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知识经济是一种技术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兴起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资源化和知识产业化是知识经济的两大显著特征,它们实现了生产方式划时代的变革。知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契合的;同时,知识经济自身的“顽疾”,也会给社会主义带来负面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时俱进,抓住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扬长避短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各结构各层次之间的有序和谐运行,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咨询机制,使社会管理决策逐步实现科学化,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科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评价机制,通过机制创新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不断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信息反馈机制。这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当前社会分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社会各群体良性互动健康运行。目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因为社会发展可能导致社会分化,而社会分化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矛盾冲突。这就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新型社会整合机制协调各方面关系,缩小差别,缓和矛盾,化冲突为和谐。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构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多元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网络的全方位蔓延和迅猛扩展,正促使信息借助这种现代网络载体,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和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造成人们的社会空间、信息环境、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均发生一系列改变。显然,置身于这种全新的信息环境,迫切需要人们具有优良高质的信息修养和综合素质,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善于利用信息社会提供的大规模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信息平台,构建学习型社会,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稳步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很显然,化解矛盾要以对矛盾进行科学分析为前提.而且应该对各社会系统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那么,教育系统存在哪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呢?笔者认为.不断产生的“学业失败”是这样的矛盾和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社会治理·社会回应机制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全球化多元共生、开放、回应与同构的趋势中,中国社会转型与西方社会转型因社会主义制度因素的嵌入而具有非同源性,但中国因工业化、现代化的使然,仍引发了社会结构的重构和具有现代性特质的社会分化开始,并凸显出我国传统的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管制模式的内生性冲突。因而在社会转型情境中建设和谐社会,不仅需要重设动力机制、社会机制,而且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制度安排还需要建立一套不断完善的社会机制链才能持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促进与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社会要实现和谐.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都能正常发挥功能。协调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和社会公共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教育本身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其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和谐社会呼唤着教育和谐发展。本文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分析发展农村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并提出农村教育和谐发展的新思维及政府的职责。  相似文献   

9.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呼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学习型社会思想实质上是一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人的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观念,具体到职业教育,要求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顺应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潮流。本文就学习型社会视野下如何开展社区职业教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和谐社会”呢?胡锦涛在省部级重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正在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人类的生活、生产和思维方式发生着重大的转变,科学技术将成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新兴产业迅速兴起,传统产业的内涵也发生着改变,其知识含量、信息含量、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必须大力推进全民的学习活动,构建学习化社会。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将高校建成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高地、文化高地和人才高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此,笔者拟从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构建角度,谈谈高校内部运作机制的创新。一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是人类社会赖以运行的两种最根本的机制。社会能否快速而健康地发  相似文献   

13.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学术扫描     
张耀灿、李辽宁在(《试析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是否具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1.时代主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空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只有与时代主题的转换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途径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立足社会生活实际。建设和谐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和谐文化,既要有先进性,又要有广泛性。没有先进性,就没有感召力、引导力.不可能引领整个社会和谐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没有广泛性,就难以贴近生活、切合实际,没有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接受的可能性。先进性在广泛性基础上体现出来,广泛性应当以先进性为指导。建设和谐文化,是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广大社会成员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范围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各国政府都在重新分析本国的基本国情,从而对其政府职能做出适应形势的改革。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不仅存在不足和缺陷,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的压力和挑战,面对这一趋势,我国政府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和目标,并将“经济调节、市场监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定为政府的四大基本职能,以期实现我国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凸显时期,即社会失调时期或社会“不和谐”时期。在形成这种“不和谐”社会局面的众多原因中,除了有诸多的直接原因外,还有其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协调”。因此,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就在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相协调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认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和巩固广泛的社会认同机制,以求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在思想意识上,要以能够引领我国当代多元复杂的社会思潮、形成最大限度社会思想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建立和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认同机制.在利益关系上,要以能够提高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认同度、持续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建立和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认同机制.在政治上.要以能够促成广泛的社会政治共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基础,建立和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认同机制.在文化上,要以能够广泛调动积极因素、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建立和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机制.在民族关系上,要以能够长久巩固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形成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基础,建立和巩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认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浅议转型社会的和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期,这种和谐机制体现在经济机制、政治机制、法治机制、德治机制、社会心理机制诸方面。  相似文献   

20.
建设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提升人们主观幸福感的主要途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社会心理在引导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存在一些倾向性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挑战,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和谐”灌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地体现出社会心理的和谐与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