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刿论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文中"登轼而望之"令我产生了怀疑,百思不得其解。"轼"如果是作扶手讲,应如何理解"登轼"?一根作扶手的木头能踩得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八年下半年起在全国各地试用的部编初中语文第五册课本中有《曹刿论战》篇。由于对其中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句理解不同,标点就各异,在运用电化教育时所画的有关场景自然也不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准确性。怎样正确标点“登轼”句?我们认为,既应正确理解古代“轼”的含义,又应细玩“登轼”句上下文的文义,还应根据《左传》作者在使用动词“下”、“登”时的行文习惯。前两点,《中国语文》一九七九年第一期陈富槐、彭延铭同志已有所论述。本文打算着重分析《左传》  相似文献   

3.
轼是否可登,“登轼而望之”如何断句,学界对此争论已久。随着考古的发现和古战车实物的出土,作者经多方考证,且从物理力学的角度计算,确定“轼”不能承受常人体重。因此,作者认为“轼”不可登,“登轼而望之”只能断句为“登,轼而望之”。  相似文献   

4.
周桃红 《学语文》2008,(1):20-20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一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登轼”即“凭轼”这一新解之辨正,首先着重考明往昔对古轼制的误解以及古轼真形,论定古轼之可登与易登;接着说明“凭轼”即“伏轼”,与文中叙写远眺的“登轼而望”相互矛盾;之后,否定了“曹刿是坐乘于车”与“手扶轼木观望”之说,从而辨明了“登轼”即是“登履轼上”的意思。最后连带说到上句:“下视”又指“下车观看”;下句“轼”词动用特指“伏轼致敬”,“登轼”无此用意,不能点开释之。  相似文献   

6.
《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一语如何解释,近年来聚讼纷纭。《古代散文选》上册注:“轼,车前的横木。人立在轼后,可以把手靠在轼上。轼较高,登轼可以望远。”①这条注释可以说代表了传统的看法,即认为“轼”是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登”的宾语。但前几年有人著文反驳,说“轼”仅是“手握的一根木棍,不可以站脚”,这“轼”是名词用如动词,是“凭轼”的意思,而原句的标点错了,应改为“登,轼而望之”才对。②新近出  相似文献   

7.
“登轼而望之”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一文中有“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几句.今人对其中“登轼而望之”解释不同,一种认为此句中的“轼”是名词,作“登”的宾语,“登轼”是登上车前横木的意思.另一种认为“轼”是动词,“登轼”是连动关系,即“登上车,扶着车前横木”的意思.郭锡良先生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在“登”后专门加了标点.哪一种更符合情理呢?我认为“登轼”解作动宾关系,译为“登上车前横木”更准确.首先,从古战车的规格看,“轼”是能够登的.《中华大字典》解释“轼”为;“古代车厢前面供立乘者凭扶的横术,有三面,其形如半框,也作式.”清人戴震在《考工记图》中说:“式中较皆车栏上之木,周于舆外,非横在舆中.较有两在两旁,式中有三面.”《周礼·考工记》上说:“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舆人为车、轮崇、车广、衡长叁如一,谓之叁称.叁分车广去一以为遂.叁分其遂,一在前,二在后,以揉其式.”其下郑注:“兵车之式,深尺四寸三分寸之二.”据此可知古代兵车的式,车厢前面的长六尺六寸,两旁的各长一尺四寸多.(均为古代木工尺)车轼的高,《周礼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直是这样翻译的:(曹刿)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军。  相似文献   

9.
《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断句目前有三种情形:一是在“辙”下用逗号隔开:“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春秋左传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都是这样标点的。二是在“下”和“辙”下点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见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三是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在“下”、“辙”、“登”下点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三种不同的标点,反映了对这句话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将“下视”理解为偏正关系。  相似文献   

10.
“登轼而望之”的“轼”怎么讲?所有的字典、词典、古文选本、大中学教材都解释为“车前的横木”。其实不是。本文认为,轼是车前的曲木.呈圈椅形。这是一。“室如悬磬”的正确释义应该是什么?磐是怎么个悬法?是横悬还是直悬?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横悬。本文则认为是直悬。这是二。  相似文献   

