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人文精神与语文教学目标定位1.关于人文精神。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将是一门科学。”现实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言,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统一,构成科学的整体化发展。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人文精神则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对“价值”和“善”的追求,要求行为符合道德、解决“善与恶”、“美与丑”,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这里说的“人文”,指以“人”为中心、以人为…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物理教学的真缔?我认为中学物理教学不过是以一定的知识为载体,以学习为活动形式,学会“疑、思、探、悟”,为将来的“创造”奠定精神、思维、方法、技能、知识诸方面的基础,这个“疑、思、探、悟,趣”就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真缔。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走近我们,如何认识知识经济?它对教育产生何种影响?首先,对知识要有全面认识.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怎样做和知道谁.“知道是什么”是只叙事实的知识.“知道为什么”是自然规律和原理的知识,是工业部门产品或生产程序、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基础.“知道怎样做”是做某事的才能与能力.“知道是谁”是指关于谁知道什么和知道做的信息,建立可以与之接触和有效使用他们知识的特殊社会关系.传统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认可标准决定于各种知识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探讨“选题过程”中选题的原则和一般技巧,并试图对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选题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一、选题的重要性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索知识为主要标志。由于探索过程的自由和不确定,选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如期高效地完成研究性学习。 1.正确选题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 研究既科学探索,研究性学习首先就是要培养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呢?就是不断对客观事物提出猜想,同时不断发掘真实,并反复提高自己认识水平的严谨的学习和研究态度。一个好的选题能够体现事实与事实之间的科学必然,能够启发学生探索两个事实之间的联系并发现规律,这时,研究性学习就找到了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基本过程。换句话说,  相似文献   

5.
“高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所谓“高效”,是指教学用最少的时间促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面对探究性强、综合性强的科学课,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引领着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究”?达到“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事实、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得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结论,自行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当真正落到课堂实处时,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心血与汗水。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真”功夫:  相似文献   

6.
校园新聊斋     
假的都是丑的 美学教授的孙子问他的祖父:“爷爷,为什么您说一切假的都是丑的?” “事实就是这样嘛!难道你还能举出什么相反的例子吗?” “当然能。”孙子爬的爷爷的膝盖上,得意地说:“看看您自己吧,您装上假牙的时候,显得那么年轻,那么精神;可是您一摘下假牙,您的嘴巴又空又瘪,可真难看,这不是一个相反的例子吗?”  相似文献   

7.
“真尴尬啊,磕破了脑袋,整天戴着个帽子;太有趣了,磕破的脑袋和一顶帽子合成了一件难得的‘教具’;真开心啊,因祸得福,我把尴尬的事儿变成了有趣的资源。”当您读完这段话后,有什么感受?会不会为之一振?会不会思考很多?磕破的脑袋加上帽子竟然与所教学的内容“中括号”做到了如此完美的结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成了这一完美的结合?作为教师培训者的我们必须来深思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优秀教师能够实现这一完美的结合?优秀教师的特质到底是什么?“教师专业化”发展到今天,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令许多教师和教育研究者望而却步: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方法及背景材料1.实证分析法实证分析方法就是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和分析来建立和检验各种理论命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实证研究方法泛指所有经验型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实地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广义的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相对应,实证研究是研究“是什么?”或“怎么样?”的知识体系;而规范研究是研究“应该是什么?”或“应该怎么样?”的知识体系。广义的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是以实践为研究起点,认为经验是科学的基础,“实践是真理的唯一来源”,重视研究中的第一手资料。狭义的实证研究方法是指利用统计和计量分…  相似文献   

9.
教育散论     
何谓教育?教育就是实践,是鲜活自由的生命实践,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周遭世界的全面自由的照面和对话,是对话互动之中人格的健全发展。社会本位、国家本位、民族本位、宗教本位、集体本位、科学本位、知识本位等等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只是人与人,人与周遭生活世界关系背后的“第三者”,以其作教育存在的依据,无异于亵渎了真教育。也许人们会反驳,现实中你能找到不以“第三者”作目的的教育吗?远至两次世界大战,近至“9·11”恐怖事件,血淋淋的事实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除了科技昌明,人之狂热外,能告诉我们的就只剩下“童子操刀”(潘光旦语)、人之…  相似文献   

10.
科学知识,对于学生获取而言有“真”有“伪”,数学知识也一样。弄清数学知识的“真”“伪”,才能为“真”知识而教,下面就此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一、什么是“真”知识,什么是“伪”知识 “真”知识、“伪”知识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伪知识”阶级》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安在经验(真接经验或间接经验,以下同)  相似文献   

