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以时下社会上流行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为切入点,对青年知识女性价值观向传统回归的外部社会因素和内部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要解决知识女性价值观回归传统问题,政府、社会必须优化女性发展的社会环境,知识女性自身必须强化主体意识、性别观念,培养独立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以男权文化为主导的中国社会中,女性一贯是以弱势群体的形象出现.这种文化浸润入女性骨髓的结果之一,就是女性从内心自觉地对自身在精神上的压抑与苛刻.方方小说中所塑造的一系列知识女性正是以"隐忍"和"坚忍"(儒家传统文化中公认的女性美德)的精神意志造成了自身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3.
爱丽丝·芒罗的短篇小说以不动声色的女性叙事话语反抗了男性中心主义叙述方式.在女性视角的观照下审视男性和一切他者,改变男人讲故事,女人听故事的局面,对写作中的"菲勒司"中心主义具有反拨和解构力量.隐蔽的"女性声音"湮没了传统的男性叙事声音,进而男性和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也被重新审视和定位.  相似文献   

4.
向仁富 《华章》2007,1(7):46-47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义务本位的社会,对人的权利的重视很不够,对妇女权利的关注尤其不够,甚至可以说是漠视女性的权利.西方社会人权特别是女权思潮的产生和兴起,也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传统中国社会女性地位较西方更为低下,西方女权思潮的影响必将极大地调动女性争取自身权利的热情;此外,中国传统社会里反"男尊女卑"传统因素的进一步增长为最终实现男女平等作了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准备.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妇女权利问题必然在近代中国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威廉·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描述了在没落的以男权为绝对中心的美国南方社会,女主人公爱米丽努力想摆脱传统世俗的束缚,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但同时又摆脱不了传统女性的影子与世俗的偏见,终究坠入悲剧深渊的过程.文章通过爱米丽这一典型人物分析,揭示了"女性"这一角色在美国当时南方社会背景下对于世俗的反抗以及保持自身尊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鞭笞了没落的世俗观念,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后,又向华北步步紧逼.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尤其在抗战前夕,由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女性的人生价值实现方式也发生了巨大转化,于是女性群体开始重新寻找自身的社会定位和角色认同.然而没有民族的独立,不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以男性话语权为主流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自身所认同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必将与其所追求的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理想一样被束之高阁.  相似文献   

7.
大多数韩剧表现的主体是女性.而这其中,韩国传统女性的形象显得尤为突出.这些女性形象主要可以分为"自我奋斗型"、"为国捐躯型"、"我胖故我在型"、"复仇在我型"4种类型.这些女性形象的出现与受众需求和社会对女性的关怀密不可分.韩剧给中国观众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韩国文化,女性形象在韩剧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通过这些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到韩国女性的社会风貌,并由此引发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19、20世纪之交的大变动时代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改变大都带有某种被动性.一方面,他们带着"忧时伤世"这一社会总体情绪,对许多重要问题如男性与女性、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等进行了富有启发而又充满焦虑的思考;另一方面,这些思考也显示了传统文化为其自我意识所设置的限度.本文以单士厘、林纾、刘鹗和谭嗣同等人的自传性写作为例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9.
张晓倩 《商洛学院学报》2010,24(3):25-29,32
贾平凹作品在以男性"主体"观察、想象、描摹女性"客体"的过程中,展示出女性这一具备主体性的性别群体的自我意识.她们通过对自由爱情、平等权利的追求,充分展示女性生命意识,勇敢地反抗中国传统文化秩序并承担自身责任.这种明确的自我意识,促使女性不断以"反抗"运用自由.  相似文献   

