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雨 《科学启蒙》2015,(Z1):95-96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人把良医与良相并举,可见世人对良医的期盼,不亚于对良相的渴望。在古代,留下了不少中医妙联,读来意趣横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府时,常与当地著名中医庞名安切磋医道,谈联论对。一次,庞老中医吟出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苏东坡心领神会,对出下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庞老先生见院中翠竹葱绿茁壮,灵机一动,赞道:“中暑最宜淡竹叶。”苏东坡随口对道:“伤寒尤妙小柴胡。”他俩品茶谈天,论医对联,真是棋逢对手,人逢知音。以上两联中的“枳壳、防风、陈皮、半夏、竹叶、柴胡”都是中药名,巧妙地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学而优则仕,遭奸臣暗算,流放黄州;庞安常,弃仕从岐黄之术,造福乡间。两人都博学多才,知医药,爱字画。"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秉性相投,一见如故,遂成莫逆之交。苏东坡离黄后,他们仍以笔墨继续神交。多年的交往传奇,真情厚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艺术遗产和道德遗产。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千百年来良医们将精湛的医术与慈悲的心怀融于一身,挥去病痛的阴霾,以造福于人类。福建省著名中西医结合医学专家范元芳就是这样一位时代良医。为此,记者采访了范元芳。  相似文献   

4.
古人语:“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而良医,名医,不是像名星那样靠金钱去“包装”。烟台市万华医院业务院长、全国著名泌尿科专家郭同本教授在多年的医疗实践中,凭着高超的医术赢得了患者的信赖。他曾任: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山东省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移植透析学会全国委员荣获坦桑尼亚卫生部颁发的最高荣誉证书。载誉归来后又荣获中国卫生部颁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诚以救人之急。相之良,则安天下。医之良,则治病救人。当今社会是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增大,很容易患上各种或轻或重的精神疾病,尤其是年轻人,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的磨练,意志薄弱,各方面承受力较差,是精神病的高发群体。据专家统计,目  相似文献   

6.
吴昊 《语文知识》2001,(4):27-28
古人吟诗赋对,往往匠心独运,智慧频出。在自己的诗中或联语里巧布“天窗”,使其充满机趣和妙韵,既引人遐思,又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相传,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以及苏门弟子黄山谷在一起评文论诗,互相题试。苏小妹出了一联带有“天窗”的诗句:“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要苏、黄二人在“天窗”上各加一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古就有"不为良相,宁为良医"之说,古来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都曾以"悬壶济世"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今无论是专业的医学类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里的医学类专业,也成了很多考生在志愿填报时的热选.那么,选择医学类院校(专业)在志愿填报时需要"防"些什么?本文就试图从这些方面给考生一些提醒.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古就有"不为良相,宁为良医"之说,古来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都曾以"悬壶济世"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今无论是专业的医学类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里的医学类专业,也成了很多考生在志愿填报时的热选.那么,选择医学类院校(专业)在志愿填报时需要"防"些什么?本文就试图从这些方面给考生一些提醒.  相似文献   

9.
正苏轼,号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上,苏东坡给后人留下了诸多与"绝对"有关的轶事,读来别有一番情趣。东坡煮雪传北宋苏东坡在真如教寺院的亭子里煮雪烹茶,和尚遂把亭子改名为"东坡煮雪亭",请秀才题联曰:"东塔寺东坡亭东坡煮雪,雪瑞年丰"。一直无下联。直到八百年后的1904年,有人在杭州西湖畔发现"西泠印社",遂对出:"西湖边西泠社西泠观书,书奇画异。"真乃妙趣天成。  相似文献   

10.
<正>苏东坡的一个门生,春寒时节独坐家中书房,天上下着毛毛细雨,他见冷雨滴窗,便触景生情,吟成一个单联: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此联极妙处在于"冻"可拆为"东"和"两点水","洒"可拆为"西"和"三点水"。门生沉思良久,迟迟未得下联,暂且搁下不提。几个月后,他又想起此联,依然对不上,便去请教老师苏东坡。当时正值暑天,苏东坡不忙应对,却拿起刀来,切开西瓜待客。门生见老师总不开口,便急催:"请恩师赐对。"苏东坡笑了笑说:"刚才我不是对给你了吗?"门生道:"老师尚  相似文献   

