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牟继红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2):F0003-F0003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但传统的美术教学过多地重视绘画方法和技能,过于强调“学科”中心,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在教学方法上,缺乏激发和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差异和创造才能的培养。这些都消极影响着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为此,须转变旧有的美术教育观念。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美术课要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采用多种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让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竞争,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才,必须在课堂上大胆地进行创新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已成为本次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突破口。课堂教学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途径,对其本质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四种:1.认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上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或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2.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过程;3.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沟通”,是“交往”,认为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交互影响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过程;4.认为… 相似文献
3.
秦璐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2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实验方法是化学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设置疑问、营造创新氛围、引导自主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达到“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笔者切身体会到史学资料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创新精神的构成与培养,实践能力的构成与培养,专业教育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吴永娜 《试题与研究:高中理科综合》2020,(3):0059-0059
小学数学具有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它能由直观认 识向理性认识转变,最终形成系统的数学抽象思维理念。同时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不仅 要重视对小学生数学理论知识,包括公式、概念、解题技巧等的 教学,还肩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及提升数学兴趣的任务。本文就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通 过课题研究,提出了创新教育课堂模式,创新教育的目标内容 与方法,以期有效实现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精神的具体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价值标准,课程体系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课程的人本化、综合化、现代化、多样化。根据这些变化,职业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对于高中音乐课,新课改的理念是:以学生为发展主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人的全脑开发,让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自由参与,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各个方面的延伸乃至终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显然,新课程倡导情感体验,强调音乐实践,把“双基”融在听、赏、唱的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作为一种传承和创生文化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挑战与影响。如何应对知识经济,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教育体制,推进启发式教育,实行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国际性的创造人才,是当代我国高等教育不能不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12.
吴和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5):3-4
1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矛盾 我国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的指导思想.改革兼顾社会本位、学科本位、学生本位3方面,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浅谈生物教学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新世纪人才的成长要有较全面的素质结构,更需要创新的活力和实践的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面临各种竞争的挑战.为此,"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15.
张静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8):112-1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那么,怎样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一、转变教育观念,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高中地理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使其适应课改的需要。那么,在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呢?下面,笔者结合实践,粗谈浅见。 相似文献
17.
林永刚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22-22
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是教育界目前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历史课堂教学思维力求开放、历史课堂教学力求培养学生质疑、历史课堂教学力求形式多样、历史课堂教学手段力求多样化四个方面对历史教学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从80年代中期开始 ,我校便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 ,如今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改革实验已成为我校办学的主要特色。回顾我们所走的道路 ,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课外科技活动入手 ,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技能。这一阶段经历的时间较长 ,从1985~1991年约7年时间 ,虽起点较低 ,但取得了较好成绩 ,为后期的教育实验积累了不少经验 ,并做了大量的理论准备工作。第二阶段 ,创新教育逐步进入课堂。我们开设了《创造性学习心理训练》 ,《创造发明基础》课程 ,… 相似文献
19.
姚小燕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4):155-156
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目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学科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看作具有发展需要的人,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在作为中学基础学科的地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及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地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实践表明,历史新课程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提高着教师的认知水平,帮助教师开启着学生的心理之门,这既有利于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得历史知识,又有利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体验谈谈关于增强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