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国际意识教育,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历史教育的共同价值取向,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更是中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把培育学生的国际意识摆到重要位置。本文基于中学历史教学的视野,对国际意识的内涵、国际意识教育的基本认识、国际意识教育的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诠释和探索,以期通过对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其关注世界、了解社会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科技、信息、交通发达,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世界已变成"地球村".对人类来说,只有一个地球,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世界进步离不开中国,中国发展也离不开世界.21世纪,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世界文化也朝着多元化发展,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各民族的交流合作意识,是新世纪公民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3.
在渐趋深入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未来的世界公民”。2001年7月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明确提出:“历史(7-9年级)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相似文献   

4.
2002年秋季,历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铺开。综观《历史课程标准》,其中有四处明确提到“国际意识”,此外还有多处用了不同的表述,都明确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即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一、对“国际意识”的理解国际意识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人对它做出明确的定义。通过参加国内课程专家组织的通识培训,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国际意识是一种思想意识,是人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码包含以下四层意思。第一,国际意识必须是全人类基本认同、理解并尊重的道德标准。不同国家…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意识的培养与实践探索己成为历史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而这一点正是以往历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要适应这个日益彼此依存又激烈竞争的社会,就必须具备世界性的眼光和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具备国际意识并且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已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当前,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惊人,人类社会已迈入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世纪,国际间的竞争短兵相接,原始创新能力和智能因素对于推动民族强盛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彰显。在此世界态势下,中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育国民的全球意识和全面创新能力。而中学历史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初始平台,文章从五个方面对该论题予以诠释。  相似文献   

7.
“历史意识”是德国历史教育的核心概念。它包括时间意识、真实性意识、变迁意识、认同意识、政治意识、经济意识和道德意识7个组成部分。德国的历史教育学家认为,这一概念有助:于深化学习者对于历史的认识。不过,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塑造学生们的“历史意识”,则是一个更具实践性的话题。以下,  相似文献   

8.
国际理解教育指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讲述、讲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以及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特别是本国、本民族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战争与矛盾的历史,让国民学会从全人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历史,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树立开放的国际意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崛起,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作为发展中的一个大国,培养国民大国国民意识也提到了日程上,而在这个意识之中,国际理解主义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社会学科,它与生俱有的民族意识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价值倾向性,决定了历史学科在国际理解教育中将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使当代的教育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重任,中学历史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其更具学科优势,本文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以实现教学目标和环保意识培养的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使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表现为国家间教育交流互动,学位互认,跨国设立教育机构等,一个竞争与合作的国际化大教育趋势已经初见端倪。我国教育也正融入国际教育的大潮。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国际化教育需要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需要能够从关注全球发展出发,关心世界的国际公民。而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国际意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中学历史教学与环境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在研究人类历史的同时,应该加强对自然环境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历史活动课程,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环境意识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应该补上的一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的历史教学中,环境意识教育严重缺失,因此,教师在进行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等内容教学时,凡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环境问题的,都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以提升中学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核心之一的历史,应重视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本文首先阐释了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性,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教学实践,即升华教材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模式,以期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成就了世界各国的国际化发展,而随着世界各国国际化的发展及中学历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的国际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日趋显著。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际意识教育不仅是历史演变的必然需求,也是世界历史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1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这是从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到教学方式的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也可以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途径。素质教育是要通过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学来具体落实的。各学科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落实学校教育改革方针的关键,也是学科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历史学科的教学,是中学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之,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方面原因,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仍处于比较典型的传授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在相当的程度上仍受着应试教育的左右。为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三种意识。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是中学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本丈力图从世界意识的涵义,培养的重要性和培养策略等方面入手来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期望寻找到培养学生世界意识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教学中,利用教材中具有审美价值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树立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理想,也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举,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广大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20.
每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一天除了各种新闻媒体进行一番“纪念”之外 ,在平日里 ,还有几个人记得这个让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日子呢?当今社会 ,爱国主义情感的淡薄乃至麻木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青年报》曾报道 ,每年去参观卢沟桥的中国人(其中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仅数百人 ,而日本人却多达两三千。卢沟桥是使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的日寇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历史见证。作为被侵略一方的中国 ,去参观卢沟桥的人数竟然远远比不上实施侵略的日本 ,我们怎能不为此汗颜!看看日本 ,不断有政要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