视性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性道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婚恋心理素质;加强对大学生婚恋方面的教育和管理,处理好学生维权和学校管理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电视相亲节目的兴起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需要,但在实现服务、娱乐功能的同时,也传播了拜金主义等不健康的婚恋价值观,有必要加强对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这就需要规范电视文化,弘扬主流婚恋观,强化责任意识,凸显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麦熙舜 《考试周刊》2008,(6):124-126
当代大学生处于全面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恋爱现象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十分普遍.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探讨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