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面对这一全球性的重大事件.各大媒体非常重视此次世博会的报道,将其作为主要的报道议题全力投入。据世博官网消息:已经有超过1-3万中外记者采访上海世博会。2010年5月下旬在上海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有52.1%的人选择电视作为了解上海世博会的首选信息渠道,电视上升到此次重大事件报道中的第一媒介位置。  相似文献   

2.
2010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又一次向全世界展示本国及各国风貌的重要历史事件,理所当然的会引起全球的关注,也自然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极大兴趣。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黄金时间》特别报道组能够与国内外著名媒体同时成为上海世博会首批官方注册媒体并且同时同地同事件进行新闻报道的确不是件易事。基于报道工作的需要,在完成当日的任务后,  相似文献   

3.
许毅 《军事记者》2010,(11):51-52
上海世博会开幕后,《空军报》把世博会系列专题报道定位为一次“引领式”报道。“引领式”报道是现代传媒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强调以见识制胜,操作中以读者需求为核心,但又不被动迎合,而是主动引导这种需求。该报向读者揭示上海世博会盛况背后的意义,把上海世博会盛况和官兵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与空军部队的科学发展实践联系起来解读,在满足读者对上海世博会的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给读者以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4.
上海世博会,是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举办的又一个国际盛事,是中国向世界展示30年改革开放成就的一次重要机遇。报道好世博盛会是上海新闻广播必须完成好的宣传任务,也是一次难得的做大做强自身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世博宣传报道整体构思为切入点,从机制创新、节目创新、新闻策划、大直播策划等方面总结了上海新闻广播世博报道的经验,探讨了广播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如何求新求变。  相似文献   

5.
王海燕 《新闻传播》2010,(9):112-112
今年的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共投资4000多亿元,吸引了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前来参展。温州电视台通过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出色地报道上海世博会,打出了一场漂亮的世博宣传立体战。  相似文献   

6.
《新闻爱好者》2011,(1):116-116
一、世博报道中经常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园区中各国展馆千姿百态.“美轮美奂”便成了媒体描写这些展馆的常用词.但常常错写成“美仑美奂”或“关伦美奂”。这一成语形容的是建筑物的高大美观,其中的“轮”含义为“高大”,写成“仑”或“伦”.都是别字。  相似文献   

7.
景兵  陈晓海 《中国广播》2010,(10):11-13
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拉开大幕,如何参与这一重大活动的直播报道,如何引领受众全方位品味世界多元文化,如何将他乡的国际盛会融入本土的万千气象,是地方媒体始终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以北京电台上海世博会大型音视频现场直播为例,探讨了重大报道在前期策划、节目设计、报道方式等多方面满足本地受众需求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陈丽  李本乾 《东南传播》2011,(4):112-114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媒体形象,而上海世博会使中国继奥运会后又一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对和"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以下简称CNN)两家媒体有关上海世博会报道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描述;然后从报道功能,报道立场等方面对西方媒体有关世博报道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作者分析了西方媒体报道对于我国媒体对大事件报道的借鉴性。全文意在通过对西方媒体"英国广播公司"(以下简称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以下简称CNN)有关上海世博会报道内容的对比分析,给中国媒体未来大事件报道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0年4月底,我们台2010上海世博会特别报道组一行20多人启程奔赴上海,在那里设置的分演播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世博采访报道。每天要发回15分钟的世博园里实时信息和精彩盛况的报道,这是一个让人兴奋的任务,但也让报道组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压力。我们深知,要在世博会这样的重大报道中出新出彩,一定要尝试新的报道姿态。  相似文献   

10.
世博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些参与世博报道的媒体人和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宣传官,以下是对下一步世博报道建议的集纳: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即。世界各国媒体逐渐把目光聚焦于这次盛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阐释上海世博会的准备情况。网络媒体是当今最普遍、反应最迅速的传播渠道。笔者就世界较有影响力的大网络媒体对上海世博会筹备工作的报道进行了扫描。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电视媒体第一次在本土对世博会进行直观的报道。电视媒体秉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传承世界文明、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报道主题.从“中国元素”和“国际视野”的报道视角出发,充分展示了世博会“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项目背景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瞩目,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作为上海世博会官方合作媒体,举集团之势全力报道世博盛会,全方位展示世博新闻信息,为不同国家媒体聚焦世博,为不同地区读者和观众报道世博盛况。  相似文献   

14.
赵庆丰 《声屏世界》2010,(11):22-23
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落下帷幕。184天里,上海世博会不仅创下了世博历史参观人数之最,而且成为国内外众多媒体聚焦的热点。据统计,本届世博会累计吸引了18万人次的媒体记者入园采访,其中境外记者达1.3万人次。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会,也是一个媒体展示的舞台。以下两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地方广播媒体是如何借助活动创新世博传播,以及各国媒体如何在世博报道中展示各自的风度和辣度。  相似文献   

15.
诸多纸媒中,以"影响力至上"为追求的东方早报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宣传中有诸多创新之举.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一周年之后,笔者重新解读这一样本,寻找其对中国媒体主旋律报道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紫红色的霞光笼罩大地,沙漠、海鸥、建筑.广袤的森林.出没的野兽……1.04万平方米的外墙上展示着一幅苍凉沉郁的画面,让你仿佛置身于古老而神秘的非洲。”用两个字来形容看过的感受,那只能是——震撼!”当2009年6月25日.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的外墙正式竖立之后.亲眼见证的上海世博会领导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播》2010,(12):4-7
上海世博会为世界呈现了太多的精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把世博会宣传报道作为创新理念、提升能力及品牌价值的良机,调动采编、经营、市场等各方力量,以全媒体形态报道经营这一全球盛会。本文记录了中央电台整合运用多层次、多途径和多样化传播渠道,以声音为特色,以视觉为延伸,全面展现上海世博会的创新实践,为广播展会报道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素英 《大观周刊》2012,(28):35-35
服装工艺课是服装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它以动手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制作把一片片平面的裁片组合成一件件立体的服装,是成衣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好这门课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教学实习这一重要环节.以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功的训练、各个部位的缝制方法作为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0月20日至11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救援队赴巴基斯坦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我作为执行报道任务的救援队员.与其他49名救援队员并肩战斗.圆满完成了此次医疗救援任务。在异国的土地上。我一路行走、一路发现、一路记录、一路思考,不仅收获了见诸报端的一篇篇报道.而且在行走的路上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世博会即将于2010年5月1日开幕。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对上海世博会园区5.28平方公里的面积,共90多万平方米的几百个场馆,您将如何参观才能不错过其中的精彩看点?为此上海人民出版社特邀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精心策划出一部面向市场,为广大世博参观者提供服务的实用型图书——《上海世博会精彩看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