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学校飘满书香,让书香沉浸校园里每一个人的心灵,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书香的影子,让书香浸泡的校园里的小草和小花长得更加茂盛!  相似文献   

2.
让学校飘满书香,让书香沉浸校园里每一个人的心灵,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书香的影子,让书香浸泡的校园里的小草和小花长得更加茂盛!  相似文献   

3.
周兴国 《中学教育》2011,8(2):25-29
人的精神性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人的精神性发展包括求知、行善、致美等方面,其形成有赖于以一种精神来陶冶人的学校教育.现实中的学校教育正呈现出一种非精神化的倾向,功利主义成为学校教育的主导性思想,由此而于无形之中对年轻人的精神成长产生诸多消极影响.为此,学校教育必须要摒弃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功利性倾向,让学校成为学...  相似文献   

4.
一位朋友得知我在写关于分享的短文,特发来短信,这里录下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与大家分享:“分享是精神的共舞与奏鸣,是至高的理喻与尊重,是心灵的交融与期待,是文雅、文明与文化,让我们分享彼此的分享。”  相似文献   

5.
乡村学校是我国大教育事业最基层的组织单位。余庆县龙家小学就是贵州高原上的一间乡村学校。近年,学校与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需求研究》课题组联合,进行《建设乡村教师发展学校的精神家园》的课题研究,这是学校实践研究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学者关于大学人文教育现状及后果的研究与思考方兴未艾。大学人文教育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大学培养人才应该关注其在学识、道德和美感的全面实现。完善大学人文教育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标本兼治的方向,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迫切性。应使大学生“精神成人”,让大学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卫纲  于恬 《江西教育》2007,(4):40-41
这是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校长杨川美心中的希冀:“教师一周有五天在学校工作,学校有理由成为教师们的精神家园。教师们可能不会成为物质上的富翁,但他们可以成为精神上的贵族。在这里,老师们可以快乐地工作。可以静下心来阅读、沉思,可以提高自己的索养,丰富自己的内心。我们能做的就是创造一个适宜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优秀的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学校的名片。打造教师队伍,犹如设计一张张富有生命力的“名片”。  相似文献   

9.
卫纲 《江西教育》2007,(7):40-41
这是江苏海门市实验小学校长杨川美心中的希冀:"教师一周有五天在学校工作,学校有理由成为教师们的精神家园.教师们可能不会成为物质上的富翁,但他们可以成为精神上的贵族.  相似文献   

10.
马熙茹 《学子》2003,(1):19-20
创新是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努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科技力量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一所学校能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竞争。创新教育不可避免地应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无疑给我们的教育提出  相似文献   

11.
《当代教育论坛》2008,(6):F0004
黄龙学校位于“全国文明村”——黄龙新村,毗邻黄花机场,交通便利,周围环境秀美。  相似文献   

12.
和谐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学校发展就会受到阻力,就难以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我们以"依法治校,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以和谐环境育人"为宗旨,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校园成为教师们成长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张正邦 《上海教育》2012,(12):60-61
校园是教育的场所,它不仅应该为教育提供基本的硬件支撑,而且应该参与到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之中,成为师生的文化与精神家园。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处上海西南隅,毗邻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园区,处在上海师大、康健公园和桂林公园环绕的三角地带。与很多沪上学校一样,上师大附中的面积仅30多亩,但是,狭小的空间并没有影响学校的环境建设,相反,经过若干年尤其是近十年来的精心规划和改造,大到校园的整体规划,小到每一处校园艺术品的设计,处处都映照出"让每一个师生都得到充分和  相似文献   

14.
余佑红 《辽宁教育》2012,(14):10-11
一所理想的学校应该使教师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出最大潜能,心情愉悦地工作,享受学校生活,让学校成为教师的精神栖息地和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近年来,我校探索"三引领两活动"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升了教师素质,促进了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者意识到,要适应教育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学校文化。于是,不少学校从美化校园、树立形象、创建品牌等举措入手,试图建设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但如果这种建设未扎根于学校与师生的精神世界,只停留在做表面文章,成为一种标签,可能会出现“开办的时候很火,炒作得厉害,但几年后,一个很小的问题,就会让新病勾出老病,自生自灭”的情况。①这是因为一所学校真实的精神与存在状态,往往是两三句口号、四五处景致所无  相似文献   

16.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研究.在积极理念的指导下应当具有全新心理健康观,包括积极观、幸福观、预防观、发展观、人本观.同时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宽阔的研究思路:创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实践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2月17日,长沙县召开了全县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在会议现场,记者采访了县教育局彭克让局长。  相似文献   

18.
班级是师生共同的生活场所,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但班级并不都是班集体。班集体“并不是单单聚集起来的一群人”,不同于一般的日常生活的联合体.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群体,而是“一个以儿童与青少年为主体的具有崇高的社会目标,以亲社会的共同活动为中介,以民主平等与合作的人际关系为纽带,  相似文献   

19.
细节管理强调的是一个系统、一个范畴,涵盖许多管理方法,来自于制度、用心、创新,甚至是习惯。在某种意义上细节管理也是一种态度,即认真负责、细心、周到的管理态度。细节管理可以演化出管理模式,如精益生产、准时化生产、约束理论、OEC管理等,它们仅存在内容和形式的不同[1]。实质上,将某一项工作细化,更具有可知性和可控性。通过细化,可以准确熟  相似文献   

20.
戎曙光 《辽宁教育》2013,(5X):87-87
<正>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识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学校文化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一经形成,就左右着这所学校的发展,影响着一代代新人的成长。那么,怎样实现文化治校?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教师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人,具体的做法是让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