11.
对《曹刿论战》一文中“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句的解释,不少人说是(曹刿)“向下看了看齐军败退后留下的车印,又登上战车前最高处的横木上,远远眺望溃退了的齐军”.我颇怀疑。按照事理推断,(曹刿)向下看看齐军败退后留下的车印,尚合于事理;但站在战车前最高处供乘车人扶手用的横木上,就大不合事理了,因为要站在供  相似文献   

12.
“[轼]作动词用,扶住车前的横木。”这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制 H 版语文课本中的一个注解。“轼”作动词,是文言文中词性变化的需要,然而把《曹刿论战”中的“轼”也作动词,就欠妥当,特提出来探讨。“登轼而望之”,是承接“下视其辙”后的连续性动作,用现代话说就是登上车前扶手的横木,瞭望败敌溃逃情状,按“上教  相似文献   

13.
“祭”的左上是一块肉(像“鸟兽肉”的形状),右上是只手(“■”即“■”,像手的形状),合起来是“用手拿着肉”的意思。“示”是天神向下界垂示的意思。所以“祭”就是向天祭祀,求上天赐吉免凶的意思。包含“■”这个符号的常用字只有祭、蔡、察、擦四个字。“登”的左上右上各是一个趾,(“■”即“■”像脚趾形。指代两只脚)它们与“豆”组成“登”,原来表示是登车的形象。包含“癶”这个符号的常用字较多。如登、癸、葵、澄、凳……。  相似文献   

14.
新编“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代数第一册,增加了一章“实数集”.在这一章中遇到了“总可以实施”、“不可以实施”、“不是总可以实施”三种不同的叙述方法.“总可以实施”表示命题在给定条件下总是成立的,即结论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登龟”辨     
宋治洲 《语文天地》2011,(11):58-59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版)的中学语文课本(七年级下)选录了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一篇《黠鼠赋》。在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中,作者通过老鼠装死脱逃一事,向人们阐释了做事务必专一的道理。文章写得曲折有致、细腻生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名篇佳作,值得向广大青少年推荐。  相似文献   

16.
“登龟”辨     
宋治洲 《语文天地》2011,(21):58-59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版)的中学语文课本(七年级下)选录了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一篇《黠鼠赋》。在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中,作者通过老鼠装死脱逃一事,向人们阐释了做事务必专一的道理。文章写得曲折有致、细腻生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名篇佳作,值得向广大青少  相似文献   

17.
我作为优秀红军娃代表之一,在管校长的带领下去上海参观了“雪龙号”。这是我向往已久的事,要知道“雪龙号”可是中国最大的破冰船和极地考察船啊,而且她还参加过马航的搜救工作呢!我们兴高采烈地登上“雪龙号”,同学们对“雪龙号”磅礴的气势赞叹不已。带领我们参观的是王建忠船长,他告诉我们:“‘雪龙号’有167米长,型宽22.6米,可乘载人员130人。它多次赴南极和北极执行科学考察和补给运输任务,足迹遍布五大洋,为人类将来的资源开发做出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当SARS离我们而去,我们似乎多少尝到了“劫后余生”的感觉,幸甚至哉啊。可是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面临着“登”堂入室的威胁。此一登非彼一登也。此登即登革热是也,若和彼登——本·拉登相比,其危险程度显然大大高于后者。毕竟人家只是冲着美利坚合众国,时不时来个恐怖袭  相似文献   

19.
煮——百果年糕原料:年糕200克,苹果和梨各1个,葡萄干、核桃仁、花生、杏仁适量。制作方法: 年糕切成小块,苹果和梨洗净去皮也切成小块。葡萄干、核桃仁、花生、杏仁切成碎丁。锅内放水,放入年糕块、苹果块和梨块同煮,待煮沸后改用慢火炖30分钟至汤汁浓稠,撒上葡萄干丁、核桃仁丁、花生丁、杏仁丁即可。  相似文献   

20.
东汉时期,孔融的爸爸在首都洛阳做官,十岁的孔融想看看京城是什么样,硬缠着爸爸把他带了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