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机短信是一种新兴的以人际传播为主的传播媒介.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的短信聊天已经成为继谈话、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网络聊天之后一种新的重要的人际传播方式.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传播方式,融合了书面文本、语音文本两类文本的特点,并有着自己独特的性质.短信传播与其说是一种交流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它在改变人类书写和交流习惯的同时,对人们的心理和群体交往关系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着眼于手机短信独特的文本形式和文本特点,以分析其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经常会有这种情况:一个言之凿凿的消息或一个被疯狂转载的新闻,翌日就会被证实"是误读"。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被误读的消息就不是新闻,甚至是假新闻,从而危害媒体的公信力。误读为什么总是发生,证实为何如此之快?误读,实际上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现象,表现为对事物有意或无意的错误理解和评估偏差。新闻误读,实际上就是错误理解和评估偏差进入了  相似文献   

3.
手机短信语言特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机短信(Short Message Service)是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短信息传送服务方式。主要技术原理是通过一个额外信道来传送包含有文本以及二元非文本的短小讯息,实现信息简单交换的目的。它具有移动性好、收发便捷、趣味性强、价格低廉等特点。近年来,手机短信成为人际信息传播的新宠。中国移动2000年开通手机短信业务,2001年短信业务发送量是190亿条,2002年飚升到900亿条,2003年则高达1700亿条。手机短信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秘密的人际交流空间,从真诚的祝福到对社会现象的调侃,短信已经成为近年来社会上一道独特的现代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4.
透视跨文化传播的"误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传播是指两种以上异质文化间的互动,在此过程中,"误读"现象普遍存在."误读"产生于文本的生产者、文本自身和文本的接受者这个信息传播链条的各个环节间的相互作用之中.本文从解释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跨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及其不可避免性.  相似文献   

