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振峰 《现代教学》2007,(12):19-20
生命教育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教育概念,但在生命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深刻的生命教育内涵变得浅俗,生动的生命教育形式变得单一等现象。生命教育不是简单的“生与死”的教育,敬畏生命要多点理性,少点直觉。生命教育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生命观,正确面对死亡也是科学的生命观的应有之意。生命之爱不排斥情感因素,尊重生命也不排斥必要的理性,生命教育应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2.
问题创新教育是现代创新教育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是,问题创新教育的范畴和事实,于创新教育是否有必要,是否能作为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还需进行深入的理性分析.从揭示问题创新教育的生命哲学理性蕴含、创新哲学理性蕴含、教育哲学理性蕴含和社会哲学理性蕴含等方面分析,能明了问题创新教育的问题生命活动逻辑起点、问题创新教育的科学创新特征、问题创新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问题创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由此认识问题创新教育的丰富哲学理性蕴含,为创新教育奠定思想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直觉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关联,也蕴涵着科技创新的时代要求。本文拟从互史和现实两方面着手,说明直觉思维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并针对流行的.偏见和误解,对直觉思维提出尝试性的新分类标准,以突出强调科学直觉的核心机理与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的起点是人,这个命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已经成为共识。提出这个命题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然而这个命题的准确性仍  相似文献   

5.
直觉不是凭空而至,它离不开个体过去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事物迅速直接作出的整体知识识别与判断,这是一种独立的思维类型,本文正是对这一思维类型与创新之间内在关联性及其创造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教育改革需要教育哲学的引导;教育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对教育实践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在教育哲学的引导下,我们才能作出正确的教育价值判断。而创新教育就是当代中国的教育哲学所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奠宙教授指出,西方数学中有‘创造、直觉、归纳、发散’的一面,也有‘逻辑、形式化、演绎、收敛’的一面。但经中国传统化的筛子过滤,前几乎被筛去了,而此与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教育的实施是相违背的。直觉思维最显的特征是越过中间推理过程,直接提出结论。因此,发展直觉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直觉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8.
直觉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关联,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直觉思维的界定和它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梁漱溟与冯友兰都注重直觉。前者一路讴歌"直觉"、"理性";后者斫出了一条"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有机统一的新路径。二者最终殊途同归,都倡导"情理交融"。直觉观的发展影响到他们直觉教育的内涵。梁漱溟提出"情谊教育",冯友兰提倡"无形教育",两者都借助"礼乐"来调情理意,并希望藉由"静默"、"悟"的方法来达到"不言之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生命是教育的本质,关注生命应是幼儿园教学的核心。文章以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体验认识论为基础,针对当前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缺失进行分析,就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幼儿的生命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哲学被冷落是因为哲学自身缺乏创新,哲学要创新,首先要恢复其本性———批判、超越、创新,只有这样,哲学教育才能变照本宣科和死记硬背为师生共同探究的批判性思维教育,从而哲学也才能成为真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12.
论创新教育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与革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源于时代的发展,但又非孤立存在,它以传统教育为基础-继承传统教育几千年来的教育理论,实践的精华,又和传统教育相对立-扬弃传统教育中陈旧,单一,定势的观念,并在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扬弃中,发展,创立新的教育模式,以使教育更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文化的发展本身是在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基础上不断创新的过程.大学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组织,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儒家“有教无类”、“和而不同”、“君子不器”等教育理念对于形成大学文化自觉、文化创新和提升大学品味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接受西方先进的大学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4.
道德直觉论     
道德直觉是任何生命个体都具有的潜能。道德直觉不仅有利于道德知识的意会性体悟,也有利于价值结构的创造性建构,还有利于道德行为的自主选择。要培养道德直觉能力,就要注重道德经验的系统积淀,实现道德教育向生活与大自然开放,重视美育以提高审美能力,并培养道德学习主体的“虚静”心态。  相似文献   

15.
人和社会发展的恒久力量在于文化。文化传递和创新的主渠道主要是教育。正是教育,使人和文化进行着充分的互动从而使人真正实现了社会化和文化化。教育的发展在于教育与时俱进的改革,教育的改革,不仅与政治、经济有关,而且和文化的交流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实现国际间以及国内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应当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试论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从科技创新的要求,导出必须进行创新教育。用创新教育的理论导出教育必须创新,从而阐述了教育创新的思想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下半叶,其教育思想在当时轰动一时.2001年,我国教育部开始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新课程改革试验区,倡导广大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角色转换,重新理解"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其中的教育理念与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思想有着诸多不谋而合之处.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师大百年庆典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突出强调教育创新的作用。坚持教育创新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明确目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必须转变作风,奋发有力,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19.
自古希腊以来,对确定性知识的追求就成了西方哲学具有特殊重要性的组成部分。这种追求是西方哲学认识论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由于直观问题关系到知识的来源、标准、确定性等认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它从哲学产生伊始就已潜伏在其中了。随着西方哲学认识论的逐步展开和不断推进,直观问题经历了潜伏期、萌芽期和发展成熟期,逐步成为近现代哲学家不可回避的认识论哲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0.
智力与直觉是人类生命的两种形式。智力是理性的产物,是一种逻辑智慧,它所追求的是因果律,只能把握外在的、静态的、凝固的、确定的事物,人们能够利用它获得社会功利性知识,这种智慧只能在生命的表面徘徊,而无法走进生命的深处;直觉则是一种生命智慧,是非理性的产物,它是心灵对心灵的直接注视,认识者能够将自己对象化到认识对象中去,从而把握内在的、动态的、流变的、不确定的事物,直觉还能摆脱功利性而获得内在的知识。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仅仅强调开发学生的智力是远远不够的,开发智力只能使学生获得一点表层智慧(小智慧),要获得深层智慧或生命智慧(大智慧)就必须依赖直觉。在教育中开发直觉,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