11.
正在儒家文化居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儒医是对医家最高的称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是当时儒士信奉的箴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医去除了"忠君""等级观念"等糟粕,保留了"爱人""治学"等精华,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世界著名血液病学专家王振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其名字中的"义"字即出自儒家文化中"五常":仁、义、礼、智、信。纵观他的行医、为人,若用两字概括,盖"儒医"是也。  相似文献   

12.
1.东坡对小妹一天,苏东坡与苏小妹在花园里饮酒赏月。下酒菜中有一碟切好的咸鸡蛋,苏小妹便指着咸蛋出了一个上联,叫苏东坡对下联。她出的上联是:剖开舟两叶,内有黄金白玉;苏东坡按说也应以桌上物品对下联,可是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饭后,侍女端上来一盘石榴。苏东坡剥开一个石榴正要吃时,下联有了。道出来是: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相似文献   

13.
范仲淹在邓州践行民本思想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出身宦门,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浸染,同时幼年命运不济,历经了社会底层的贫困和苦难,故而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民本思想.他青年时就誓言"大丈夫当以利泽民生为务"(<范文正公集·年谱>),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古就有“不为良相,宁为良医”之说,而今无论是专业的医学类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里的医学类专业,都成了很多考生在志愿填报时的选择。那么,选择医学类院校(专业)在志愿填报时需要“防”些什么?本文将从以下方面给考生一些提醒。  相似文献   

15.
东坡曾在给弟弟苏辙的信中说:"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吾".实际上"追和古人"并不始于他,李贺便有《追和柳恽》的诗作.但是,东坡却是大规模地次韵而和古人的开先河者——其实绩就是一百零九首和陶诗.苏东坡是陶诗最早、最狂热的推崇者之一.他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  相似文献   

16.
添字联拾趣     
所谓添字联,是指在原对联的前面或后面增添字词形成的一种变体联。这种变体联在内容和意境上与原联有极大反差,颇具意趣,使人读后忍俊不禁。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年轻时曾撰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人指点,在上下联前面各添两个字:"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两  相似文献   

17.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1,(18):30-31
苏东坡的父母一共生了三男三女。苏东坡在男孩中排行老二,所以又名和仲,仲就是老二;苏辙是老三,又名同叔。古人有"孟仲叔季"排序法,也有按"元亨利贞"排序的。苏东坡有个哥哥叫景先,大约在东坡三四岁时夭折了。所以后来就剩苏轼、苏辙兄弟俩。苏轼曾写诗说:"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苏氏二兄弟,在嘉祐元年(1056年)进京赶考,哥哥二十岁,弟弟十七岁,双双考中了进  相似文献   

18.
逸信 《高中生》2011,(4):21
短联:单副联文在7字以下(含7字)的称为短联。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朋友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贡父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此联道:"真乃天造地设。"  相似文献   

19.
文人吃趣     
正古今中外不少文人,面对佳肴美味、粗茶薄酒,抑或进餐时突发的变故,常能机智地"幽"上一"默",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论诗做联,也常常互相取笑,从中得到极大乐趣。佛印虽是出家人,却不避荤食。一天,他炖了4条小鱼,正要吃,抬头一看,苏东坡进了寺门。他心想:"早不来,晚不来,一吃鱼他倒来了,先不给他吃。"佛印急中生智,顺手把敲的磬翻过来扣在鱼盘上推到一边。苏东坡一进庙门就闻到香喷喷的鱼味,心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可以享口福了。"挑帘进门一看,佛印吃着米饭,桌上只有一碟蔬菜。佛印也很大方:"学士驾到,与贫僧一起吃粗饭吧。"苏东坡只好坐下来吃饭。他边吃边  相似文献   

20.
添字联拾趣     
<正>所谓"添字联",就是指在原对联的前面或后面增添字词变成的一种变体联。这种变体联在内容和意境上与原联有极大反差,颇具意趣,使人读后忍俊不禁。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年轻时曾撰联曰:"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人指点,在上下联前面各添两个字:"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两联对照,可见其志向之宏,决心之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