5.
误读,是对文本所反映的对象的曲解或误解,是传播的伴生现象。只要有传播活动,必然会有受者对传者的传播意图的误读现象存在。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现象在国际传播中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新闻媒体由于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不同、中西新闻运作模式不同以及国际话语权不对等等因素,造成了他们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无意或有意地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误读,这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塑造带来了消极的后果。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和新闻操作等具体业务方面阐述了如何减少国际传播中的误读现象,以加强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6.
误读,是对文本所反映的对象的曲解或误解,是传播的伴生现象。只要有传播活动,必然会有受者对传者的传播意图的误读现象存在。国家形象的媒体误读现象在国际传播中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这是新闻媒体由于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不同、中西新闻运作模式不同以及国际话语权不对等等因素,造成了他们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无意或有意地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误读,这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塑造带来了消极的后果。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和新闻操作等具体业务方面阐述了如何减少国际传播中的误读现象,以加强我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7.
袁欣 《青年记者》2017,(26):37-38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带来媒介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尤其是自媒体、消费者生成媒体(CGM)和泛媒体涌现,新闻误读现象更加普遍.陈力丹指出,专业新闻媒体和用户都在制造新闻被误读的机会,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增多了新闻误读. 本文以人民日报客户端的热点新闻跟评为文本,随机选取了2017年3月27日至2017年4月2日一周的442篇新闻跟评样本进行观察,梳理网民误读情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文本以其无声、持久、绝对于声音的优势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方式.手机短信也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联络与交际的工具,它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平台,是一种自由空间的延伸,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手机短信文化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就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手机短信使用者的总体数量和人均短信发送总量均显著高出欧美国家,手机短信在中国人群体中的高使用率、短信人际传播在中国人际交往中显示出的强渗透力和持久热度表明,跨文化心理是研究中国人手机短信人际传播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此为视角,从中西方面子观的比较入手,透过中国人面子文化的解读,对手机短信人际传播及构建的人际关系特点进行分析。面子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在手机短信人际传播中有着特定的表现,本文就较为突出的两点作相应阐述:一、短信人际交往的纯文本优势——说话"绕圈子";二、"面子"与短信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10.
误读原本是指歪曲文本或者是对文本的一种错误解释或认知行为,其引申为一种文化在解析另一种文化时出现的错误理解或评估.中国图书走出去本身就是一种图书传播海外市场的贸易活动.本文分析和探讨中国图书走出去因文化差异而产生误读的原因,同时阐述中国图书走出去过程中规避误读的三种方式:一是尽量避免文化转换的失真;二是中国图书走出去的在地化要注重利益的平衡;三是兼顾经济效益和文化软实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连续发生的校园血案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然而在校园血案的报道中,部分受众却产生了"误读"现象,本文以接受理论为研究的基础理论,结合都市类报的相关报道文本,分析了新闻误读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规避新闻误读现象作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先驱导报》发表了一组名为《中国人误读的世界》的报道,列举了一些被中国人“误读的世界”。比如“伊朗人恨死美国人”“韩国人爱国不买日货”等。对于这些误读,《国际先驱导报》评价说:当“世界误读中国”为国人义愤填膺时,人们却可能忽略了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误读着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3.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中充斥的诸多误读是一条重要的叙事线索,具有特定的生成机制与叙事功能。小说中布鲁姆的“诗学误读”是基于文本缝隙填补的创造性洞见,一般意义上的误读是基于身体语言、情书、证词等多模态话语的多重错误认知,亦是世俗偏见裹挟下的权力话语共谋的结果,诸多误读也深刻地参与人物心理结构建设、性格塑造和情节主题的创设中,体现了重要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他国形象误读:在多维视野中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误读是对文本反映对象的曲解。在国际传播中 ,多种传媒因素引导对他国形象的误读 ,包括文化因素、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新闻职业性因素、消费主义因素等。误读已经成为国际传播中受到严重关注的问题 ,因为它超越了传播本身的效果范畴 ,可能带来国际关系方面的直接和显在的后果。国际传播的发展不平衡 ,传播弱势国被传播强势国误读已成为积重难返的现实 ,而网络传播环境并没有改变这一事实。最后 ,针对如何渐进地减少中国形象被误读的目的 ,作者提出建议 :建立由熟悉欧美新闻运作的资深学者、媒体人组成的研究咨询机构 ,制定具体可行的对外传播策略 ;培养和训练我国官员的媒体适应能力 ;转变观念 ,放宽海外媒体的采访门槛 ,逐步与国外主流媒体记者建立合作和信任等。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本文第一作者发表过一篇文章<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希望通过汲取传媒误读科学的各方面教训,减少传媒对科学的误读.然而,伴随着我国传媒进一步被推向市场,以及传媒工作人员的更新换代,我国传媒对科学误读的问题并没有减轻.传媒上的科学报道被进一步社会化、娱乐化、边缘化[1],出现了更为隐蔽或荒唐的误读现象.所以,现在有必要再写一篇文章说说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6.
手机短信交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交际方式。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手机短信是一种语篇。本文选取了搞笑短信,试图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述位系统和衔接手段来分析,从而揭示搞笑短信有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胡连利  李占军 《传媒》2016,(12):71-74
大众媒体对科学的误读,通常情况下并不直接表现为具体事件,而是在议题设置、报道视角、语义色彩等环节隐合地存在.这种误读是无意识的,因而不易识别.尤其在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中,科学的使用范畴几乎不加任何条件,这其实更容易使社会大众对科学产生模糊的概念,在对科学的认知上模棱两可.这一方面反映了语言习惯的惰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科学在话语霸权背后的能力霸权,即不加区别,无所不能.关注大众媒体对科学的误读现象,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手机网络及其软硬件的发展,手机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和多样化。其中短信服务的出现,迅速催生了一系列基于手机短信的信息服务项目,如:手机报、天气预报等。笔者认为,作为传统信息服务机构的档案馆,利用手机短信这个新的信息平台来延伸自己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实时更方便的信息服务,也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手机短信服务的优点实时性: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及时性是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用户定制的短信服务信息,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  相似文献   

19.
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读--评《你误会了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读和理解问题,并非仅仅发生在学术交往中,在现实社会日常生活中,这类文化误读也无处不在。我看到一些强调日常生活重要性的学者,并没有注意到日常生活种种现象背后的文化差异问题,甚至也没能从社会心理语言的角度看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美国著名社会语言学家、乔治敦大学著名语言学教授德博拉·坦嫩(Debrah Tennen),在新著《你误会了我》中,把视角放在了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性别交谈中的误读问题和日常谈话中人际关系问题。无疑,这一研究将有助于当代文化研究对性别与语言、对话中的话语…  相似文献   

20.
任昕 《中国图书评论》2014,(12):109-114
一 误读是与人类一切理解和阐释行为与生俱来的,误读的历史贯穿着文学阅读和批评的历史,但人类对误读的认识和接受却并非误读本身那样普遍。 直到20世纪,在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中,误读还大多以负面身份出现,因其本身负有“错误”的特质,误读似乎天然地带有原罪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