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个老话题 ,1 992年全国高考历史卷也考了这一内容。这道题的主要观点 :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 ,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 ,导致“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 ,战乱和割据削弱了中央的统治 ,破坏了社会经济。实际上唐玄宗统治后期中央政治腐败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表层原因 ,其深层次的原因 ,则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中国封建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就是君主专制 ,专制皇权无所不及 ,一切法令都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这种制度有极大优势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政治制度下出现了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2.
现行中学历史教材内容多、范围广,许多学生对众多的历史知识难以记住,为此,笔者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一、理解记忆法 1.关键解难法。关键解难法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问题的理解记忆方法。如分析唐朝前期经济繁荣原因这一难点问题时,教师应重点突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容,抓住唐朝前期时间限定的范围这个关键,使学生知道唐朝前期包括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所实施的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是唐朝前期经济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唐朝士族地主的研究逐渐引起史学界的重视。大家对唐朝士族地主的看法,存在分歧。其一认为,唐朝存在门荫制度,由于士族地主都是“世代簪缨”,所以他们的子孙“可以毫不费力由荫得官。”因此唐朝士族仍然是“官有世胄,谱有世官”  相似文献   

4.
唐朝建立后,社会逐渐稳定,经济富裕,国力强盛,给人们搭建了一个大济苍生、施展抱负的平台。当时,人们实现理想的途径一是建立军功,一是参加科举考试。“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连妇女也“教夫婿觅封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建功立业;更不用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相似文献   

5.
唐诗书写秦汉帝王形象,反映了历史典籍中人物形象在唐朝诗歌艺术中的传播、接受、反思和再塑造过程,体现着“以史为鉴”理念,推动了“以史为鉴”理念的具体化与艺术化。“崇道求仙”“骄奢纵欲”和“穷兵黩武”,是唐诗中秦汉帝王的三类典型形象。唐朝诗人立足于社会现实,将其与国家兴衰、人民生活相联系,借以讽喻唐朝君主不当行为和社会不正之风,对专制皇权形成一定的约束,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6.
唐朝前期(公元618年—714年)社会秩序安定,生产不断发展,先是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安定局面.后又呈现了“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隋末农民战争打击了地主阶级,迫使统治者部分的调整生产关系,为唐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他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使国家从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这是我国历史上继西汉前期之后出现的第二个盛世局面。唐朝因此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黄金时代,唐太宗也与唐朝盛世辉煌同时名垂青史。隋唐历史,特别是唐朝前期的历史一直是中国古代史的重点,也是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在以往的高考试题中,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三大题型都有,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内容等都曾涉及,就占分比例来说,只要有主观题出…  相似文献   

8.
唐朝,是中国史上文化、政治、经济最发达的一朝,也是拥有言论自由的朝代。后人称之为“盛世”,实在是名副其实。所谓盛世。不单是社会安稳。物质丰富,百姓衣食无缺。而且更主要的是百姓言论自由。可以说,它是一个盛世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唐朝虽然也有不少文字和语言上的忌讳,但忌讳的范围以私人之间为主,一般的,可以放言无忌。  相似文献   

9.
说到“自我”必然涉及到“我”。“自我”即人本身 ,“我”即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就是说 ,每一个人都是由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他的自身这两部分组成的。明确“自我”与“我”的含义 ,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对于理解“自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性。人的行为是有两元性的 ,即由“独立行为”和“角色行为”这两部分组成。倘若我们把社会当作一个大舞台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每一个社会 ,每一种文化 ,对各种社会角色都规范了一整套角色期待和行为准则 ,教师该做什么 ?学生要怎样做 ?家…  相似文献   

10.
旧词书中对“计相”的解释,一是汉张苍为计相,二是宋三司使称计相。没有一部词书提到唐朝的计相。《刘禹锡集》中多次出现“计相”一词,近年所出版的一些刘禹锡诗文选注本,把它含糊地解释为“中央管财政的长官”或“主持全国财政的长官”。认真探讨一下唐朝的计相指什么官职,不仅是研究刘禹锡作品的需要,对于了解唐朝职官制度、财政制度也有一定的意义。 计 本文不是泛泛地谈“计”,而是将“计”与唐朝的职官制度、财政制度联系起来研  相似文献   