11.
二、教什么? 教师天天教学生学知识。但什么是知识?却不甚了解,以为课本上印着的就是要教的全部知识。其实不然,课本仅仅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知识的言语信息,而大量关于智慧技能、认知策略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发掘;此外,还有动作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知识也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发掘。特别在今天的世界上,作为知识的科学与科学精神非常重要,但取得知识的手段——科学方法比科学还重要。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明确“教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什么时候?     
[本期转转主题]Question:Whattimeisitwhenfivedogsarechasingacatdownthestreet?Answer:Fiveafterone.[词汇表]chase追逐,追赶;追击,追猎down[介词]沿着(街道、海岸等)[参考译文]问:5条狗在街上追一只猫是什么时候?答:一点过五分。[鱼儿高论]答案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因为“fiveafterone”两方面都照顾到了:既有“五个追一个”的意思,也有“一点过五分”的意思。真可谓“滴水不漏”。什么时候?@王世跃  相似文献   

13.
应填什么数?     
星期天,小斌和小钧正坐在一张小方桌的两边做着数学作业.隔壁的唐老师走过来,问:“你们数学正在学什么?”“刚学完代数初步知识.”“现在请你们做一道趣题,好吗?”唐老师问.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提倡“德”“赛”二先生已近百年。“赛先生”即科学。我们要科教兴国,就必须尊重“赛先生”,了解“赛先生”。那么,什么是科学和科学精神?许多人实际上是似懂非懂的。近些年来,我们在科普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工作好像不那么突出。回想起来,我们做科普工作,只谈科学事实,但是对科学精神讲得少。  相似文献   

15.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开展中学生物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途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进行,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得到了落实?实验教学有了什么发展,又引起了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生物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6.
挖掘学科教材中所蕴含的美育素材,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已越来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仅就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化学知识中所蕴含的美育 “真、善、美’为历代思想家所赞颂。“真”是“美”的基础,“美”是“真”的升华。化学所描述的正是自然界的事实和规律,因而也最具有审美价值。这里有物质性质之真,化学反应之实;有晶体结构之形象美,反应现象之展示美,反应规律之和谐美,化学平衡之对称美,元素周期律之统一美,物质结构理论之抽象美。科学家孜孜以求、献身科学的精神,人类对…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不单是事实、定理和测量方法的集合,它更是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系统。在从事科学探究活动中,为了确保所获得的信息真实地如现象所显示,为了使归纳、推理所得的想法不流于偏颇或曲解,我们必须在观测或度量的技术上有要求,在逻辑推理的思维上有规范,这些执行探究的能力我们称之为“科学过程技能”。某一系统知识是否被视为“科学”,是以它的本质是否为“真”来判断的。若要确认“知识”是否为“真”,不仅要从“知识”的确实性、一致性、逻辑性去考核,还要从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上去检验。在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的客观性不仅在于其认识结果的客观,即科学知识符合客观实际,更在于它的过程的客观。如何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技能呢?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育方面梁启超既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又有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探讨.他把:“育人才”、“开民智”作为教育的宗旨,强调发展学生学习、求知的“自动能力”.在他提出的作文教学、阅读教学的构想中,贯穿着一种“科学的精神”,提倡“求真知识”、“求有系统的真知识”、求“可以教人的知识”.同时,他重视语文审美教育,倡导“情感教育”、“趣味教育”,认为科学精神应该与审美情趣互相协调、互相配合.梁启超的这种语文教育观至今仍有研究的价值和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第三期测试题什么是幼儿的创造力?3.培养孩子勤俭刻苦精神的目的是什么?5.“立足家庭与面向社会相结合”,是家庭教育的第二条原则。它是一条什么性质的原则?2.家长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儿童观是什么?4.做一个现代人,在节约方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儿童是人,儿童是成长发展中的人,儿童是终究要成为独立生活的人。.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  相似文献   

20.
精灵小布布不喜欢客人,因为客人都不把自己当小主人。“叮铃铃……”电话铃响了,爸爸妈妈都在忙自己的事。很懂礼貌的小布布只得翘着嘴巴拿起了话筒:“你好,你找谁?”“大布布在不在?”电话里传来了一阵急躁的声音。真没礼貌!“你是哪位?”小布布有点生气。电话那边不出声。再强调一下,小布布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于是他说:“我爸爸在,不过,他现在……”“什么?你是谁?快让大布布来听电话!”那边的人挺不高兴,几乎是用命令的语气说。小布布可真生气了——打我家电话,连名字都不告诉我,现在还问我的名字,他倒成主人了似的。由于在生气,小布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