10.
<呼啸山庄>体现了艾米莉对"菲勒斯"为中心的传统社会的不满与反叛.以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觉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论证了作者以独特的审美视觉提升女性的"他者"地位,动摇菲勒斯的"主体"地位,质疑男权宗教,从而向男性中心论发起反抗的远见卓识和女性觉醒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有些批评家认为林白的学叙事缺乏独特的生命体验,其价值“首先并非诗学/艺术上的,而在于体现权力关系的政治化方面”.其实不然.林白的学叙事同样具有诗学价值:这不但表现在林白本中总是流淌着女性独特而丰沛的生命体验,异样而鲜活的生命律动.也表现在林白依仗自己特有的人生体验对女性生命世界进行个人主义的哲学关照.并由此形成的独特的主题话语和审美品格上.同时还表现在她的生命叙事对西方生命叙事的非理性和东方生命叙事的意识形态化的超越上。因此我们说林的艺术世界是个体化的,林白的言说在90年代的中国坛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展示白洋淀青年妇女崭新的精神面貌,诠释了她们的主体 意识:在主动承担家庭义务的同时,又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白洋淀青年妇女的女性主体意识极具当代启 示。  相似文献   

13.
女性之学是用女性的灵魂透视世界,用女性的眼睛观察人生的文学,通过宋代女诗人的诗词作品,可以揣摩到她们的思想、情感,了解她们的生活处境及所处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其人其文相映成趣,构成了现代女性文学史上一道艳丽的风景,无论世人褒贬如何,她都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学现象。首先,她的小说艺术性超越了以往所有女性作家,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以怪诞艳异苍凉为审美基调,开辟了女性写作的新天地;其次,她以女性自身特有的敏锐与感悟,脱离了种种主流意识形态加于女性书写的限制,顽强独立地用女性视角剖析女性精神世界,挖掘出女性心灵阴暗造成的女性悲剧,从而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视野。张爱玲的出现,一方面是对五四以来现代女性书写的一次全面突破与完美终结,同时又开启了女性写作新世纪的大门,成为后世女性书写的又一典范.  相似文献   

15.
钟肇政1950年代笔下,由于贫困,女性的主体意识尚无法萌芽、建立。1960年代在社会转型期,受过教化的男主人公懂得欣赏女性,尊重女性,让女性主义有萌芽的机会,女人终于渐渐"活"起来当自己的主人,钟肇政开始正面描写"情欲"。1980年代,钟肇政小说情欲的主体转成女性,赋予女性主导自己身体和情欲的权力。而在1990年代,钟肇政警醒人们,女性主义发展到顶峰,就会异化为它的对立物。  相似文献   

16.
男权阴影中的女性叙事与女性意识的自发萌醒是《紫罗兰》女性定位的内在本质,这一本质的确立,又与商业化以及时尚期刊的办刊主旨密切相关。而现代化背景下,以时尚期刊为载体的女性问题创作展示了独特的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总是以类型化的眼光看待女性角色和女性形象。当今大众传媒重点建构的女性形象可归纳为贤妻良母、女强人和受难者等三种社会类型。构成社会性别的文化标识对个体的生活和社会机制的运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生活在多媒体的社会语境中的现代人而言,媒介所塑造的性别刻板形象、所反映的性别陈规和性别歧视都深深地影响着人柄的社会认知。  相似文献   

18.

The American Female Moral Reform Society was one of the first ante‐bellum reform movements to be founded and controlled by wome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hetoric of the society's primary organ, The Advocate of Moral Reform, to discover how these women justified abandoning their traditional feminine roles to pursue social change. Th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rough skillful casuistic stretching of the feminine ideal, the women were able to justify non‐traditional actions in the name of traditional values. In so doing, the movement also created a new feminist consciousness that recognized the essential victimage of all women and their power to instigate social change.  相似文献   

19.
在灾荒史研究中,与灾荒救治有关系的民间赈灾组织备受关注。《同乡、赈灾与权势网络——旅平河南赈灾会研究》一文通过由在京的豫人精英等发起成立的旅平河南赈灾会切入河南1928年灾荒史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更多关注人际关系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它把旅平河南赈灾会看作一个由各种社会关系连接而成的网络,这张网络,由旅平河南赈灾会所承载,覆盖了整个活动区域,在赈灾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其生活、学习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存在特有的心理问题,只有适时引导、培养、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