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英国符号学家苏珊朗格说:“当某种感情被完美的表现出来时,我们就说这件艺术品是优秀的;当某种感情未被完全表现出来时,我们就说这件艺术品是粗制滥造的……”中学生写人记事怎样才能“完美地表现”思想感情呢?一个重要方法,就  相似文献   

2.
小孩看戏,最怕的是戏中的人物坐下来唱——其实又何止是小孩呢?你咿哩哇啦的老是坐在那儿,能不令人感到单调、乏味?写人的作文同样如此——“人物”不动,单凭你说如何如何伟大、可人,是怎么也感动不了读者的。唯有让人物“火”起来,自己走到前台说拉弹唱,用自己的真实形象去感染读者,才能激起读者心中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九义”教材中,《孔乙己》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为此,本刊特意组织了几篇章,力求从细微之处开掘,多角度地条分缕析,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孔乙己这个艺术形象,认识他所处的那个吃人的封建礼制化社会,进而在考试中左右逢源。  相似文献   

4.
记得初上网时,在QQ上聊天,开头总是问:“你在哪,多大了,也是小学五年级吗?”如果对方一下子不理我了,肯定就是个叔叔或阿姨。就这样,我认识了一些年纪相仿的朋友。聊多了无话可说,便相约在“中游”下五子棋。我想,对方一定使诈,要不怎么输的总是我。看着那负几百的分数,真不敢说自己是哪个学校的。  相似文献   

5.
初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每天晚上和我一起骑车回家。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喜欢在一起胡说八道,喜欢在一起讨论看过的浪漫故事。有一天,她讲一个故事给我听,说是一个孤独的女孩子在圣诞节的晚上,独自坐在街头数经过的男生,数到第九十九个时,她走过去,请他陪她过这个圣诞节。于是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  相似文献   

6.
精彩瞬间     
我是《广东第二课堂》的小记者,平时,我总爱拿着照相机到处转悠,我们班的同学都成了我照片中的主角。闲暇时把这些照片拿出来翻翻,嘿,还真有意思!就让大家看看我的几张得意之作吧。  相似文献   

7.
“嘟……嘟……”船慢慢地离开岸边:“等等我……”她挥着手边跑边喊。船员重新把板桥从船上搭下来。  相似文献   

8.
我,实在嫉妒别人暑假的快乐,对于我,它实在是可有可无的。回家路上,车子一路颠簸,小中巴拥挤热闹,车厢里弥漫着汗臭味。但,我还是希望车子开慢一些,路长远一些,最好是没有尽头。  相似文献   

9.
当我还是个黄毛丫头的时候,心里总是想中学生活一定是神秘的。但当我读了中学后,才知道中学生活是紧张、刺激、快乐的。  相似文献   

10.
戴兰 《中学文科》2004,(7):10-10
问大家一个,小儿科的问题:1 1=?也许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就是等于2么。”其实不然。请看一组数据:  相似文献   

11.
曲欢 《广西教育》2004,(2C):4-6
不论你我,在这些岁月里,秉赋着自己的坚强,徜徉在这样的年龄里,说着同样高贵的“痴语”,流着同样晶莹的泪。我们在花季里迎风呼吸,为快乐绽放笑容;我们初识世界,我们为所谓的自由欢呼。“我们渴望自由与独立!”这便是青春的宣言。在渴望自由与独立的成长过程中,也许你会渐渐发现,自已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像是一堵无形的墙把自己与父母分隔开来。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与父母沟通,这是一个过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13.
《局外人》3     
在同学们的建议下,我们的书吧正式开张了,进来坐坐,我们将为你送上最美味的精神大餐。 周末的午后,阳光点点,舒服地坐在沙发上,打开散发着油墨芬芳的书本,让我们开始一段奇妙的旅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上一学期,以“锦毛鼠”自称的我们几个,与班主任之间的猫鼠冲突愈演愈烈,“猫”终招架不住而举了白旗。于是几天了,还没有谁愿意来当我们的后继班主任呢。过了几天没有专人管束的生活,倒也觉得了无生趣。  相似文献   

15.
作文面对面     
《初中生学习》2005,(5):23-27
  相似文献   

16.
在家里,只要一提起爸爸,我就会摇头。唉,他优点没有多少,缺点倒是一大堆,但有一点他还是挺风趣的。  相似文献   

17.
张颖 《中学文科》2004,(12):23-23
很难用确切的语言去描绘一个16岁的女孩子,她既是浪漫而富于幻想的,也是现实而多愁善感的。处于这个年龄的我,就曾做过这样一件傻事。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支一流的“英雄”牌钢笔,我非常荣幸能作为奖品奖给一个爱写作的学生。在热烈的掌声中,我被送到了新主人的手里。  相似文献   

19.
江湖风云,焉有宁时?瞧,我们这个班,不是昨天阿强挑染了头发被严父慈母揪到办公室,就是今天两位女侠发动“扔书大战”,整个教室”唯解漫天作雪飞”,直到老班神兵般从天而降……  相似文献   

20.
张宁  马正扬 《中学文科》2004,(12):32-32
他,是一个自称“马路对面走来的人”。他,是一个自称“什么事都干过的人”。他,是一个自称“与众不同”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