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妨碍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使科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难以实施,而研究性学习法是以发展学生的探索思维为目标,以学科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研究性为步骤,重现科学家研究性自然规律的研究过程.在教师的启迪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探索和解决问题,比较适用于一些实验规律的探索.学生对这种既要思考,又要动手,亲自研究知识、总结规律的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所谓课堂干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些无意识的行为对学生课堂学习形成的干扰。语言干扰在课堂上,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记不住、想不到而对同一个问题或同一句话反复提示、强调,使处于思考、聆听、阅读、练习状态的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干扰。这种来自教师的语言干扰,学生虽然心生抗拒,却不敢告知教师本人,教师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导致干扰长期存在。如某教师上《草船借箭》一课,要求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问题:诸葛亮神机妙算,他到底算到了什么?学生开始默读课文还不到1分钟,老师又把刚才提出的问题重复了一遍,还不断  相似文献   

3.
最近听了不少语文老师上的阅读教学课,发现有些老师为了启发学生的思维,又不至于偏离教学目标,总是先给出几个现成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这种做法对宴施教学目标有一定好处,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质疑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是引领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4.
肖勇 《考试周刊》2014,(79):61-62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中是这样对"问题教学"作阐述的: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作者认为马赫穆托夫的这段理论可作这样的概括: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仅仅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对知识产生"疑",从而能自主地生成"问"。本文对如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从不同方面作出探讨,以期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崔丽 《甘肃教育》2000,(10):42-42
一、正确处理物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从理论上讲多数教师对“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是认同的,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却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一堂课从头到尾一讲到底。即使学生参与教学,也是沿着教师铺设的轨道走向既定的目标,学生实际上并没有主动选择思维策略、表达自己对问题理解的机会。这种用教师教的活动掩盖学生学的活动,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被动地思维、机械地记忆,根本谈不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呢 ?我认为正确…  相似文献   

6.
正"863"计划倡导者之一,两院院士王大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考学生——专考学生的最得意处.考试中,王院士请学生陈述,学生一边讲,他一边问,一直追问到学生的知识边界,考试结束.王院士创造性地把考试这种烦琐、乏味的过程,变成一个知识升华与深化的过程,非但不是教学的停滞而是一个飞跃.王先生的这种"追问",在我们平时数学教学中很值得借鉴.所谓的"追问",就是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境需要有针对性地"再提问","再再提问"…,不断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行为.追问是数学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恰到好  相似文献   

7.
李佳梅 《考试周刊》2014,(56):68-69
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使每节课形象、生动,有意创设动人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欲望,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中多安排一些"想一想"、"读一读"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比较受欢迎的素材。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目标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学的盲目性。教学中教师可按自己制定的目标,与学生一起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实施目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仅分析自主学习法。  相似文献   

8.
正一、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我们运用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现代媒体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提出学习目标而非由教师强加,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的状态,并不断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最邻近发展区"诱发学生思考,探求知识。应当承认,目前有些学生存在着思维的惰性,学习上存在依赖心理,究其原因,是教师只围绕"教"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处于被动的思维状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9.
正一、实施"研学后教"的教育理念,变教师举例过程为学生收集材料和自主研学过程传统的思品教学中,教师在讲解重难点知识时,都会力求引用很多不同的、生动的事例。但是这些事例只是符合教师的思维实际,不一定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教师教学设计的条框之中,不能主动生成知识。笔者在讲授新的教学内容之前,在研学案的设计中会严格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成学习目标,然后让学生自主收集材料和课堂上小组合作完成各个学习目标。也就是抓好学生预习和课堂上研学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己了解掌握知识、自己思考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做到"会读、会思、会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显得更为重要。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来质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一、围绕教学目标,启迪创新意识1.落实目标,狠抓"双基"教学。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生在学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4,(A0):147-148
<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普遍只从认知角度考虑教学内容,关心的是化学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缺乏对自己教学观念的深入思考,缺乏引导学生对自己学习评价和反思的思想,造成学生缺乏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阻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口号,由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很难控制自己的思  相似文献   

12.
张大伟 《考试周刊》2014,(29):183-183
<正>新课程改革对教学工作和学习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循序渐进地实现整体素质和学习、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教少问,学生多"接受"少思考,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学生陷入"填鸭式"思维模式而不愿主动思考。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征,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经常主动自主思考问题,并不断提出疑问,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我由此想到,学生都是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是师生生命相遇、心灵敞开的地方,也是学生个性彰显、思维生长的场所。我们要顺应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这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领,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学思维。1.找准思维起点。数学知识是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也是如此。"教"应当基于学生的"学",找准学生的思维起点,确定学生"现在在哪里"和"能够到哪里",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内驱力。教学苏教版五下《分数的意义》一课,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教学时,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回顾:把一个物体或一  相似文献   

14.
正英语知识作为一种国外的语言学科,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始终采用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学生一边听一边记,最后笔记本上是满满的好几页笔记,而且由于这种教学形式能够花费很少的时间来传授给学生很丰富的知识内容,因此这种教学方式既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扩散,但还是在我国英语教育过程中持续了很长的时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教师也逐渐认清了这种教  相似文献   

15.
<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确,问题是探究之本,思维之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没有创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促使他们深入地探究学习,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一、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敢于提问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挫伤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惰性状态;  相似文献   

16.
在急功近利的时代,我们的教育者——教师,往往将我们的教学活动的目标锁定在学生对于学科知识掌握的目标上,而忽略了整个教学过程对孩子思维品质和探索精神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笔者认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正确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可以做到:一、引导思考,"收放自如"是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相当一部分的思考来源于教师的发问。可是,现在许多课堂的问题设计,往往只能看到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思考就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发现和探究问题,能自觉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探索数学现象和规律。数学思考在新课程标准中是作为一种"过程性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有效提问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所在学院开展的“教学反思”活动后,深知“教学反思”对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引起思考。教师反思的是怎样“教”,如果让学生以这种思维方式反思他们怎样“学”,又会是怎么样?笔者通过各方面调研实践,提倡将反思性学习推广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并介绍了自己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的一些做法,探讨了一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促使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改善教与学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无论是在教还是学中,都要留给自己,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打造活跃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我现将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谈以下几点。一、学前思为数学课"掌好舵"如果说教师的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必要,那么学生的课前思考将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教师的备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教师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而数学双基训练也是基于对数学思维的训练分层设置的。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标呢?现将自己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的实践予以分享,谈谈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内化数学思维的一些思考。一、提炼问题,创设生活情境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材的设置和安排,我认为乘法分配律并不是单纯的一种计算方法,要从生活数学方面进行考量和引导。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提炼出其中的数学问题,才能够引发思考,最终实现操作和探究的动态生成。师":一套校服上衣38元,裤子32元""有50名同学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