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读者大概都知道,劝秦始皇下焚书令的李斯,后来自己也死得很惨.在秦始皇暴毙后,是他和赵高密谋,拥立胡亥为秦二世皇帝.可是后来他又和野心勃勃的赵高发生矛盾,被赵高诬告为"谋反",关入大牢,"榜掠千余",李斯迫不得已,只好认罪.  相似文献   

2.
李斯沙丘矫诏,论者多认为与其追求势位富贵的心态有关。考诸史实可知,秦立国以来功臣无善终的政治生态,对赵高政治野心与活动能量的低估,打击政治对手的需要,及政治品格的缺失,都是促成李斯矫诏更立太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外出巡游时.突然得病死去。这时,随行的丞相李斯被中车府令赵高拉入了政治漩涡。在赵高的极力诱惑下,李斯竟参与策划了一起宫廷政治阴谋。  相似文献   

4.
王明中 《兰台世界》2012,(27):65-66
李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学家,同时也是法家思想的实践者。秦朝逐步统一六国后,李斯将原战国不同的法律规定及制度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和调整,并在原有秦朝法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并颁布在全国推行。  相似文献   

5.
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李斯在秦一统天下前后制定和颁布了诸多严刑峻法,"严"可谓是李斯法律思想的关键所在。但由于具体条文过于严苛,李斯的法律思想也让仁义与民心离秦朝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6.
赵高在秦朝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只是因为他是秦二世时期的丞相,而是因为他是一位大奸大恶之徒。不论赵高怎样机关算尽,终究难逃命运的安排,最终在咎由自取中被秦王子婴诛杀。  相似文献   

7.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应该出现在秦朝,以胡亥为代表的秦始皇的儿子们,是那个时代"富二代"的典型代表。因为,秦始皇不仅缔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而且把天下财富通通揽在怀里。总结"富二代"胡亥的人生经历,可以用"糊涂"二字一言以蔽之,也可以说他姓胡叫"胡来"。胡亥虽然是秦始皇的儿子,但不是长子,不能继承老爹的皇位和财产。按说,老爹死后,他遵照老  相似文献   

8.
作为秦代法家思想的践行者李斯,在其为政时期,通过各种法治途径协助秦王治理国家,最终葬身于为自己定制的极刑棺椁里。本文通过对其一生从政生涯的探讨,来研究李斯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9.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我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坂垣征四郎、石原莞尔、土肥原贤二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和实施者,他们三人的军事发迹史一定程度上就是日本侵华战争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秦朝宰相李斯是荀况的传人,多被后世看做法家的代表,其实李斯个人及其在政治表现上都带有鲜明的儒学倾向。本文从李斯其人其政着手,探讨李斯与儒学的关系,分析了他见利忘义性格的由来及由性格决定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魏彬 《兰台世界》2013,(12):51-52
作为辅佐秦王实现大一统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李斯的政治作为和思想对于秦朝的建立、巩固、发展和灭亡都起了重要作用.以其政治作为为例,分析李斯的政治思想对于多角度评价李斯,研究秦代法家政治思想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秦朝宰相李斯是荀况的传人,多被后世看做法家的代表,其实李斯个人及其在政治表现上都带有鲜明的儒学倾向。本文从李斯其人其政着手,探讨李斯与儒学的关系,分析了他见利忘义性格的由来及由性格决定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作为辅佐秦王实现大一统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李斯的政治作为和思想对于秦朝的建立、巩固、发展和灭亡都起了重要作用。以其政治作为为例,分析李斯的政治思想对于多角度评价李斯,研究秦代法家政治思想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下令焚书,这是以行政手段破坏图书流通的严重事件。最早使用这种手段的是先秦法家。《韩非子·和氏》载:“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此事虽不载于《史记·商君列传》,但与商鞅重农战、贱游学的主张相符,应是可信的。秦始皇采用李斯的焚书建议,是继承先秦法家的传统,但其焚书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商鞅所为。一是商鞍当时的秦只是一个诸侯国,而秦始皇焚书是在统一后的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是一次全国性行动,二是所焚国书的品种数量十分巨大。《史记·秦姑皇本纪》载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规定的焚书范围。  相似文献   

15.
吕红 《浙江档案》2005,(6):21-22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挑起"七·七事变",对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日本侵略军所到之处,以其极野蛮残暴的手段进行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多行不义必自毙.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军民奋勇抵抗,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