11.
范文澜、张遵骝合写的《唐朝佛教》一书中由范文澜同志所写的《引言》先在《新建设》1965年10月号发表了。《引言》开头介绍了编书的经过,并说明了编书的目的:“佛教在唐朝是社会的大祸害,出版这本小册子,就是要揭露它在当时说的、干的都是些什么,史学工作者该给它一个怎样的评价。”又辩证了所谓佛教“在文化领域内曾作出不少成绩”的论点。如有人认为“艺术方面就有许多值得保护的不朽作品”。作者说:“佛教利用艺术作贩毒广告,艺术性愈高,流毒也愈大。作为艺术品,保护是必要的,但指出其毒害性,尤其有必要。”有人认为佛教在医学上也有贡献,作者指出医学“与佛学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唐朝是一个辉煌的时代,尤其是开元盛世,它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它形成的社会政治制度和封建法制,它所培育出的精神文化,以及它最终奠定的中华统一格局,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唐朝士人的魅力,没有他们的活动与创造,就没有盛唐时期辉煌的一切。  相似文献   

13.
许苏民同志发表了题为《论社会心理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中介》一文(以下简称《中介》,见《中国社会科学》一九八三年第六期)。他主要是引述普列汉诺夫这样一个提法:“一切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某一时代的心理”(《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三卷第一九六页)。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认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直接来源于社会心理。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现在,我们仅就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什么是社会意识形态? 《中介》一文开头就说:“普列汉诺夫明确地把社会意识区分为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两种基本形式”。在这里,作者不单将“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相划分,而且还把“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形态”当作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翻开普列汉诺夫的著作,他是这样说的:“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以及“反映这种心理特性的各种思想体系”。(同上书,一九五页)他在书中所说的“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和“各种思想体系”,实际都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其中的“各种思想体系”是讲理论的东西。只不过普列汉诺夫没有用“社会意识形态”这个词和概念,但他的意思是与此相通的。  相似文献   

14.
唐朝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最为强盛、社会风气最为开放的时代。在唐朝商品经济日益强大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不乏女商人的身影。唐代女商人一向是被人忽视的社会群体,但是,她们为唐朝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试从这个特殊群体来探查唐代女子的经济活动及其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5.
唐朝是诗歌的朝代,诗歌是唐朝的见证,唐诗就是一部唐朝的史诗。唐诗的璀璨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她以其神奇的艺术魅力,将政治、经济、民族和对外关系等主要信息贯穿于唐文化的主要载体(唐诗)中,留下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为后人学习历史、了解历史原貌起了重要作用,也为陈寅恪先生倡导的“以诗证史,以史说诗”的治学方法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编户流民是唐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唐初,“江淮之间,爰及岭外,涂路悬阻,土旷人稀,流寓者多”。寺院编户流民则是唐朝特殊政策下的产物。本文拟就唐朝流民产生的原因、统治者对寺院的政策、寺院流民成份及寺院流民对社会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 唐代流民产生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首先,战乱所致。隋末,炀帝统治残暴,百姓生活困苦,大量田地荒芜,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为地方发展服务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封建王侯和教会主教羽翼下”的“花朵”,逐渐成为今天“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绝对不可缺少的事物”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历史上,唐朝前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在当时的世界范围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史称“大唐盛世”.纵观“大唐盛世”的前因后果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其对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大唐盛世”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实行民主政治,法制高于人治,乡向选拔人才,注重官吏康政,誊顾百姓民生,鼓励商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尤其值得现实社会的借鉴、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安南通天竺道”是唐朝经略云南和中南半岛地区的一条重要古道,以此为载体,唐朝加强了与该地区的政治、经贸联系。南诏崛起后,进一步拓展了该道的范围,扩大了该古道的作用,使该道成为唐朝与南亚、东南亚各国联系的桥梁,客观上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礼乐教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现象。它是由先秦社会经济形态所孕育出来的伦理化的政治统治所特有的一种统治手段,是封建专制君主政体的政治工具,它从巩固专制政体的核心——政治等级制度及其所提倡的政治伦理纲常(“三纲五常”)这一基本立足点出发,在政治上主张由家而国,由父子而君臣,由亲亲而尊尊的伦理化的政治,“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论语·子罕》);在思想领域中,把“父慈子孝”,“兄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